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选择

2017-06-08康彦华何文虎杨云龙

西部金融 2017年3期
关键词:六盘山精准扶贫

康彦华++何文虎++杨云龙

摘 要:本文以A县为例,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当前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合理路径和相关对策。

关键词:六盘山;精准扶贫;泾源县;金融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3)-0088-04

一、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分析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以固原市A县为代表的西海固地区,贫穷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顽疾”,而区域内金融网点覆盖率不高、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金融领域的竞争弱化等问题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顽疾”的恶性发展,文章选取固原市A县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A县位于宁夏最南端,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范围,辖4乡3镇114个行政村,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A县总体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经济薄弱,缺少骨干企业和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金融资源总量有限,其社会经济、金融、民生、科教文卫行业发展,具有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行业发展的典型特征。2016年末,A县各项贷款余额15.2亿元,同比增长13.57%,新增贷款1.54亿元,仅占宁夏全区贷款总额的0.29%。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2.23万人,占宁夏全区的3.8%。因此研究A县的金融扶贫工作,对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指导意义。

A县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大多数县区,在社会经济总量、金融供给能力、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民生领域等多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全县共有12.1万人口,其中回族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78.8%,是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

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与实践

(一)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

这一金融扶贫模式由地方政府、扶贫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推动建立,主要形式是“金融机构+农户+风险保证金”,主要特点是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运用专项扶贫基金专门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池”,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为了有序推进金融扶贫工程,实现送贷上门的目标,A县专门成立了金融扶贫领导小组,组建了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信贷员等为成员的6个乡级信用协会和96个村信用协会,实现了乡村两级信用协会全覆盖;了有效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金融扶贫开发,A县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导向作用,及时成立了县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县财政累计注入资金9400万元建立了贷款担保基金,并全面整合中央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建立6100万元扶贫资金池,同时,专门建立了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由县财政投入3100万元,建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损失补偿。截止2016年末,A县全部完成全县7个乡镇96个行政村76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已为55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基准利率贷款2.47亿元,户均贷款4.5万元。

(二)人民银行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

为开辟农村党员、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绿色通道”,人民银行A县支行牵头专门制定了《农村党员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当地组织和财政部门率先在六盘山镇开展试点,原则上“农村党员、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最高授信额度10万元,期限3年,期限内可循环使用;协调地方政府部门将“两个示范户”的贷款纳入到扶贫产业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范围和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范围,建立完善农村党员和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授信管理制度,构建“农村党员(农村青年)+征信+信贷”的融资扶持平台,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信用示范效应。截止2016年末,共发放农村党员、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小额贷款8000万元。

(三)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

这一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主导,通过不断创新抵押、质押和担保的种类和方式,创新信贷产品来推动精准金融扶贫目标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融机构+互助资金+贫困户”贷款模式。A县以互助协会或村委会为单位建立扶贫互助资金,金融机构以互助资金为保障,为担保范围内的贫困户发放贷款。截止2016年末,A县已在全县91个行政村开展互助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发放贷款1500万元;二是 “金融机构+两个带头人+贫困户”贷款模式。为了降低金融机构发放贫困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解决金融机构与贫困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A县把金融支持农村“两个带头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全县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党员贷”、金扶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三农保证保险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积极创新和探索建立了“金融+支部+协会(公司)”、“金融+党员能人+农户+项目”的金融扶持路子。截止201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投放信贷资金1926万元,支持了45名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户均贷款达42.8万元,切实提高了农村“两个带头人”创业信贷需求的满足率,增加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四)产业金融扶贫模式

这类扶贫模式主要以贫困地区苗木、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出发点,以一批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具有地方特色的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或处于农业产业链核心位置的企业为抓手,以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政策为主要手段,大力推进产业化金融扶贫。A县金融机构围绕全县支柱产业,一是主打养殖牌。为了支持养殖产业发展,A县主动引导和鼓励,把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纳入金融支持A县特色养殖发展政策体系,主动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贷款,由合作银行根据信用评级结果发放贷款,贷款额度1—5万元,贷款期限1—5年,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对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养殖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担保贷款,由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由合作银行根据信用状况和带动贫困户发展情况,给予提高授信额度,增加信贷规模,降低贷款利率等信贷支持。为了增强草畜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A县在全区率先推行了良种基础母牛保险试点工作,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办政策性基础母牛养殖保险的批复》,确定每头基础母牛保险金额设定为5000元、7000元、10000元三个档,保费率为5%,比全区下调一个百分点。截止2016年11月末,A县已发放肉牛养殖基准利率贷款762 户2203万元,帮助农户先后两次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10000。二是善打旅游牌。主动制定印发了《金融支持A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全域旅游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做好旅游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创新推出“农家乐”信贷产品,大力支持星级“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扶持农家乐、手工作坊等扩大经营规模。截至2016年末,A县银行业支持旅游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合计3.02亿元,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20个百分点。三是巧打苗木牌。主动探索适应苗木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贷款方式,因地制宜制定适应地方特色的苗木产权第三方抵押贷款方案,完善苗农贷款联保制度,将联保机制扩大到苗农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放宽小额贷款的对象、额度、利率、期限,简化贷款流程、手续,提高发放效率,实现“绿色放贷”,努力满足全方位、多样化、差异性的苗木产业金融服务需求。A县是全区首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31.7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115.5万亩,现已确权林地面积112.6万亩,累计发放林权证21980本,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52万元。

(五)“电商平台+金融”扶贫模式

A县金融机构与商务部门、电商部门紧密配合,采取“农村电商+助农取款点”模式,在原助农取款服务的基础上,增添服务机具,培训服务人员,增加服务功能,集小额存取款、转账、农产品销售于一体,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和服务,让存取现金、汇款、转账、缴费、銀行卡消费、农产品销售、网络购物消费、物流配送、缴费、宣传、培训等服务,变为由一个服务点、一条网络线、一名服务员即可办理,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服务站点的固定性。截至2016年末,泾源县已建成农村电商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和50个村级服务站,已完成助农取款点与电子商务服务点共建6个。2016年,A县被宁夏自治区商务厅推荐为国家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县域主导产业对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有限

作为六盘山区的典型代表,A县产业基本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且集中于苗木、牛、羊等,结构同质单一,隐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病疫风险,加之农业保险尚未全面推开,信贷风险隐患较大,对金融机构投资的吸引力不足。

(二)贷款担保基金缺乏可持续性

一是由于扶贫担保基金由政府各类资金整合而来,金融机构担心可以整合的资金会不会越来越少,加之部分资金属于临时整合性质。因此,对于担保基金是否能够持续存在疑虑。二是对一旦发生的信贷风险,政府性质的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是否能如约代偿心存顾虑,担心财政资金的动用手续繁杂,更担心推诿扯皮和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发生。同时,泾源县经济发展整体滞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户普遍缺乏有效担保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质押类贷款品种创新不足。

(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政策性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据调查,地方政府在两权抵押贷款推动中起主导作用,与其他参与主体的总体利益是趋同的。试点比较好的地方均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包括建立产权交易中心、银农企联席会议召集、制定两权抵押运作规则、建立担保基金等等。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创新融资机制,激活农村产权蕴含的信贷潜力,这为后续农权抵押融资“破题”,有效解决农村信贷约束。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承贷银行等四方博弈的结果,承贷银行承担信贷风险,政府承担政策风险,监管部门承担金融稳定风险,在“无法”可依的现实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有过度干预市场的嫌疑,尤其是在建设法制中国的背景下,容易损伤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四)扶贫再贷款政策设计存在瑕疵

主要是当前扶贫再贷款政策要求,“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利率,不得高于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而目前,各金融机构发放的大部分扶贫类贷款,都在2年或以上,且根据《固原市金融扶贫实施方案》执行同期同档基准利率,这与扶贫再贷款的管理要求存在偏差。在机构发放2年期以上的贷款而执行一年期基准利率,实际上使机构的贷款利率执行了下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扶贫的积极性。

(五)征信系统“黑名单”贫困户难以得到有效扶贫

调查显示,由于受到农业银行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发放的政策性扶贫贷款支持的老区贫困农户,受多重因素影响未能偿还贷款而被纳入征信系统“黑名单”,使这部分贫困农户难以再享受现有的国家金融扶持政策,严重影响了这部分贫困户如期脱贫,导致这部分贫困户纳入“黑名单”的原因主要有农户信用意识较弱、金融机构管理不善、误认贷款为扶贫补助款、专项扶贫项目失败等等。

三、六盘山区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金融扶持的规划与引导力度

地方政府部门要在扶贫攻坚中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制订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的重点扶贫范围、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对象,通过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要主动引导金融、保险及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到扶贫攻坚当中,切实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的新模式,通过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等方式撬动信贷资金,并利用信贷资金来放大扶贫资金效用。要切实建立金融扶贫激励机制,激发金融机构扶贫的积极性,对扶贫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可采取税收优惠、资金奖励、财政存款倾斜等政策进行鼓励,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同时,要整合科技、农牧、林业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培训辅导,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

(二)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力度

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创新“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银保合作,力促“农业+金融+保险”模式发展。政府部门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范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拓展农业保险品种,强化融资功能,以缓解融资难现象。

(三)强化贷后管理力度

要制定涵盖项目初期评估审查、中期跟踪检查、后期审计督查的全程监督、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对金融扶贫资金的实效性进行评估,推动建立扶贫资金公示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体,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对扶贫资金实施“名单制”跟踪管理,高度重视个体差异化风险,实行“一户一策”风险防范措施。如:对患重病的借款人,可通过与借款人协商沟通,加强与保险部门合作配合,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防止因病返贫;对没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可切合实际实施有效引导,促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能力的产业项目;对明显有逃债迹象的采取提前收回措施等。

(四)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不断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农户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干部群众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公众金融意识,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扶贫步伐,提升金融扶贫效率。

参考文献

[1]韩喜平,金运.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14,(4):37-43。

[2]郑霞.政策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41-52。

[3]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发[2016]30号)[G].2016。

[4]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2013。

[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11]33号)[G].2011。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Jing yuan one of the counties in Ning Xia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aking a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financi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se in Liu Panshan and its contiguous poor mountain areas. The paper reveals the mai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n these poor areas implementing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and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financial paths and relevant policies.

Key Word: Liu Pansha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Jingyuan Coutry ; Financial Practise

责任编辑、校对:张宏亮

猜你喜欢

六盘山精准扶贫
绿色小镇六盘山
版画印千年 传承有新意
清平乐·六盘山
六盘山陕西片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六盘山成为重要水源涵养地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藏在心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