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7-06-08黄晓红
黄晓红
摘要:目的 本次主要对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其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过后,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显著,与干预前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生活方式
临床中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其是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前提下冠状动脉血供出现中断或迅速减少的情况,使心肌持久严重急性缺血引起[1]。本次主要探究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其生活方式的影响,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92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68例,女24例,年龄48~72岁,年龄中位值为(65.98±4.24)岁。所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心肌梗死。
1.2方法 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
1.2.1健康教育 由护理科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24 h内对其当下生活方式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心理状态、休息、吸烟、活动、饮食以及饮酒。其后依照评估的结果结合患者的学习能力,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教育方案,通过回答问题、一对一指导、引导其学习相关书籍以及操作演示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同时还需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育的计划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使患者能够适应阶段不同的教育内容。
1.2.2健康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心肌梗死的知识,本次所选的92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已知自身患有冠心病,但对其知识的了解极少。因而,本次主要依照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学习的能力展开教育。首先嘱患者绝对卧床休养3~7 d,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依照实际情况逐渐安排其休息以及活动,切忌大幅度运动,以此来使心脏的负荷减轻。必要时可向患者介绍院内情况,即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科学先进的监护设备以及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接受教育。由于病名会使患者的恐惧加重,因此尽可能避免提及心肌梗死或其诊断结果,可应用易懂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将上述教育的内容于患者的整个理疗过程中贯彻,耐心详细解答患者的疑惑。
1.2.3饮食护理 因疾病的特点,因此患者饮食方面需摄取维生素充足、低热量的食物,多餐少食,防止过饱。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使患者心脏的负荷减轻;还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热量的食物可促进新陈代谢,使心肌耗氧量得以增加,若出现过量饮食的情况,则会导致膈肌上升,对心脏功能带来影响,使心脏的负担过重,最终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猝死。
1.2.4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极易产生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可引起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经研究相关资料得出,心肌梗死中约有94%的患者存在焦虑情绪,89%的患者存在失眠情况,高达100%的患者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向其讲疾病的有关知识,表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恢复不利,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通过沟通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满足其合理需求。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治疗和护理的信心。
1.2.5戒酒戒烟教育 在本次92例患者中,50例患者有抽烟习惯。烟酒会导致或加速大动脉的病变,为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关键危险性因素。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对心脏产生刺激,使心搏速率加快,使肾上腺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收缩全身血管,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导致猝死。因此,可让患者了解戒酒戒烟的重要意义,敦促其逐渐减少饮酒量和戒烟量。
1.3评价(观察)指标 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干预后,对患者实施为期1~3个月的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焦慮情绪、休息和活动、合理膳食、饮酒以及吸烟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患者干预前后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经研究结果得知,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方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教育前(P<0.05),有可比性,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属多发病与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恢复较慢的特点,并且还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不但严重损害患者的器官组织[2],同时还给其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其能够在逐渐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进而促进其尽早康复。有研究指出,多数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在就诊和住院期间为医护人员提供,通常患者在患病过后方会咨询医务人员,且对疾病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重视力度不够[3]。在本次研究中,9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方面的不良生活方式,在对所有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后,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均有较为显著的改进[4-5]。在本次护理中,通过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教育形式,进而使患者了解到良好生活习性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身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可知,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情绪存在率为65.22%,护理后为26.09%;护理前,吸烟率为54.35%,护理后为19.57%,此外,患者合理膳食、饮酒以及活动与休息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P<0.05),由此可知,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使其生活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变,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宏霞.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320.
[2]曹春阳.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23(3):40.
[3]李倩.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15-2717.
[4]王远方.以右肩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J].临床荟萃,2000,15(8):371-372.
[5]宋丽绚.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5):221-222.
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