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7-06-08汪小利
汪小利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娩的64例产妇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剖宫产组(21例)和阴道分娩组(43例),分娩5 w后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平均阴道肌力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结论 临床产妇分娩后均应早期进行盆底功能锻炼,以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减少功能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肌力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on Early Posterior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W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ixian County Mashenqiao Hospital,Tianjin 3019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on early posterior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Methods 64 cases of maternal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esarean section(21 cases)and vaginal delivery group(43 cases).After 5 w of delivery,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test,compared to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Results The vaginal delivery group of anterior vaginal wall prolapse,vaginal wall prolapse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cesarean section,vaginal muscle strengt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 cesarean section.Conclusion After childbirth wer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elvic floor,pelvic floor to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reduce the function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Key words:Delivery modes;Postpartum;Early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女性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神经受损或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的,可能会造成尿失禁、大便失禁以及盆腔气管脱垂等[1]。临床研究显示,PFD的发生与患者妊娠、分娩等因素相关。盆腔器官的支持力量主要来于骨盆底的肌肉、筋膜、韧带等,产后盆底支持组织损伤,不足以维持盆腔器官,其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了PFD[2]。本文结合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娩的64例产妇临床资料,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娩的64例产妇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21例)和阴道分娩组(43例),剖宫产组21例产妇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5.82±2.34)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9例;孕周38~43 w,平均孕周(39.21±3.01)w;胎儿体重3~4 kg,平均(3.56±0.22)kg。阴道分娩组43例产妇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4.66±3.75)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2例;孕周37~43 w,平均孕周(39.70±1.88)w;胎儿体重3~4 kg,平均(3.31±0.35)k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产后5~7 w进行骨盆底肌力强度评分,采用手法检测,检查人员均为培训过的专业人员,依据测定阴道收缩力、回缩力,将肌力分为6级,分别记为0、1、2、3、4、5 分。0分阴道毫无收缩力;1分仅有抽动;2分仅有轻微的力量,且伴有微弱收缩,无压迫感或内缩上提感;3分阴道肌肉轻微收缩,伴有轻度压迫和内缩上提感;4分:阴道收缩力正常,手指下压可感觉到收缩感、抵抗力;5分阴道肌肉收缩力强,手指下呀阴道有强的收缩感[3]。
1.3评定标准 盆底肌力4~5级为正常,0~3级均为肌力下降[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对比 阴道分娩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产妇阴道肌力对比 阴道分娩组平均阴道肌力明显低于剖宫产组,阴道肌力≤3分所占比例大于剖宫产组,肌力≥4分所占比例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社会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随着妇女的年龄增大而不断增高。随着临床的大量研究显示,其主要发生原因是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5-6]。女性的盆底组织对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生理状态和功能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妊娠期间,为了适应胚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盆底解剖结构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孕期的增加,子宫会随之增大,重力作用会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6-8]。加之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善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造成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盆腔器官发生脱垂的几率。分娩时抬头会挤压骨盆底造成直接机械损伤,加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的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造成对骨盆肌肉的直接损伤。尤其对于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过大,产生延长、器械助产等容易引起盆底、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活动度改变,从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以上提到的这些变化和损伤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且平均阴道肌力低于剖宫产组,阴道肌力≤3分所占比例大于剖宫产组,肌力≥4分所占比例小于剖宫产组。由此表明,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均会对盆底肌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剖宫产盆底肌力的损伤相对较小,阴道脱垂发生率明显较低。虽然如此临床为了减少盆底肌力损伤,而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方法不可取。因为,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远期恢复并无明显保护作用,因此人为选择剖宫产来保护盆底功能并不可取。临床可通过早期盆底肌肉锻炼,促进盆底血液循环,改善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之,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均有影响,产后盆底功能均会有所降低,但阴道分娩损伤更为明显。产后早期功能盆底损伤不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分娩后可通过合理的训练改善盆底功能,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梦彩,王锐,徐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4(7):884-885.
[2]曹江霞,周燕.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5(31):450-452.
[3]宋岩峰,庄蓉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140-144.
[4]雷亚芳,高鹰,任为.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 (2):110-113.
[5]张依妮,郭洪花.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81-283.
[6]徐永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支持组织功能所产生的近期影响[J].安徽医学,2012(10).
[7]張斌.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10).
[8]齐翠娥,牛凤宪.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4).
编辑/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