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2017-06-08薛金岭

医学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临床疗效

薛金岭

摘要:目的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分别用常规治疗和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2.50%、92.19% VS 39.06%、73.44%),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SAQ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上疗效十分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并且多发的心血管急症,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是一种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该病以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病程长、不易控制、发作反复等为主要特点,若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引起患者的死亡[1]。将氯吡格雷应用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41~79岁,中位年龄(55.66±5.66)岁;病程4个月~12.2年,平均病程(4.16±1.11)年;心绞痛类型:初发心绞痛37例,恶化劳力心绞痛41例,静息型心绞痛29例,梗死后心绞痛21例。按密封信封法将上述患者根据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 U进行皮下注射,2次/d,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口服,1次/d,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压药、调脂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2]。②实验组:除接受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次,口服,1次/d[3]。本次研究将2个月设置为1个治疗疗程,128例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疗效标准 治疗后在同等劳动强度下没有出现心绞痛症状,或者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在用量方面减少80%以上,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显示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次数降低50%~80%之间,硝酸甘油在用量方面减少50%~80%,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回升程度达到0.05 mV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善1/4以上,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没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指标,为无效[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9.06%(25/64),有效率为34.38%(22/64),无效率为26.56%(17/64),治疗总有效率为73.44%;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2.50%(40/64),有效率为29.69%(19/64),无效率为7.81%(5/64),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44±1.12)次/w VS (2.82±1.33)次/w],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2.37±1.19)min/次 VS (3.94±1.79)min/次],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SAQ(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31.41±6.29)分 VS (24.63±5.78)分],在稳定状态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参照组[(4.37±0.86)分 VS (3.02±0.65)分],治疗效果满意程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14.44±3.33)分VS (10.70±2.77)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10.29±2.35)分 VS (7.52±1.69)分],t=7.55,5.09,6.42,6.2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一种以发作诱因改变、疼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临床症状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5]。氯吡格雷这种临床药物是第二代抗血小板聚集药,能够与腺苷酸环化酶偶联的ADP受体进行选择性的结合,并且会对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是该药不会对阿司匹林阻滞的环氧化酶通道产生影响,因此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够使抗血小板效果得到明显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治疗和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2.50%、92.19% VS 39.06%、73.44%),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SAQ 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满意,能够使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大大减少,对于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首选治疗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佰生,汤凤英,赵卓,等.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淮海医药,2015,30(03):288-289.

[2]刘园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的临床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19(05):387-388.

[3]孙虹,李兆芝,李鹤勋.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早期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08(02):20-21.

[4]于涛,宋志斌,甄锡云.观察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7):82-83.

[5]张清素.川穹嗪聯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3(12):121-122.

[6]梁丹,伦俊杰,吕永丰.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14(05):148-149.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临床疗效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