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家长护理干预对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06-08李慧敏

医学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家长影响

李慧敏

摘要:目的 在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对家长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视力提高程度。方法 将就诊弱视患儿128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祖,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基础上对家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家长护理干预能提高家长对弱视治疗的认识,使其主动配合指导、监督患儿坚持治疗,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家长;护理干预;弱视治疗;影响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患病率为2~4%。弱视早发现、早治疗,其疗效较好[1]。由于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单调、重复的过程,孩子年龄小,不易主动配合,需要家长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指导监督孩子坚持治疗,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我科对2011年6月~2014年1月进行弱视治疗的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科门诊就诊弱视患儿共128例,215眼,男61例,女67例,初诊年龄 3~8岁,平均年龄 5 岁6个月。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56 例,斜视性弱视3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 37例 。

1.2方法 所有患兒均经过视力检测、散瞳验光、眼底检查、试镜等常规检查,参考不同年龄段(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以上为0.7),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1],确诊弱视,征得家长同意,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干预组同时对家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要求幼儿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治疗,门诊定时复诊,记录半月、1月、3月、6月视力情况,以后每半年一次复查,跟踪随访2年。按1996年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2], 痊愈:经3a随访,视力保持 1.0 者;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 或以上;进步:视力提高 2 行或 2 行以上;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

1.3统计学处理 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确保治疗能坚持进行的基础。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了解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新进展,以精湛严谨的医学技术赢得家长的信任,同时,融洽与家长的关系,以亲情化的服务态度对家长所关心、顾虑的问题耐心进行解释,如不知如何配合治疗或担心治疗效果不佳;担心孩子遮眼治疗被人嘲笑、歧视;也有困难家庭担心长期的治疗是否需要较大的经济开支等[3],应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可举例治疗效果好的相同情况幼儿,以增强治疗信心。详细解释费用明细,与医生沟通,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尽量控制费用。其次,针对家长对疾病知识认知不足加强疾病知识宣教。我们设有专门的家长休息区,休息区内设有与弱视相关知识图片及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等知识手册,使家长在孩子治疗时避免枯燥等待的同时,可以系统学习了解弱视对幼儿的危害性,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一般较长,进展较为缓慢,而且视力提高后仍有可能反复,不能操之过急,调整心态,才能使幼儿受到规范治疗。同时,家长之间也更方便相互沟通交流治疗体会,提高治疗积极性。

3.2重视家长与患儿的情感交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研发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积极情绪引导积极思维,消极情绪引导消极思维,同样,情绪引导的思维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即积极思维会让积极情绪更积极,消极思维让消极情绪更消极[4]。弱视治疗过程中需要坚持训练,幼儿的天性决定了对这一枯燥、持久的治疗不能坚持,可能厌烦、吵闹,家长不能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强制其训练,应意识到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的隐性伤害,以致孩子更加抵触治疗,应引导孩子积极思维,使孩子以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如儿童检查视力时,一些情况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对视力检查不感兴趣,没有耐心,指示几个视标方向后就不再配合;为了应付检查或对于家长希望提高视力的压力,对看不清的视标也胡乱指示,有时存在巧合,这时,需要检查者和家长善于控制其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多使用鼓励、安抚类话语,如“宝贝最棒!”等,并对孩子的积极表现给予适当奖励,与孩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依从性。

3.3治疗方法的指导

3.3.1戴镜指导 ①根据医师处方选择合适眼镜。参考孩子年龄、性别及美学、功能需要并结合孩子自己的意愿选择满意的眼镜,满足孩子的新奇心理,使之更乐于接受佩戴眼镜。宜选择质量轻、不易破碎的树脂镜片,如度数较高则不宜选择过大镜架,造成配装镜片直径加大增加重量影响佩戴舒适度。②正确戴镜。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重要手段,告知家长应监督幼儿坚持戴镜。因幼儿一般鼻梁较低或活动幅度大,眼镜容易下滑或移位,可用眼镜绳固定至幼儿脑后,以确保眼镜光学中心对准瞳孔。

3.3.2有效合理地实施遮盖 指导家长正确给孩子使用遮眼眼罩,防止患儿从镜框与皮肤之间(尤其是鼻侧)的空隙“偷看”,或擅自摘掉遮盖影响治疗,可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解释治疗目的,共同监督。需要注意不适当的完全遮盖亦可导致健眼视力下降发生遮盖性弱视,应严格遵从遮盖时间并加强随诊观察。

3.3.3精细目力训练 视觉训练是通过针对性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5]。训练方法有穿针、串珠训练,描图法等,3岁以上幼儿教会方法,根据孩子兴趣每次选择一种方法,练30min/次,2次/d,家长全程看护,更可以陪同孩子开展串珠比赛等趣味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积极性,同时规范操作,防止低龄儿童误食等不良后果。

3.3.4弱视治疗仪治疗 使用西安华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SZS型闪烁增视仪,包括有CAM视觉刺激训练法和多频红绿黄闪烁训练,每项治疗2次/d,10min/次,3月一个疗程。家长应先学会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再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每次插拔电源务必亲自操作,使用前对橡胶圈用酒精药棉进行消毒。治疗期间注意幼儿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

4讨论

儿童视力发育是逐步成熟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6~8岁双眼视觉发育成熟,弱视一定要尽早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从而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治疗弱视,家长的配合工作至关重要,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能擅自增减治疗项目、改变治疗方法、增加治疗强度,注重与患儿心灵相融,创造和谐的治疗氛围,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284.

[2]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3]胡彦秋,魏世邈,林会芳,等.斜视矫正术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4,06(上):3016.

[4]刘野.帮助孩子打造"隐形的翅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家长情绪调控中的应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2).

[5]王宁利.同仁视光与配镜使用技术[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84.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家长影响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家长请吃药Ⅱ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