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效果分析
2017-06-08林永霞
林永霞
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乙肝感染中行乙肝疫苗接种的控制效果。方法 统计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某社区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共500名,年龄均在0月~6岁,按常规程序接种1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在接种1月后收集所选儿童的静脉血进行检验,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种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500例儿童作对比分析,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乙肝感染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分布情况差异较大,其中<3岁儿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机体预防免疫力最强,数据显示高免疫应答所占比例达85.62%,低免疫应答为13.07%,1.31%的儿童体内无免疫应答;而>5岁儿童机体预防免疫相对较弱,高免疫应答儿童仅占38.46%,低免疫应答儿童所占比例为30.77%,30.77%的儿童无免疫应答;合计免疫应答总比例为82.6%,3%的儿童机体无免疫应答;观察两组乙肝抗体阳性率发现,观察组儿童抗-HBs阳性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68.4%,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较大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为儿童日后健康生长有利条件,是值得推广执行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儿童;乙肝感染;控制
我国是乙肝疾病高发地区,每年约有2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HBV),其中幼儿感染几率占10%,形势相当严峻[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乙肝疫苗形成,经过大量的诱导免疫反应后,2005年美国对所有未接受过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注射,逐渐引进至国内并列入免费且强制性接种的疫苗之一[2]。为了解我国儿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的免疫效果,并向临床医学领域加强乙肝疫苗接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特开展本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某社区接种10 μg乙肝疫苗的500名儿童,均符合乙肝疫苗接种标准,且获得儿童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接种前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阳性或接种期间存在感冒、发热、荨麻疹等症状患儿)[3],作为观察组,包括男童269名,女童231名,年龄在0个月~6岁,平均年龄(3.12±1.84)岁,其中<3 岁儿童有459例,3~5岁儿童28例,5岁以上儿童13例。同期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种5 μg乙肝疫苗儿童进行对照观察,纳入对照组,其中男童258名,女童242名,年龄在0个月~6岁,平均年龄(3.50±2.14)岁。本研究实施前已通过2家以上医疗机构所设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1.2方法
1.2.1接种方法 观察组儿童均采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型)按照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各1针,每针10 μg,注射前检查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受种者身体状况,疫苗充分摇匀,避免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免疫效果。由于接种人群均为儿童,护士在操作前后应融入人文关怀,避免儿童哭闹影响注射。对照组儿童则在上述常规接种程序和注射方法上,采取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接种。
1.2.2检测方法 对完成接种1个月后儿童,常规采集静脉血3 ml进行免疫应答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测试指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等,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1.3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免疫应答情况,根据抗体标准将免疫应答分为高、低、无等阶段,机体乙肝预防免疫力也由此排列[4];观察两组儿童乙肝抗-HBs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分布情况 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分布情况差异较大,其中<3岁儿童高免疫应答所占比例达85.62%,低免疫应答为13.07%,1.31%的儿童体内无免疫应答,另外>5岁儿童高免疫应答比例为38.46%,30.77%的儿童无免疫应答,见表1。
2.2对比两组儿童乙肝抗-HBs阳性率 观察组儿童乙肝抗-HBs转阳率为91.0%,而对照组儿童转阳率高达68.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的发生主要因HBV感染所致,HBV是一种嗜肝DNA型病毒,其具有较强的侵袭肝脏能力,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肝脏正常功能,目前临床对乙肝尚未查出彻底根治的手段,因此早期接种乙肝疫苗成为预防乙肝的唯一途径[5-6]。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中国自行研制的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其有效性[7]。
本研究对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3岁儿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高免疫应答所占比例达85.62%,低免疫应答为13.07%,1.31%的儿童体内无免疫应答,而>5岁儿童接种后高免疫应答儿童仅占38.46%,低免疫应答儿童所占比例为30.77%,30.77%的儿童无免疫应答。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分布情况差异较大,其中<3岁儿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机体预防免疫力最强,而>5岁儿童机体预防免疫能力相对较弱,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应答反应会逐年下降,多数儿童甚至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仍然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是日后HBV感染的高危人群。针对此结论,需加强对广大儿童的重视,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加强免疫,以保证儿童的机体健康。另外据本文调查结果发现,加大乙肝疫苗剂量后的观察组儿童抗-HBs转阳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68.4%,表明按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虽具有较强而持久的免疫保护效果,达到预防乙肝病毒传染的目的,但5 μg乙肝疫苗剂量接种的免疫保护效果明显不及10 μg以上的效果。因此在学龄前儿童接种10 μg以上剂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应答能力和抗体转阳率。
综上所述,接种乙肝疫苗使其产生抗体是预防并阻断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没有抗体则很容易感染HBV,因此对学龄前儿童加强乙肝疫苗接种、降低乙肝感染发生率非常必要。同时需根据儿童年龄等多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泽,刘继政,申元英,等.大理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调查[J].大理大学学报,2015,14(10):13-16.
[2]黄凤晓,余水兰,蒙建军,等.百色市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水平状况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41(1):16-19.
[3]杨波,潘捷云,王军,等.社区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140-1142.
[4]劉艳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48-49.
[5]王怀,张卫,马建新,等.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疫苗接种现状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3):223-226.
[6]徐新莲.探讨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268-269.
[7]张艳丽,李明慧,刘凤,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长期效果的随访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2,26(3):214-217.
编辑/钱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