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起跑线焦虑症”

2017-06-08

女子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辅导班起跑线儿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优越,但本该更轻松的育儿环境却被一种叫做“起跑线焦虑”的情绪笼罩着,不仅困住了家长,也剥夺本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童年。许多家长把孩子上学看成了头等大事,各种辅导班、教育机构大行其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赚钱的有力口号。“起跑线焦虑症”是种“传染病”,不但传染年轻的家长,一些已经升级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老人在育儿问题上也是“冲锋在前”。但是,起跑线上的输赢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起跑线”这个命题呢?

一、名词解释

起跑線焦虑症:起跑线焦虑是指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指引下,家长们将孩子的成长看做是一场赛跑,往往只看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其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婴儿的胎教、儿童的早期教育、青少年的优等教育越来越受青睐。

起跑线焦虑的形成具有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更折射了现实的不堪:一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二者,教育资源的优劣排序,如重点与普通学校等;三者,掐尖等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

二、观点台:起跑线 你怎么看

王奇松,男,31岁,主管 说起来我们都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说真的,你看到别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语说得比自己都溜,再看看自家孩子每天就知道玩,你能不着急吗?

丽萍,女,27岁,全职妈妈 宝宝今年一岁了,也许是因为还没到学龄,我对他目前没有特别严厉的培养计划,我觉得只要发挥正常水平就行,所谓“路遥知马力”,都是跑的马拉松,一步一步向前走,关键是坚持不懈,不认输不放弃。

张珊珊,女,33岁,国企职工 我坚决反对在孩子小时候让他们过多的学习,童年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比起起跑线,不要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更重要。

王玉文,女,50岁,会计 我以前觉得孩子就是要逼着多学点东西,起跑线焦虑我也有过,直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很是叛逆了一把之后,我才意识到,压迫越大反弹越大,盼其成才当然没错,但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林晓夏,女,35岁,教师 我们班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有起跑线焦虑,分班要找老教师带的班,连座次都找关系挑最好的,隔三差五建议学校开这个课开那个课,孩子们像提线木偶一样任凭家长摆布,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好过用力过猛。

三、故事汇

文澜,女,32岁,公司职员

“真要卖”?老公盯着购房协议,犹豫地问我。我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小花园,那里的花正郁郁葱葱地开着,想到以后再也没有地方让我养这些花了,不禁有点难过,但牙关咬了咬,还是蹦出一个字“卖”!

拿一楼带院150平米的房子,去换5楼80平米的小屋,这不划算的买卖,还不是为了买一套学区房?A市最好的小学周边房价一向是水涨船高,不卖掉原来的房子,我和老公根本买不起。

“妈妈,为什么我不去上隔壁晓雪姐姐的学校啊?”琪琪一脸不解,本来这会儿我就不高兴,听到这个不自觉地声音抬高八度:“妈妈还不是为了让你有更高的起跑线吗?你晓雪姐姐上的小学,到三年级才开英语课,你这个学校,刚入学就有,你以后不好好上学都对不起我和你爸做出的牺牲”……

折腾了两个月,我们总算搬进了新家,虽然小一点,但能让琪琪进入A小,我觉得也值了。我托关系帮琪琪进了最好的班级,连座位都是中间的黄金地带,本该出类拔萃的琪琪,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第一学期过去,老师打电话说琪琪学习不认真,英语考了倒数,总分在班里也只是中等。

我顿时觉得两眼一黑,我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就掉了队,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不是越落越远吗?那天回家路上,我看到附近的补习班,一咬牙,给琪琪报了个全科一对一辅导,这个课程,整整花掉我和老公一个月的工资。

从此,我家周末变成了单休,周六我和老公轮流陪琪琪去上辅导班,晚上轮流辅导她做作业,听说隔壁小孩5岁就开始学钢琴,我唯恐琪琪的艺术细胞被埋没,赶紧给她报了个古筝课程,我不指望孩子能靠艺术讨生活,至少别在起跑线就落后别人家孩子就行。

就这样,全家都在“紧急战备”状态下过了一个学期,可是琪琪拿回来的,却是倒退了好几名的综合成绩,就连全力恶补的英语,也仍然徘徊在及格线之外。

挂了老师的电话,我没出息地哭出了声,举起巴掌,看到琪琪被吓得缩在一旁,动也不敢动,我又气又心疼,脱口而出:“以后妈妈不管你了,你不是妈妈的好孩子!”

那天晚上,老公默默地替我去开了家长会,回来的时候满面愁容,他说,“你知道吗,琪琪在课堂上非常顽皮,根本不听讲,还总是跟同桌说话。可是我了解咱们琪琪,本来不是这样的性格啊。”我无语地看了一眼满脸泪痕的琪琪,心里何尝不知道她是因为周末都在学习,玩耍时间少的可怜,才在课堂上懈怠的,就连喜欢上课讲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周末我没有给她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

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容忍我的孩子不优秀,我现在给她一个轻松的童年,谁能保证她将来敌得过一个残酷竞争的成年世界呢?

点评:起跑线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还有待考证,而因它产生的焦虑已经蔓延到了很多父母当中,这种焦虑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让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中,实际上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2、我宁愿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从容地走

蒋玲,女,56岁,国企职员

“老周,这么急上哪儿去啊?”周末清晨我正在浇花,看到隔壁老周推着他的招牌坐骑——电动三轮车,带着小孙女急匆匆地走出来。

“给她报个舞蹈班,我送过去。”老周一面说一面跨上三轮,“咳,现在的孩子比咱那时候难养啊,个个都恨不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说你要是不让孩子学,以后还咋跟别人比?”

我知道老周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但我还是嘿嘿一笑就过了。

要说现在年轻一代教育孩子,别管时代怎么变,其实观念还是老一辈影响的。就说老周吧,从小对他儿子要求严格,考试但凡发挥失误一点,就不给好脸色,有次大冬天我看到他儿子在雪地里面跑步,说是考试成绩退步,他爸罚他跑10圈,看着怪可怜的。

虽说那孩子小时候没少跟我吐槽,说老周管得严,自己压力大云云,但现在当爸爸了,反而对自己女儿愈发严厉,虽然不至于考试不好就罚跑步,但望女成凤那个焦虑的样子跟老周是一模一样。我就不同了,从小对儿子就比较宽松,讲究因势利导,现在儿子也算小有所成,对我孙子的教育上也没那么焦虑。

其实像老周这样的老人很多,孙子孙女一出生,他们就规划好了要上什么幼儿园、上什么小学和中学。有的花高價进有名的幼儿园,再一路花高价进有名的小学、中学。我们小区里有一拨跟我孙子一样大的孩子,在一起牙牙学语、摇摇晃晃学走路,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小玩伴们忽然四散开去,见不到面了,原来纷纷报考优质幼儿园了,就剩下我孙子和另一个孩子进了附近的民办幼儿园。

然而在我看来,给孩子提供自由而安全的环境更重要。上幼儿园期间,我们也没有打算让孙子去上什么钢琴、美术之类辅导班。只是到了升大班的那个暑假,小家伙喜欢上了架子鼓,那就好好报个班练练吧。谁知他如鱼得水般地越练越欢,一年下来,大部分歌都打得出来。这个暑假音乐班选他去参加比赛,我们想就算去开开眼界也是好的,没想到他得了幼儿组第三名,拿到了一块铜牌,真是意外之喜。看到孙子能专注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我打心眼里感到欢喜。

所以说,什么起跑线不起跑线的,人生不是一场竞速,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宁愿让孩子自己慢慢地探索,我们只负责在他找到心之所向的时候,给他提供最适宜的环境,让他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不迫,如果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这个懂那个,就逼着自己的孩子也去学,跟狗熊掰棒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点评:拔苗助长式的比拼,不仅是对家庭财务资源的浪费,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因势利导,以孩子自身兴趣和特长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

3、如果有起跑线,它应该意味着孩子的身心成长

张亚菲,女,30岁,教师

如果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我对孩子可以说是“溺爱”了:不逼他学习,不给他报辅导班,除非他愿意,否则不强制他参加任何兴趣班,周末就带他出去到处游山玩水……

但是我知道,至少在我怀着他的时候,我是有野心的。这可能与我和老公都是教师有关,孕期里我们雄心壮志,给他规划了一条通向精英阶层的道路,希望他在起跑线上就能遥遥领先。

但天不遂人愿,儿子是早产儿,出生时窒息,半个身子都是紫的。刚生下来就抢救了4次,可以说是勉勉强强才活了下来。而且身体非常瘦弱,五六个月的时候逗他,他都不会笑。而且总是生病,每次去医院都像是回家一样,看到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的儿子,我多少次趴在老公怀里痛哭,我说只要他健康地活下来,哪怕他是个傻子,哪怕他不爱读书,我都愿意……”

终于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儿子体质好了许多,不再容易生病了,但是他胆子很小,一去幼儿园就哭,婆婆就在幼儿园他的班级门口陪了他一个多月,那段时间我也一直在鼓励他,亲自带着他去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慢慢地他就克服了“怕生”的弱点。

那时候,幼儿园也教简单的课程,别人都考100分,跑回家跟家人“报喜”,他考了50多分,也笑着跳着跑回家,一进大门口就喊“妈妈,我考了50分”!把邻居都逗乐了,但是我和老公却一点都不生气,也不觉得难为情,因着他小时候的病,我耐心了许多,也更加关注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所以学习上我们不会给他很大的压力,答得不好没关系,我们耐心地跟他讲解错题,直到他笑着说听懂了为止。

虽然我不对他的学习做要求,但是我非常重视他的品德教育,我教会他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跟小伙伴相处的时候要学会尊重和体谅,我还鼓励他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的好朋友们,因此他在班里的人缘很好,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喜欢他,他也变得越来越谦和,越来越自信。

有一次我跟老公带儿子去游乐场,他想要那种园里卖的很贵的小玩具,我买给了他,结果在过桥的时候他失手把小玩具掉在了桥下面。我以为像他这么大的小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会哭闹,或者要求父母再买一个,没想到他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对不起”,我当时真的感到很自豪——瞧瞧,这是我的儿子,多么懂事和体谅!

去年儿子上了小学,第一学期就考了全班第十名,我和他爸爸都觉得是意外之喜,我们不对他的学习做要求,也从没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这种话,但是他自己懂得听课、写作业,因为他心里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有天他跟我说,“妈妈,如果我没考好,你会把我关在门外吗?”我很诧异,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班的同学没有考好,被妈妈关在门外,哭了一个小时。我摸摸他的脑袋,跟他说,只要他尽力了,没有考好也不会怪他。

现在儿子已经升入二年级,成绩一直稳定在前十,前阵子他看到班里同学都在学乐器,说也想一起学,我跟他爸爸立刻带着他去找音乐教师,十八般乐器摸遍试遍了,他最后选择了钢琴,因为是他自己选择的,我们也没有逼着他练,他反而练习得非常勤奋。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算不算是优秀,在人生的起跑线,他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但是我知道的是,我儿子是一个品行良好、懂得上进的孩子,这就够了,我希望他拥有一个健康轻松的童年。而对于那些总是批评责骂孩子的家长,我也想说一句,要允许孩子比别的孩子稍晚一点懂事,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看着别人的蜻蜓飞就拖着自家的蚕蛹跑,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上,总有一天孩子会破茧成蝶。如果起跑线这个命题真的成立的话,那也应该是努力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输给别人。

点评:人生的起跑线并不是成绩和才艺,这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而被掌握,但童年则一去不返。此外,真正的起跑线应该是孩子的品行教育,一个善良、上进的灵魂,就算在年幼时籍籍无名,在成长之后的许多岁月,也会熠熠生辉的。

四、本刊观点

教育焦虑已经形成了蔓延的趋势,家长们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砸重金、托关系,把孩子送进名校、辅导班,更有甚者,还帮孩子报名参加“培养CEO气质”在内的多项“开发类”课程,“起跑线焦虑”情绪可见一斑。

但也有一些理智的声音在提醒我们警惕这种焦虑,不能片面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全国名校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就曾经尖锐指出,其实任何比赛都不是在起跑线上决定输赢。应该在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说,而不必说每一步都要选择最好的,走在最前面。的确,家长们不必为“起跑线输赢”而焦虑。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机遇也有很多,不在一时的成败得失。即使起跑成绩不佳,并不意味着成不了人生的赢家。相比之下,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

猜你喜欢

辅导班起跑线儿子
打儿子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品读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五行真经(9)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韩辅导班老师优于学校老师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