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免疫程序的设计与接种注意事项

2016-12-15张怡竹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接种注意事项猪场

张怡竹

摘要: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规模养猪场已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力军。疫苗接种是养猪场十分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护养猪场正常生产和效益好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免疫程序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到免疫效果的好坏。本文介绍了猪场免疫接种规程、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与执行免疫程序等方面内容,以为猪场免疫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场;免疫程序;设计;接种;注意事项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猪传染病的流行束缚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防疫工作已经成为养猪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猪传染病的防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免疫程序的设计。

一、免疫程序设计的定义

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群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的具体疫情而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猪场必须有适合自己猪群的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的疫病种类、疫(菌)苗种类、接种时间、次数及间隔等内容。制定免疫程序,应当根据疫病在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发生与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疫病种类、生产需要、饲养管理方式、疫苗种类与性质、免疫途径以及猪只的用途(种用、肉用)、年龄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制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可能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对免疫程序,不能作硬性统一规定,而且,所制定的免疫程序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二、猪场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设计

1.猪口蹄疫。以秋末、冬春为常发季节,尤其以春季为流行盛期,夏季则较少发生,但在集约化饲养的猪舍,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就近几年的发生与流行情况看,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它可发生于任何月份。因此,需进行普遍预防,仔猪骟割时,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繁殖种猪在配种前1周,种公猪在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各进行一次免疫。

2.猪瘟。各种年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生仔猪从初乳中得到来自免疫母猪的抗体,对随后的主动免疫有干扰作用。母源抗体的半衰期约为14d。免疫接种计划可设计为:首次对20日龄的猪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2头份,60日龄猪注射猪瘟。猪丹毒一猪肺疫三联弱毒苗2头份;繁殖母猪配种前一周;种公猪每年4月、10月注射三联苗2头份。

3.猪细小病毒感染。本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不孕,常流行于生猪的产仔季节,头胎妊娠母猪多发。初产母猪在其配种前.可进行自然感染或人工免疫接种获得主动免疫。促使自然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在‘群血清学阴性的初产母猪中放进一些血清学阳性的老母猪,通过老母猪的排毒,使初产母猪群受到感染。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本病流行地区的污染猪场,因为将此病毒引进一个清净的易感猪场,将会后患无穷。在人工免疫方面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6月龄猪或母猪配种前1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可预防该病的发生。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期为14—24周,在抗体效价大于1:80时可抵抗猪细小病毒的感染,因此,在断奶时将仔猪从污染猪群移到没有本病污染的地区饲养,可培育出血清阴性的猪群。

4.猪伪狂犬病。母猪感染本病后6—7d乳中有病毒,持续3—5d,乳猪可因吃奶而感染本病;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常可浸及子宫内的胎儿。因此,免疫接种应安排为:母猪配种前15d和40d注射猪伪狂犬病灭活苗或弱毒苗。根除猪伪狂犬病可采用血清学及淘汰的方法,即所有的成年猪作血清中和试验,阳性者取出隔离.以后淘汰。

5.猪日本乙型脑炎。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一般多在夏季至初秋流行,这与蚊的生态学有密切的关系,6月龄猪发病较多。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或在春季注射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并做好灭蚊工作:在疫区或疫场,于流行前一个月免疫,4月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公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的损失。

三、接种注意事项

1.疫苗保存。疫苗应在临用时进行稀释,已稀释的疫苗应在稀释后4—6h用完,未用完的弃之;气温较高季节,稀释后的疫苗应置于加冰的保温箱(杯)中保存,注射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疫苗的注射

(1)疫苗注射部位。一般为猪颈部耳后区,分为皮下注射、浅层肌肉注射、深部肌肉注射3种。对成年猪及生长猪应使用16号针头,对哺乳及保育猪则使用12号针头。注射中每注射1头或1窝猪后,更换1个针头,以免传播疾病。

(2)注射要求。按照计划逐一对猪只进行接种,注射时应在针头完全刺入后推注药液.发生疫苗漏注时应再进行补注,保证注射剂量准确。注射后即在其背部用记号笔作一记号,以免重复注射或漏注。

(3)免疫注射前和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检查针头质量,凡出现弯折、针头松动、针头毛刺等情形的,应剔除,不得使用。注射时,如发现针头折断的,应马上检查,针杆如遗留在猪颈部肌肉中时,须设法用器械将其取出。

3.免疫前认真检查猪体内环境是否良好。如猪只体况不健康,可不免或缓免。猪只患有营养代谢病或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则不能接种;还要查看猪只有无其他疾病或某些先天性疾病,此时猪只抵抗力低,影响抗体生成。要看猪接种前是否使用过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因为它能大大减少体内活苗病毒或细菌数量,使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抗原数量不足,进而造成免疫反应低下。

4.猪的体外环境状况。猪舍空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洁净。保证猪群饮水应清洁无污染物。保障饲用的饲料中无霉变,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等。减少人为或环境应激,应激会影响免疫效果。饲料应多元化、营养平衡。

5.使用某种新疫苗时,应在隔离条件下先做小群试验,了解接种后的反应,经1—2天的观察确认安全无问题时才可大面积注射,如有不良反应,待分析原因后制订防治对策,方可扩大注射,否则不得使用。

6.免疫接种时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作好各项记录,如有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死亡、导致猪群发病等,若怀疑生物制剂有问题时,应迅速通知制剂生产者,以共同查明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免疫接种结束后,应立即将接种用器械清洗后消毒,剩余疫苗也应消毒,不得随意倾倒。

猜你喜欢

接种注意事项猪场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影响研究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