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OCA语料库的中国春节英译的可接受度探究

2017-06-08曹易娟胡晓红史耕山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4期

曹易娟?胡晓红?史耕山

【摘 要】 春节是中华文化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身份,本文以COCA语料库为研究载体检索,分析春节民俗文化负载词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分布特点,探究中国春节在美国的传播情况,提出提高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对策:注重春节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主体的多样性,扩宽中国春节民俗文化在西方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 COCA语料库;春节英译;春节英译的检索;春节英译的外宣

近年来,在中国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中,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春节的年味和习俗悄然在世界各地扩散、传播,而美国人对中国春节等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的探究却并不多见。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只有四篇相关文章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局限在春节在海外的传播影响。本文拟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全新视角,来研究春节在美国的可接受度,以探寻相应的外宣途径,推动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习俗。

一、COCA语料库中的春节英译

1、COCA语料库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是第一个大型的语料平衡的美国英语语料库,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1]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将语料和检索软件结合起来,有助于语言研究者方便、快捷地分析和研究语料。本文基于COCA语料库来检索有关春节英译的词汇。

2、COCA语料库中春节的英译

根据检索结果可知,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检索率很低。其中娱乐活动词汇诸如 “舞狮”搜索频次只有2次;美食词汇诸如“年糕”、“蒸花馍”检索频次只有4次;节俗词汇诸如“贴福字”、 “贴春联”、“拜年”、等没有搜索结果,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搜索频次仅1次。其它相关的词汇,诸如作为每年中国新闻热点的“春运”,没有任何检索结果。可见外国人对春节传统习俗和相关文化了解并不多,而春节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盛节,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伦理哲学,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往往举行各种民俗特色浓郁的节庆活动。在春节全球化热潮中,提高春节民俗文化在国外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则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COCA语料库中春节英译的可接受度

1、春节英译的检索情况

(1)研究方法。本课题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作为研究载体,筛选出中国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确定其相应的英译,并检索出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通过分析其分布特点来判断春节在美国当代的传播情况。

(2)研究载体。COCA语料库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由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以及学术文章五种不同的文体构成,词汇量高达4.5亿词,每年更新1~2次,其词汇量达到4.5个。[2]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是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为翻译者和研究者提供便捷的语料支持。

(3)目标词汇的选择。本课题主要涉及春节的可接受度,在确定目标词汇时主要考虑与春节有关的词汇的英译。一方面,要选取最能体现春节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特色的词汇。另外,在选择词汇力争涉及领域要广泛,避免以偏概全,给研究结果带来误差。本研究选取的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负载词大致分为5大类。①节日名称:春节;②节日食品:年糕、春卷、饺子、汤圆;③节日娱乐:猜灯谜、舞狮、扭秧歌、春节联欢晚会;④节日习俗:贴春联、贴“福”字、放烟花、拜年、发红包;⑤其它:春运。

(4)确定相关词汇的英译。参考各种中外资源,力求给出这些文化词汇最准确的英译。诸如关于“春节”的英译有三种,分别是“Spring Festival”、“the 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而在COCA上分别检索这三个词频次依次为87次、36次、149次。可见“Chinese New Year ”的认知度较高, “春节”英译则确定为“Chinese New Year”。

2、春节英译的检索分析

利用 COCA 的 CHART 功能,春节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以文本类型标准划分分析可得:春节(Chinese New Year)出现总频数是(149/0.28),报纸类语料中出现频数最多(55/0.52),其次是口语类(32/0.29),紧接着是杂志类(26/0.24)、文学类(19/0.18),最后是学术类(17/0.16)。可见,春节在美国报纸行业对春节的关注度最高,这说明春节在美国民间受众率比较高,然而在学术和文艺语料中的出现频数偏低。根据时间为标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90-1994年,频数是13/0.13;1995-1999这一年度区间的频数是25/0.24;2000-2004年,频数为27/0.26;最近的2010-2015年,频数是 40/0.33; 2005-2009年,春节出现频数最多44/0.43。[3]可见,从1995年至2015年,春節的搜索频次并不高共计149次,但是其搜索频次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春节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美国媒体的关注,西方人士对中国春节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判断“春节”在美国社会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春节有关的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分布情况。

可知,从总体来看与春节相关的文化词汇大部分的搜索频次都非常低。而民俗色彩浓重的春节文化负载词诸如“年糕”、 “扭秧歌”等词汇均没有检索结果。外国人民对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不十分了解。每逢过节,人们都会“放鞭炮”以寄托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而该词汇的搜索频次也只有5次。唯一搜索频次较高的词汇是食物方面的,“春卷”搜索频次为37次,“饺子”搜索频次较高共865次。可见,中国的部分传统美食在国外的知名度比较高。

由以上分析可知,春节以及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在国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了春节在国外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究其原因,西方人对春节来历、习俗、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并不全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国外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力度之大、影响之广,究竟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如何采取措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

3、春节英译的外宣途径

从整体来看,自1990年至2015年春节在美国的认知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春节相关习俗文化在美国的认知度整体上比较低。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进行广泛传播需要加大民俗节日文化外宣传播的力度和效度。

(1)注重春节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主体的多样性。各行各业的人们应积极参与到中国文化对美传播的热潮中。尤其是增强当今企业产品设计中的节日文化理念,比如在美国中餐馆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也提供了重要窗口。就个人来讲:在美华侨、华人、留学生都心系祖国,心系中国传统文化。每逢中国传统佳节,他们都会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甚至比国内组织的文化活动更具中国传统风味。所以,要调动美国华侨在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不断为给中国文化在美传播增添新的民俗色彩。

(2)扩宽中国春节民俗文化在西方传播的途径。在节日文化全球化热潮中,中国不仅需要引进西方文化,更需要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CCTV-英语频道、新华网(英文版)等国内各种传媒的合作,另一方面,增强境外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他塑”传播中国文化中,做到“借船出海”,以提高中國的民俗文化的认知效度。

三、结语

本研究选取了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利用COCA语料库检索、分析这些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频次情况以及分布特征,将网络英语语料库和跨文化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跨学科究,一方面证实了节日文化在语料库中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了解中国春节在当今美国的传播提供了客观理据,进而让中国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高红玲,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6.

[2]何宇茵,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词汇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10.

[3]汪兴富,刘国辉.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COCA)—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良好平台[J].外语电化教学,2008.9.

【作者简介】

课题组成员:胡晓红、史耕山、马永良、刘睿、张晓惠、曹易娟

曹易娟(1988.03-)女,汉,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科技翻译.

胡晓红(1974.04-)女,汉,河北定州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史耕山(1972.10-)男,汉,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