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神戏音乐初探
2017-06-08康平
康平
摘要:坐落于鄂西北武当山北神道中段的青塘村,有两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品種——调子戏、八岔子戏,被统称为武当神戏。该剧种在当地民俗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原生性与标本性意义,在调式、腔式等音乐形态、剧目内容等方面体现出南北交融的地域特征、神化特征。
关键词:神戏 音乐形态 交融性特征 神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52-03
道教圣地武当山人文景观丰盛,不仅拥有独特的道教宮观文化,在通往山上的神道间也散布着清新的山野音乐,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当神戏当属代表。
武当山地区也先后传入京剧、豫剧等大剧种与清戏、汉戏、花鼓戏的湖北地方剧种,在当地民俗演出中,它们共同滋养了地方小戏,孕育出有地方特色的剧种音乐。据相关文献记载:“清朝末年,当地有半职业戏班在农闲季节、逢年过节、祭神求福时组织演出,官绅人家办红白喜事也请他们去演出。”①该戏曲被冠以神戏,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研究馆员李征康先生发现,较集中分布于北神道青塘村,该村因神戏原生态性较强,保存剧种较丰富,普及面较大,传承体系较完整等多方面特点,被冠以戏曲村的称号,戏曲村及其流传下来的武当神戏成为武当山民间文化的一道亮点。神戏除在武当山所属的十堰市境内,也在与本地区有着地缘关系的郧县、房县、襄阳市、南阳地区零星传播。
目前,神戏已被划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列中,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考察该村后认为,武当神戏在中国民间戏曲研究中具有标本性意义。
一、戏曲村概况
青塘村(原王家营村)隶属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地处古均州城东端。北接郧县,东邻河南淅川,南连汉水丹江,西通陕西西安,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文化生成、发展、积淀的区域优势。
神戏戏曲村源于明万历年间陕南(山西)一带众多移民在鄂西北落户生根的历史事件。据考证,明朝万历32年,王德荣(现青塘戏第二十代传承人之一)的祖先王鸣凤,从山西迁移到青塘村,在汉水中游的汉水岸边的黄土岗上,开始了兴家创业、开山立祖、续写王氏家族三百年的辉煌历史。当地曾有“庞半山,梅半川,星星点点王歧山”的说法,王鸣凤的田产家业遍布于汉江以北,就连当时的文化名城均州城里的朝武街,也有他家许多房产与门面。王家世代喜爱戏曲,加之家大业大,便有了养育戏班的基础。大约在明朝天启4年前后,王鸣凤的三个儿子王应天、王应武、王应丙,从相邻的河南省淅川县请来了调子戏戏班,由于王家财力雄厚,戏班便成为王家的私家戏班,世代留存下来。与此同时,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本地剧种八岔子戏,也得到王家的资助和扶持,因此,出现了一个戏班内存在两个剧种,两个剧种同台竞技,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特殊状况。戏班同时演两种戏的传统,使调子戏与八岔子戏同台演出延续至今。
解放前期,王家营武当神戏戏班中有句“万让会唱,刘四会浪,马长春会胀”的顺口溜,这里说的“唱”指擅长唱花旦,“浪”指擅长表演动作,“胀”指擅长唱风流(爱情)剧,“唱、浪、胀”几乎成了王家营武当神戏形象的代名词。在20世纪50年代,王家营村400多人,会唱调子戏和八岔子戏的就有100多人,遍布全村4个组的自然村和院落。曾在襄阳、郧阳等周边地区巡回演出,获得许多荣誉。该村现热衷唱戏的有30余人,代表性传承人10余名,大部分都是70岁左右的老艺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有10岁的学生,2006年,国家开始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习家店镇政府积极行动组织失散的戏班演员、乐器演奏人员,进行武当神戏的挖掘整理工作,并尝试着进行了恢复性的演出。
二、戏曲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类别
神戏是原调子戏与当地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结合发展形成的,俗称“九腔十八调”,包括调子戏和八岔戏两个剧种。在唱正本戏之前,均以“敬神戏”拉开序幕,以示虔诚之心。
“调子戏”自明末清初年间由河南的调子戏长期嬗变而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由河南省淅川流传均县,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生活以及与均县的地方风俗、语言等结合,通过长期演变,成了丹江口的地方小戏,并被人们默许为娱神祭鬼的唯一戏种。
“八岔子戏”是古均州古老独具本土特色的民间小戏曲,该剧种由《丹江口市志》记载:“始自清朝末年的‘八岔子戏,与襄阳花鼓戏有亲缘关系”,“因伴奏时乐器共八件而得名,由襄阳花鼓与当地灯歌小调结合演变而成,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多唱折子戏。”②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以前,鄂西闹元宵,也有‘城乡皆饰女妆为花鼓戏者的记载”③因此,属湖北花鼓戏。
(二)剧目与内容
现存剧目110多个,剧本多以爱情题材为主。其中,现存的调子戏主唱大本头戏、连台本戏,以历史故事为主,剧目有神戏《天空之事》《韩湘子化斋》等,地方戏有《南桥会》《刘海砍樵》《阴阳错》《汾水河》等;八岔戏现存剧目10余个,以爱情故事、生活小戏为主,有《送香茶》《四劝》《张和休妻》《东楼会》《送友》《白扇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中包括有许多外地所没有的剧本,如《天平山》《南桥会》等,这是本地民间艺人创作的结晶;而有的剧本则与本地风俗紧密结合,道出了本地特有的人物、植物、生产工具、地名、方言俗语等,特别是部分剧目反映了百姓对神仙的崇敬思想与神仙修道成仙的内容,如《敬神戏》中:“各路天神来看戏,我杀公鸡敬天神,天神赐福到人间,保我百姓享太平。”《天平山》:“颠倒洞里山圣旨,洞倒颠里好炼丹,练了七七四十九,再炼两粒紫金丹。”《韩湘子化斋》一折戏则讲述了韩湘子得道后,乔装和尚化斋,劝妻修道的故事。此外,台词能随机应变,迎合观众地位、身份、心理等需要,常有现场串词改词现象。
(三)音乐
1.唱腔体制
以曲牌体为主。唱腔结构没有完整的板腔程式,由单个曲牌构成的曲牌音乐,曲牌明朗、健康。調子戏唱腔优美,百转千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八岔戏一人主唱幕后众人帮腔,幕前幕后互为衬托,意味深长,使人联想翩翩,音乐具有说唱风格,音调高亢、欢快。
据悉,现已挖掘整理出九腔三十调,荟萃各地文化精髓。九腔:新腔、老腔、家园腔、半仙腔、小生腔、阴腔、白早腔、进庙腔、塌腔等(唉子腔待挖掘)。三十调:慢板调、二流调、紧慢唉子调、非板调、句半调、变身调、半仙调、阴调、老生调、小生调、雪花飘调、塌腔调、进庙调、开光调、白早调、二六调、西调、插花调、反串调、哭黄川调、双跺脚调、双头句调、过堂调、滚板调、过山调、灯笼环调、哭伤调、刚调、游场调、唢呐调等。其中,八岔戏包括二腔(新腔、老腔)五调(紧八岔调、慢八岔调、二流调、拉花调、卖翠花调)。
2.形态特征
对已收集的35首曲例④进行分析,音乐形态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1)调式与旋律。有24首为宫调式,占总量的63%,其次为徵、角调式,五声居多,其中宫调式与道乐中以宫调式为主的特征有一定联系,该特征具体表现为“定位腔格”⑤,即由do、re、mi三音组成,并以下行音型方式穿插出现在句末或句中,在变化的旋律中交替出现这种腔格,体现了动中有静,以静制动的道乐风格特征,如《过山调》《二六调》《二流调》《大开门》等曲牌。
唱腔曲调整体较流畅、朴实,旋律型基于向下进行,多为跳进,其中4、5度跳进有中原、西北地域风格,而7、8度常以上行跳进方式出现在句尾,也具有明显的中原风格。
(2)节奏。以大切分为代表,句末落于弱位,情绪活跃,造成不稳定感。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改变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与武当道乐的基本节奏型相吻合:x x x x | x x x⑥,这种跨小节切分节奏型频繁运用于道乐各仪式类别的韵腔中,该节奏形态出现在13首韵腔中,其中早晚课运用曲目最多,韵腔《斗姥宝诰》则出现了18次,该节奏型也出现在神戏中,在《西调》《反串调》《双头句调》《二流调》《二六调》《非板调》等曲目中都有此节奏型及相应变化,在抒咏中赋予音乐以一定的动力。
(3)曲式。有一句体,两句体、三句体、多句体,其中三句体较有地方特点,如《唤子调》《句半调》《过堂调》为三句体,除此外,四句体《双跺脚调》也有一定特色。
(4)风格。具有多元特点。一方面,从曲调相似性看:神戏曲牌受本地灯歌小调、曲艺花鼓子影响,吸收灯歌、花鼓子的典型唱腔“四六句”中音调,如《紧八岔调》《慢八岔调》。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曲牌吸收了外地民歌,以江南小调为代表,如《雪花飘调》为“鲜花调”,《反串调》为“孟姜女调”;除受其他民间音乐影响外,神戏演唱由于受语言的影响,在旋法、发音咬字上更有北方特点,整体仍然沿袭了北方风格。因此,音乐呈现南北交融的特点。
另一方面,从腔式看。从九首神戏曲例分析可以看出,主要为顶板分尾两腔式,属于中央腔式板块⑦的一种:其中,顶板起具有南方风格,两腔式又具有北方特点。因此,该腔式具有亦南亦北的交融性腔式形态,如《新腔》《老腔》《小生腔》《踏腔》。除此外,还有顶板单腔式,头腰尾三腔式,眼起三腔式。其中单腔式有江南风格,强弱有序,富于歌唱性,如《阴腔》;头腰尾三腔式具于北方风格,如《家园腔》。除单一腔式外,还有不同腔式的渗透组合,如带有西北腔式板块⑧特征的眼起三腔式,与中央腔式板块的顶板三腔式相互渗透,如《汾水河》与《踏腔》谱例分析如下:
3.伴奏乐器
武当神戏中的调子戏伴奏乐器分武场和文场。文场用一种形状和二胡相似、但尺寸不同的乐器“蛤蟆翁”伴奏(“蛤蟆翁”常用1 5弦或2 6弦或6 3弦),并用二胡、弹拨乐器、唢呐、笙作烘托;武场以铙钹为主要乐器,边鼓、手板、大鼓、大锣等很少使用。神戏配有打击乐和唢呐,开头均以慢板开头,二流结束,或以二流开头,乳板、慢板结束。八岔戏以打击乐为主,没有弦乐。
(四)表演及其他
注重唱工,唱腔柔美,末、生、净、旦要求并重做工,即会浪会胀。八岔子戏表演生活化,表演形式有很浓的说唱风格,很少程式化动作。道白属本地方言。
武当神戏的服饰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箱三大类。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由政府筹资购置的衣箱和盔帽箱。蟒袍、官衣、女披、开氅、大靠、官帽、凤冠等近百样,基本俱全。这些制品、规制仍沿用至今。
三、结语
武当神戏脱胎于河南调子戏与当地小戏,在楚地武当山下,经年累月在当地地域语言、性格、民俗与审美的合力打磨中,衍生出独特的地方戏曲新品种,使其既有南北交融性的地域特征,也深受武当道教神道文化的浸染,其内容与音乐都呈现出一定的神化特征。因此,武当神戏既有大剧种风采,又具地方小戏韵味。
青塘戏曲村与周边地区的武当神戏自发现以来,也正濒临消亡,希望申遗后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延续传统剧目传承的同时,尽可能多创作合乎时代发展内容的剧目,在遵循戏曲审美观念与当代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去粗取精进一步推动地方戏曲音乐的创作与表演,借申遗营造出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注释:
①湖北省丹江口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撰:《丹江口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②王庆芳主编:《荆楚文化简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76页。
③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④由丹江口市文化体育局录音整理。
⑤蒲亨建:《武当山道教韵腔特异风格的形态学研究》,第二届道教科仪音乐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⑥蔡际洲:《从宫观乐派到民俗乐派——兼论武当道乐中趋同与求异的现象》,《黄钟》1990年第1期。
⑦刘正维编著:《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⑧刘正维编著:《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第107页。
参考文献:
[1]刘正维编著.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湖北省丹江口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撰.丹江口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