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创新
2017-06-08周迪
周迪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以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考察,提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创新的对策建议:要找准课程传播节点,完善教学的层次和结构;树立内容为王的传播观,深化学生的使用与满足;正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平衡的师生双主体关系;提升教育的全局性,建立三维一体教育机制。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形势与政策课程;课程建设与创新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自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下发以来,得到了全国高校的重视并取得显著效果。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以网络发展为表征的网络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仍然面临着新状况、新问题。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
(1)教学内容及周期。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特点,目前并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教材可供教学使用。课程内容主要参考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各高校教学实际、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和重要事件以及大学生有可能关注的焦点这四部分进行设置。教学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以及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指导等诸多领域,教学内容所涉及专业庞杂且具有学科交叉性。
按照教社政〔2004〕13号文件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每学期平均要达到16周,按照每周一个学时计算,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
(2)教学模式及考核。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教学模式目前仍以课堂专题教育为主,并依托于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为辅助。除此之外,各高校还有一些自主的教学模式,如邀请专家举办主题讲座、组织学生社会调研、课堂学生主题汇报和讨论、学生网络自学等。考核的方式基本上按照教社政〔2004〕13号文件中提出的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
(3)课程师资与成果。在课程的建设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科化建设不断被提出和讨论,因此在教学的师资建设上各高校普遍予以了重视。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师资结构整体上呈现专兼职相结合的特点。但是关于专兼职教师的界定和各个高校采用的管理办法并不一致,如高校辅导员在一些高校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专职教师,而在一些高校则是兼职教师。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1]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宽泛,深入性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内容是以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前提设置。总体包含了当下及将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大政方针政策、社会民生等内容,涵盖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这就意味着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所涉及学科面的宽和话题的广泛。同时,由于课程的进度问题,每一个话题多是一次性完成,这种立足宏观层面的课程内容,在一次性的教授周期中所体现的是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泛泛而谈,不能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深层次问题。造成了课程内容的深入性解读不足,学生很难把问题和现象彻底把握。
(2)教学师资水平难把握、权威性不足。虽然按照《意见》要求,要在高校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2]但是目前高校形势政策课还没有真正的达到像其他学科一样完善的师资,以应对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研究。而专兼职为主的师资配备往往成了兼职为主,或者是专职教师的专业背景不足。这就造成教师很难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讲出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导致了教学过程停留在了告知和宣传的层次。这种授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形势政策课失去了信息知识传播的权威性。
(3)课程受众本位性不足、效果性减弱。学生的本位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学生并不能选择教师讲什么内容,而讲的内容也并不是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学生没有选择使用的动机。其次,教师授课过程中限于课程进度很难和学生形成讨论的氛围,信息的反馈机制不足,教师很难适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上课的内容和方式。再次,讲授的内容相对滞后,甚至对学生来说已经成为过时的内容,学生没有从课程内容中获得自身对信息需求的满足。而这三点都造成了在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中获取和满足自身答疑解惑的信息,导致了教学效果减弱。
(4)信息传播缺乏统筹、全局性不足。当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涵盖在大学思政教育的体系下,但事实上已经不再局限于課堂的教育。目前校园中的实践教育和网络思政教育中都包含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但却存在着相互独立,不成体系的的问题。这一方面源于高校内行政化系统之间的统筹不到位,没有形成联动性。另一方面教学、实践和网络形势政策宣传也没有形成全局观,还简单地停留在阶段性和应对性的层次,没有在形成全局观后的主动出击、一体化联动和常态化发展。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分析
1、使用与满足理论内涵
使用与满足理论内涵最早由卡茨在1959年提出。该理论不同于以往将传播的研究重点放在传播者,而是专注于研究受传者如何使用传播媒介和如何选择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理论。[3]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将研究的兴趣点放在了传播的受众,以受众的需求来衡量传播的效果,不仅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也促使发挥其在传播中的能动性以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4]这一理论的研究改变了受众处于被动接受传播信息的认知,使得传播者开始认识到,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是有选择性、目的性的来获取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信息。而在网络发展的助推下,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的媒介信息获取的情况更加普遍和复杂化,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2、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
传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基于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以及高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三个传播主体于一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种以传播者为主体的课程构架体系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立足点往往是“我应该给学生传播什么”、“学生就应该接受这样的课程教育”、“学生必须接受课程的内容”。学生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受传者没有选择接受什么课程内容的权利,且这种传播的信息反馈内容是基于学生接受了既定课程内容信息才可以完成的。从这一层面上讲,这种传播的效果是具有“先入为主”色彩的,会使教育的主体认为自身的传播过程不存在问题,作为学生的受众“希望也愿意”接受这种信息,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出发,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受众也即学生,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无主观性的。相反即使在没有网络或其他大众传播的形式存在的前提下,学生作为受众都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信息内容拥有“选择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权利。而一旦学生拒绝接受形势与政策课程所传播的信息,那么传播的效果无从谈起,进而思政教育的目的也难以达到。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出发,将学生视为传播过程中的中心和主体,就能在最大程度内避免出现学生“拒绝接受”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的目的,作为传播者就应该在课程的内容中达成学生的这种“使用与满足”。
除此之外,在网络新媒体的兴起的现实状况下,如果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达成学生的“使用与满足”,那么学生就会借助网络新媒体来获取自己的对于信息使用与满足需求。这极有可能导致在以形势与政策课为抓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阵地失守,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发展走向更加复杂甚至与高校思政教育实施初衷相反的方向。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创新
1、找准课程传播节点,完善教学的层次和结构
针对课程内容的宽泛化,应该找准课程内容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使形势与政策课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应尽可能地避免课程内容泛泛而谈和难以深入,使得形势与政策课能够做到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的平衡,进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层次。在专题式教育的形势下应该建立总体的课程结构观念,使形势与政策课形成一种前后递进,相互联结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枝干可以依托,有纲领可以梳理。
2、树立内容为王的传播观,深化学生的使用与满足
形势与政策课的宣传作用是其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网络的兴起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一次或是隔周一次的形势与政策课已经难以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下,即时性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多元化等信息传播特点,已经将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告知功能削弱到最小化。所以,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应该树立“内容为王”的传播观念,使学生能够避免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消费等缺点,在课堂上找到更有体系的、更有深度的、更能够满足自身使用功能和满足构建自身与外界联结的需求。这种“内容为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快课程建设的速度,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成为课程内容解读的“专家”和“学者”,以满足学生的在课堂上的信息获取需求和使用动机。也只有在这种以内容吸引为基础上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思想与政治理念的成长过程中形成有力的抓手和共识性构建的土壤,从而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5]
3、正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平衡的师生双主体关系
正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从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真正的摆平教育者的心态。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育者主体地位不再是绝对的,如果不能把学生的受传者地位摆正进而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那么教育者就会失去教育的对象,因此应该构建一种平等的师生双主体关系,将学生的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作为课程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虽然要正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的需求,进而打破教育的内容性和方向性。在构建师生的双主体性的同时,要加强教育的引导性,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引领学生思想政治理念,形成思政教育的高地。此外,应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学生的实践环节,但是如何优化这些实践,使学生的能动性真正的与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相结合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4、提升教育的全局性,建立三维一体教育机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其需要高校各部门的有机配合,甚至是社会资源的整合运用,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因此,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应该树立教育的全局性观念,将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的整合和系统优化,使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抓手和种子,使实践成为辅助和土壤,使网络成为助推和成长环境。课堂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课堂教学,网络跟踪和应对形势与政策的动态,构建课堂、课外、网络“三维一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机制。这三者的联动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保证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不下线,不断线,使得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真正达到大学生的“使用与满足”。
高校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面育人。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转换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理念和方式,从学生的使用和满足从发,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3]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30.
[4] 郭小平著.视听新媒体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8.48.
[5]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作者簡介】
周 迪,男,就职于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