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6-08覃齐海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覃齐海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诊治的手术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组。研究组41例,应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方式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2.68%,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平均(25.18±2.46)ml,VAS疼痛评分平均(3.48±1.02)分;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46.34%,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平均(39.48±3.25)ml,VAS疼痛评分平均(6.15±1.65)分;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且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作为临床麻醉中首选麻醉模式。

【关键词】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 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30-02

目前,伴随B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传统人体解剖学定位法逐渐被可视超声引导方式取代,其可提升操作成功率,降低局部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并具备缩短药物起效时间等优势,但需大量临床试验数据予以支持[1]。本研究为确定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将82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分别应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方式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手术患者均为2014年11月-2016年1月到医院就诊,均具备手术指征,且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2];排除术前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肝心肾功能不全、颈部进针位置存在感染病灶、资料不全、对本组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及精神病等特征人群,本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抽签法将上述82例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其中,研究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36.82±3.87)岁;体重44~77 kg,平均(59.67±4.61)kg。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3~76岁,平均(36.85±3.81)岁;体重45~77 kg,平均(59.69±4.60)kg;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研究组 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即应用便捷式B超仪,将线阵探头频率控制在7~10 MHz,患者保持仰卧位,将上肢紧贴于患者体侧,保持放松,将头部偏于对侧,探寻肌间沟位置,使用红色标记笔予以标记,取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在B超仪的检测下,清晰观察其臂丛神经的各个分支,并予以穿刺。经B超仪可清晰观察穿刺针移动,探寻至最佳位置后进行穿刺。随后取一定剂量的0.2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合剂,在B超监测下观察麻醉药物分布、扩散情况,直到患者神经组织彻底被麻醉药物浸润。

1.2.2 对照组 患者采取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进行麻醉,患者保持仰卧位,将上肢贴在体侧,保持放松,头部偏向对侧,以标记笔于患者体表探寻肌间沟,局部使用碘伏进行消毒。麻醉前0.5 h行肌内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完成静滴准备,对其穿刺部位实施常规消毒,并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麻醉医师则凭借其多年临床经验对其麻醉部位实施穿刺,随后注入一定剂量的0.2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合剂。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中疼痛感、神志及肌肉松弛状态,评估其麻醉效果。(2)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剂量。(3)参考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苦,1~3分表示存在轻度疼痛感,4~6分表示存在中度疼痛感,7~9分表示存在重度疼痛感,10分表示剧痛;分值越高,表示其疼痛程度越深,反之则表示其疼痛程度越浅[3]。

1.3.2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1)优秀:患者神志清晰,术中无疼痛感,彻底肌松;(2)良好:患者术中无疼痛感,肌肉未彻底松弛,但不影响手术开展;(3)尚可:患者术中偶尔感觉疼痛,肌肉不够松弛,需进一步加深麻醉;(4)无效:麻醉需加用局麻或者转为全麻[4]。麻醉优良率=(优秀+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92.68%,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4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平均(25.18±2.46)ml,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平均(39.48±3.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4,P=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平均(3.48±1.02)分,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平均(6.15±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3,P=0.000)。

3 讨论

目前,臂丛神经阻滞法是手术外科领域上常用麻醉方式之一,是指在人体臂丛神经干周围部位注入局部麻醉药物,从而使该部位所支配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主要适用于上臂、前臂、手及肩部等各类手术中,麻醉效果与安全性优于全身麻醉[5]。既往临床上多采取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其主要利用人体解剖学定位方式来完成,即刺激人体神经,寻找异感,以此定位神经,随后注射局部麻醉药物[6]。因此,传统臂丛神经盲探麻醉方式的操作存在一定盲目性、偶然性,麻醉操作成功率、麻醉效果与麻醉医师操作技能、临床实践经验等密切相关。同时,传统臂丛神经盲探麻醉容易反复穿刺,提升了患者麻醉期间痛苦程度,且麻醉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手术需求[7]。

B超引导下神经麻醉作为一种臂丛神经麻醉新型手段之一,要求麻醉医师利用B超扫描仪探查并确定患者臂丛神经最佳穿刺位置,克服了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的随机性、盲目性缺陷,提升了穿刺成功率,从而有效避免其因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8]。同时,在B超扫描仪检测下,麻醉医师可直视患者臂丛神经内穿刺程度,观察神经与其四周结构之间解剖关系,避免了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偶然性[9]。此外,B超扫描仪还可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动态了解麻醉药物在局部组织的浸润程度,从而在控制局麻药物应用剂量的前提下,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提升其麻醉期间完全肌松概率,保证患者局部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0]。经本组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92.68%,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B超引导下神经麻醉用于临床麻醉中的有效性;同时,研究组患者麻醉期间所用麻醉药物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手术患者在临床麻醉期间应用B超引导下神经麻醉模式,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应用剂量,从而减少麻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此外,研究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较低,可见B超引导下神经麻醉模式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适宜推广。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兼顾患者的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并减轻其术后痛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强,孙茜.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6):83-84.

[2]何建华,马曙亮,顾连兵.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7(1):1736-1737.

[3]张毅,张琴,Nguz A Kutshid,等.帕瑞昔布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和B超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于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4):419-423.

[4]陈江湖,郑晓春,李荣钢,等.超声引导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在足部清创手术中的应用[EB/OL].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3):22-25.

[5]朱超秀.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8):83-84.

[6]高涛,邓迎丰,刘慧松,等.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經-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手术中的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0):1103-1106.

[7]梁慧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5):45-46.

[8]库什.特耐合PCIA和B超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心脏的胸科手术镇痛效果的评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9]姜小军,陈志佩.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联合左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70-71.

[10]刘德叶,李修志,孔芹芹,等.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

(收稿日期: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