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08吴葵艳
吴葵艳
【摘要】 目的:探索四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5 mg口服,B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口服,C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D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6.5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值。结果: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均会闭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指标值(E2、LH、FSH、P)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最低,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D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治疗中12.5 mg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综合疗效最佳,可作为临床上的最佳剂量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 性激素; 子宫内膜厚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44-02
女性在进入到围绝经期后出现卵巢功能的减退,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进而可能导致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又可能诱发贫血、继发性感染等疾病,病情严重的还需切除子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需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疗效确切,但是关于其应用剂量则还没有形成定论,为探索米非司酮的最佳剂量,特开展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被确诊为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25例。A组年龄50~57岁,平均(52.8±1.0)岁;BMI指数为21.0~27.8 kg/m2,平均(25.4±1.3)kg/m2;病程1~3个月,平均(2.10±0.32)个月。B组年龄51~55岁,平均(52.2±0.8)岁;BMI指数为20.5~28.5 kg/m2,平均(25.8±1.2)kg/m2,病程1~4个月,平均(2.21±0.35)个月;C组年龄50~57岁,平均(52.5±0.9)岁;BMI指数为20.1~29.1 kg/m2,平均(26.2±1.2)kg/m2;病程1~3个月,平均(2.05±0.31)个月;D组年龄50~55岁,平均(51.7±1.1)岁;BMI指数为21.0~28.6 kg/m2,平均(25.0±1.2)kg/m2;病程为1~4个月,平均(1.95±0.28)个月。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四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其中A组患者的剂量为15 mg/次,B组12.5 mg/次,C组10 mg/次,D组6.5 mg/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
1.3.2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用药1周后阴道出血停止,3个月内闭经,且在停药后月经情况恢复正常无复发。有效:用药1周后阴道出血情况明显缓解,3个月内闭经,停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且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在总有效率指标上,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均会闭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四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四组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各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四组患者的E2、LH、P、FSH指标值均有明显的降低,且B組患者的降低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四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治疗后四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降低,且B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恶心呕吐,其中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25),最高,D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2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女性超过45岁后会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现象,绝大多数的卵泡已经耗尽,仅有少量的卵泡,而且这些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降低,而通过负反馈机制导致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2]。卵泡由于出现退行性变化,无法排卵,黄体无法正常形成,只能分泌少量的孕激素,最终就导致无排卵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针对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3]。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其能与子宫内膜上的孕激素受体结合,而且结合力非常强,进而抑制排卵期卵泡的发育,延迟排卵,并且促进黄体溶解,诱导闭经[4]。米非司酮常被用于药物流产中,而随着临床上对米非司酮药理研究的深入,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宽,在围绝经期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治疗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对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腺体会出现明显的直径缩小现象,腺体数量减少,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血管减少,进而出现闭经[5]。米非司酮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到垂体,还会对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的释放产生明显抑制作用[6-7],抑制下丘脑分泌LH和RH,促进患者闭经。但是关于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上,临床上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剂量主要有:25、12.5、10、6.5、5 mg/d,其中25 mg/d的效果显著,但是不良反应多,多数患者无法耐受,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多数医师在给药时偏向于小剂量给药,如:10、6.5 mg/d,不良反应少,患者能耐受。但是小剂量给药效果不明显。为探索米非司酮的最佳用药剂量,特开展本次研究,对四种剂量进行对比,发现四种剂量均能促使患者闭经,均能促使FSH、P、LH、E2值降低,但是12.5 mg/d剂量的B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幅度最大,且子宫内膜厚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剂量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D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B组患者的疗效最好。有学者对12.5 mg/d和6.5 mg/d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2.5 mg/d剂量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8-12]。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治疗采用12.5 mg/d
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倩,秦玲,边爱平,等.诊断性刮宫、米非司酮口服防治LNG-IUS治疗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6):50-52.
[2]詹小青.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5):565-567.
[3]孙敏玲.妈富隆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浓度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3):417-420.
[4]潘振球,范丽英,金亚蓓,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2):79-80,83.
[5]陈玉杰.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83-184.
[6]張小金.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6):395-398.
[7]李白枚,熊员焕.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对比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5):54-56.
[8]唐洁芬.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246-1247.
[9]罗靖.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98-100.
[10]艾丹,钟丽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1):120-121.
[11]张欣,高珊.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90-3991.
[12]黄少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7):3937-3938.
(收稿日期: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