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成就感的探究
2017-06-08钱晓军
钱晓军
摘 要:在中职学校工作的教师,由于受到社会偏见、教育對象、工作压力、自身思想因素方面的影响,往往感到没有工作成就感,不能安心于职业教育工作,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本文以合作学习为例,在肯定中职教师工作成就感的同时,提出教师应淡泊名利、追求奉献,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师 工作成就感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成就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对一个人付出的回报,即一个人如果付出了,就会感到有成就感。而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教师,往往认为在工作中付出了,但体会不到成就感,针对这一问题,不仅要纠正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还要进行理论上的研讨。
一、中职教师工作成就感问题的提出
要办好一所中职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合格、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很重要的。笔者所在学院是一所大型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职业学校,教师待遇也略高于同类学校的水平,但是教师工作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原因值得探究。笔者对学院100位在职和兼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只有不到六成的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有职业成就感。诚然,中职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当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价值观时,精神上的无成就感也会使中职教师的自我认同度大大降低。
二、中职教师工作成就感缺失的原因
1.社会偏见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中职教育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例如,每年中考过后,家长在为孩子填写升学志愿时,普遍会将中职学校作为普通高中之后的一个无奈的选择。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没有每年高考的显赫“战绩”,这种较低的社会认可度直接降低了中职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工作成就感。
2.教育对象
中职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6周岁左右,他们因为经历了中考的失利,进入中职学校后会有一些学习上的困难。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感到头痛:这样的“铁杵”怎样才能“磨成针”?教师的成就感又怎样获得?
3.教师自身的思想
调查表明,有28%的教师对自己在中职学校工作感到“屈才”,心理素质的优良度低于普通高中教师8个百分点。当前,中职学校正处于发展期、转型期、机遇期,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不能积极地改变现状,教师独立的个性被磨蚀,各方面的压力最终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成就感对于思想消极的教师来说,只能是雾里看花,显得非常渺茫。
三、提升中职教师工作成就感的策略
中职教师在课堂上获得工作成就感是最直接的途径,所以,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尤为重要。笔者以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为例进行探究。
1.合作学习的提出
通过对笔者学院100位在职和兼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32%的教师感到有成就感,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就感偏低。92%的教师非常愿意尝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83%的教师认为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成就感。
2.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小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这对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理分组,各司其职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时,组长的选择和组员的分配要合理。要合理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小组活动,每个人都有具体分工。
(2)合理评价,激励学生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合理评价,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例如,在确定各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及符号记忆时,笔者从速度、正确率、口诀的简单易记这三个方面给出评分标准,评出名次。同时,安排学生自评与互评,对自己所在的小组与其他小组的表现打分。
(3)小组“发言人”采取轮值制度
通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交流讨论结果的学生,无一例外是小组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而其他成员只是听发言的同学说,更有甚者连讨论过程也不参与,从头到尾都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的总是那几个优秀生,这就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让学生轮流担任“发言人”,而不固定某一人为“发言人”。
(4)教师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成就感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如果只让学生自己讨论,教师不闻不问,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指导。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主动参与其中,适时引导,使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学习中踊跃发言,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加强集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更有动力,教师的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教师要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就必须认清自己从事的职业和承担的重大使命。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付出的爱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它深沉而久远,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没有责任心就不能当教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孟慧.职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3]曹正善,熊川武.教育信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侯树森,张秀红.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