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
2017-06-08马忠
马忠
人生经验分两种:一为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指亲自参与实践而获得的知识;二为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人们在接受间接经验时,多少要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前提,而要真正理解间接经验,还取决于更多的实践。现行的语文课程学习,对间接经验的学习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在走进新课程之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一、行,而后知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由于时代的变迁,环境的隔膜,一些本身具有极高情感价值的文章,学生并不能投入其境而深受其感染。如,《背影》《永久的悔》《阿炳在1950》等。《背影》的故事发生在作者20岁的时候,那时的“我”总是觉得自己“聪明”,而父亲太“迂”。当《背影》问世的时候,作者已届27岁,此时的“我”才对父亲的爱子之心有了深切的体会与感受。要求八年级的学生完全领悟作品的内涵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学生可能会认为《背影》的故事不新奇,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是很平常的事,因而对作品“没感觉”。对此,可以采用介入学生生活的办法来达到感情突破。在寄宿制的学校里,绝大部分学生周末才回家,《背影》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为了上好这篇课文,可以对教学进行调整,将《背影》放在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一来上。在第一周的周末,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身体力行。作业要求是:(一)代替父母干整整一天的家务、农活或工作。(二)这个作业必须要不打折扣地完成。(三)把自己完成作業之后的感受写到日记本里,准备下周语文课上交流。在第二周星期一语文课的交流中,有一位学生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位来自乡下的男生,他说:“我家里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我是唯一的男孩,为了让我学有所成,所有的农活都是父母与姐姐们干的,就连妹妹也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当周末我提出要完成这样一项作业时,全家一致反对。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同意让我代替姐姐,去山上耕地。那是我头一次耕地,山地不平,那头耕地的驴子又很犟,不好好配合,只耕了一个来回,我已累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我的母亲是个瘸子,行动极不方便,我不能理解母亲平时是怎样驯服这头驴子的,更不能理解母亲是怎样耕完家里东一块、西一块的那些地的。我以前总嫌弃母亲是瘸子,在学校从来不提起自己的母亲,回到家里连路都不愿跟她一起走。我特别后悔,以后再也不以母亲为耻,而为有这样坚强能干的母亲感到自豪。”这个男生的坦诚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这样再适时导入对《背影》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境中,对这篇课文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期待的态度。
二、读,而后通
经过身体力行这个实践活动,对父母的爱,学生有了个人亲身的体会。为此,可以设计如下的课堂问题——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一)你从《背影》中父亲的形象中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了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外貌、语言、行为描写及自家实例加以说明。(二)你从《背影》中“我”的形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请结合文中的神态、心理描写的语句及自身例子加以说明。这两个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个男生说,他从文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外貌描写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他说:“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春节前夕他终于回家了。父亲看上去又老又瘦,自己穿得又旧又脏,可是,他用攒下的血汗钱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买了一身新衣服。”说至此,男生已泣不成声。这时另一个男生也说,他从文中儿子的形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说:“小学时,每天早晨都是母亲叫我起床。可是有一天,得了重感冒的母亲睡过了头,当我醒来发现天已大亮而母亲还在炕上熟睡,我恼火至极,故意把脸盆、牙缸摔得叮呤咣啷吵醒母亲,向她狠狠发了一通火后摔门而去。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今天,当我读到‘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段心理描写时,我对自己当年的幼稚感到非常后悔,也体会到了文中儿子深深的自责与后悔。”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设计问题,使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于同一问题中,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三、思,而后悟
教学的真谛在于自悟,事实证明,人往往在失败或犯错之后,才会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犯错后而不懂得反思,就算有再多的经历和再多的体验,也不会有多少收获。基于此,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大家肯定都有因年幼无知而误解甚至伤害自己父母的经历,写一篇记事的文章,记下与父母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件最让自己懊悔的事,并谈谈今后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通过这样的作业,再次唤醒学生被淡忘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不能不反思自己曾经的幼稚,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也会不禁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