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析
2017-06-08蔡信强
蔡信强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之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基于科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科技的进步正是创新的结果。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创新直接决定了国家的未来。目前,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缺失的原因
1.重知识轻探索的文化传统
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认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如将《论语》奉为儒家经典,提倡半部《论语》治天下;为强调《诗经》地位,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列《黄帝内经》为中医至尊等。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将其中代表作品经典化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但后人在学习与实践中有将经典固化的倾向。如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取士,对于儒家经典完全从形式到内容予以固化,禁锢了文人思想。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具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权威性,教学方法上侧重知识的记忆和再现,把教学过程简化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对于“怪力乱神”等正统思想以外的自然现象不做探索。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视老师为知识的代言人,信服已有的知识和结论,不关注书本以外的世界,缺乏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的复古主义潮流证明传统的教育思想仍占一席之地。
2.重成绩轻能力的教育导向
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以高等教育为例,“985”“211”高校数量有限,在地域上分配不均。2014年,“985”“211”高校在河南的录取人数为36 637人,录取率为5.3%。从根源上来说,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变。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家长陷入普遍的焦虑之中。为了考个好大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前置现象普遍。各种辅导班、培优班、竞赛班等辅导机构生意火爆。在现有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模式下,对成绩的追求必然挤压素质教育的空间。学生经过一路应试进入大学后,很难从习以为常的应试学习方法、思考问题方式等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目前,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存在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创新教育不足。
3.重实用轻基础的功利心态
功利心态是一种出于自身利益需求而产生的心理动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受市场经济影响,交换法则和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产生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不再出于完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我的主动索取,而是坚持实用为原则,从自身兴趣、学分、考研、就业等角度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大学生选课、上课情况可以看出,专业类课程、实用类课程的選课率、出勤率明显高于公共课和通识课。这种重实用的功利性学习思想有利于培养出职业技术人才,无法为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知识支持。近年来,社会各界已认识到短、平、快的教育思想已造成人才的创新不足、后劲乏力。事实证明,优秀人才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有较深造诣,同时还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必然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其一,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加高科技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等都依赖于创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创新是教育的方向。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端,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要传承文化,又要推动文化,如果说传承就是让文化不至于断绝的话,那么推动文化发展就需要创新。其三,创新是大学生的呼唤。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浪潮的冲击下,多种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相互交流、交融、碰撞。“95后”一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环境中,其思想呈现出开放性、创新性、多元化特征。高校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由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构建创新主导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学生也要突破自我限制,大胆探索,主动发问,塑造创新品质。
2.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则强调教师的权威性,灌输式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信息。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进步,青年人的权利意识、自我意识、平等意识、独立意识日益高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改革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不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开展对话和交流,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活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保护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培养学习能力上来,从因循守旧转变到创新思维上来。第三,要提倡质疑精神,敢于突破常规。问是学之始。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敢于提出问题,对前人的说法敢于质疑,带着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3.繁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互为表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品位反映了师生的精神风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活动轻质量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是要将创新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历史传承、专业优势和院系特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既要兼顾面广又要体现点精,高扬创新的价值导向,形成体现学校特点的文化品牌。二是要成立创新兴趣小组,以创新为主题的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学生性组织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创新的动力。三是要发挥榜样效应,对于在“挑战杯”竞赛、创业大赛等以创新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和团队,要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形成追求创新的氛围。
4.重视实践探索
实践是知识转为为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掌握程度及创新精神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得到体现。一是要丰富实践形式,大学生要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企业、农村等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资料收集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积极搭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夯实专业基础;要积极开展科研实践,在创业计划、发明制作、论文写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要提高实践效果,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起着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活动应围绕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重点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监督、指导、评价、反馈作用,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三是要完善评价环节,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列入成绩考核中,作为评先、评优及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