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17-06-08史小建张宁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小建?张宁

【摘 要】 美丽乡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两者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要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就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文化自觉;挖掘农村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树立生态文化意识,传承乡村文化。

【关键词】 美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更要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实现农村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多种秩序的解构与建构过程,这一过程应包含经济上农民的脱贫致富、生活环境的改良,也包括村民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农村集体形象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美丽乡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指得就是文化因素,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不可忽视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广义上涵盖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工艺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包括 “传统工艺”、“文学艺术”和“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我国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民间,很多非物质遗产散落在广大农村。因此,继承、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推进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而且在铸就农村的文化品格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契机和空间。因此,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激活散落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因子,寻找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一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是目前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两者同时被重视并不是偶然的,两者都是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而且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两者的物质、文化空间一致

我国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农村,所以保护、传承、利用的重点也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对象是农村,各项工作开展的场所也是农村,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空间是一致的。美丽乡村不仅是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遗址等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更是人居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谣、神话传说、戏曲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首先是物理空间的建设,但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物理空间层面,这是非常浅薄的短见,因此还要上升到文化空间的建设。文化空间建设强调乡村人民有共同的认识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等,能够凝结成文化精神的共同体。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一个地区人民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传衍、祖训家规等,这些是维系乡村历史文脉传承发展的纽带。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涵,才能使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

2、两者的参与、享有主体一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人,由于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在于农村,农民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更是遗产的享有者和受益者。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要靠政府引导、各方力量的助推,但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农民的文化自觉。因为,广大农民群众不仅是乡村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享有主体和保护主体,更是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因此,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非遗保护工作,在实践中最终要依靠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主导和推动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3、两者的根本目标一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璀璨成果,它凝结着成千上万代的民众的力量和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正如冯骥才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大力保护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传承乡村的历史文脉,生生不息。“美丽乡村”建设要不仅要彰显生态美,还要实现农民的富足,还要注重文化美,是实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工程。两者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传承与繁荣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的特性,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做好规划设计,避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的行为。政府组织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规划小组,确保规划的全面性、科学性,区别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对于那些生存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对于那些相对保护较好,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培育和开发市场,刺激消费市场,进行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中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具有优势的传统村镇等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此外,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美丽乡村”的个性。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突出“美丽乡村”的特色和韵味。必须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護和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还要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方式来筹集资金,及时的保护和抢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2、注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文化自觉

农民是乡村的主体,他们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有者,更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因此,要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农民文化自觉是指农民具备了解农村文化、对其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的一种自觉能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要认识到乡村文化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摈弃认为乡土文化“村”、“土”的旧观念,要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自觉进行保护和利用,要由文化自觉上升到文化自信。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等单位团体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开展非遗项目展会、展览、演出、互联网或借助影视作品加强非遗项目的宣传和展示,积极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此外,可以组织乡村文化遗产志愿保护小组,向村民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有关知识,加深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增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使更多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3、挖掘农村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品类众多,乡村的民风民俗、民间典故、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歌舞、民间手工艺、民间口传历史、竞技游艺这些都是乡村独有的文化资源。对于那些具有可以市场化发展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通过开发,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乡村农民的富足。比如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乡村旅游业中。在某些景点可以利用民间故事、传说、典故等加以渲染,使人们身临其境,感受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可以把传统手艺和民间艺术融入到日常用品或者特色纪念品的设计之中,不但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承和利用,两者相互促动,融合发展。

4、树立生态文化意识,传承乡村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实现乡村自然生态上的天青云淡、青山绿水,更涵盖文化生态上的文明崇礼、诚信友善等。目前人们比较注重自然生态,但是忽略文化生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中,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无约束、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负载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古村落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被拆毁破坏,很多的古村落正在消失。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仅限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其赖以生存的村落、更重要的是其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此外要建立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实践中要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利用非遗要素提升“美丽乡村”文化内涵,实现乡村的可持續发展,同时,利用好发展“美丽乡村”的机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潘玉.非遗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9)下旬.

[2] 刘秀峰.非遗保护理念和美丽乡村建设 [N].光明日报,2013-04-06(12).

[3] 张金英.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论[J].青年与社会,2013(9).

[4] 张春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简介】

史小建(198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

张 宁(1980-)女,河北保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文化经济.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