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
2017-06-08张春秀
张春秀
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
张春秀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朝阳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资料25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医院体检中心接受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凝血指标水平,包括外源性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将观察组根据不同分期和状态分为3个亚组,即高凝期组(85例)、低凝期组(96例)和纤溶期组(75例),比较不同亚组间上述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IN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间PT、APTT、TT、FIB和IN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每2个亚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凝血检验指标出现明显异常,且可用于评估疾病分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主要由多种因素引起,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本病主要由于多种疾病进展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由于血液内的凝血机制呈弥漫性激活病理改变,可能会导致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组织结构和器官损伤[1]。此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导致全身性出血,可随着疾病发展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在国内高达31%~80%,是临床上公认的危险疾病类型[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血栓栓塞、休克和各器官功能损害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应及早诊断并实施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以挽救患者生命,促进病情快速转归。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价值,本研究就凝血功能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朝阳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验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 103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观察组均符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3],对照组均为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合并其他血液性疾病,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指标,拒绝参加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143例,女113例,年龄32~76岁,平均(54± 12)岁;疾病分期:高凝期85例,低溶期96例,纤溶期7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32~76岁,平均(54±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于纳入研究后次日采用真空抗凝导管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充分振荡后放置于台式离心机内以每分钟 3000 r进行离心,离心10~15 min,离心半径为22.5 cm。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血凝分析仪检测外源性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比较血管内弥漫性凝血不同疾病分期凝血功能指标,分析不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的评估作用。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N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 INR对照组 103 12.0±1.0 27.6±5.1 9.4±1.5 0.8±0.2 2.9±0.3观察组 256 19.2±1.2 40.6±2.5 21.8±2.3 2.7±0.4 0.9±0.2 t值 12.010 13.986 21.985 15.436 22.0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观察组不同分期条件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3个亚组PT、APTT、TT、FIB和IN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凝期组和纤溶期组PT、APTT、TT、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高凝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纤溶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低凝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凝期组和纤溶期组INR均明显低于高凝期组,且纤溶期组INR水平明显低于低凝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3个亚组不同分期条件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3个亚组不同分期条件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PT (s) APTT (s) TT (s) FIB (g/L) INR高凝期组 85 15.2±1.3 32±5 12.6±1.7 1.4±0.4 2.5±0.2低凝期组 96 18.4±1.5 39±5 20.5±2.2 2.8±0.5 1.1±0.4纤溶期组 75 19.6±1.7 43±5 26.8±1.8 3.1±0.3 0.7±0.2 F值 12.637 15.678 13.296 21.345 25.89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过程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以感染性或恶性疾病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最多,其中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此外,在多发性创面、脂肪栓塞、大面积灼伤等患者中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风险也较高。随着本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其预后较差,已经逐渐引起临床医师重视[4]。而及早对本病进行诊断并评估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凝血功能是血液流动状态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病变基础是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受到刺激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5]。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PT延长多见于血栓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早期等。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因子水平最可靠的指标,APTT延长多提示机体存在较高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风险。TT延长多出现在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肝脏疾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6-7]。FIB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重要蛋白质,与肝脏疾病、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均密切相关,FIB水平越高,表示转化为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因子水平也越高,凝血功能异常越严重。INR表示机体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状态下相比较的敏感情况,其临床意义与PT相近,在一定范围内INR水平越高表明凝血功能抑制作用越强烈[8-9]。PT、APTT、TT、FIB和INR水平不仅能够用来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情况,还可用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既往研究指出,在高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借助PT、APTT、TT、FIB和INR水平等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准确、快速地将发病者及时筛选出来,并根据不同指标异常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同时有效避免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的不良事件[10]。提示凝血功能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黄荣幸[11]研究显示,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根据不同疾病分期进行分组,并将凝血功能指标 PT、APTT、TT、FIB和IN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分期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纤溶期 PT、APTT、TT、FIB和INR水平异常程度最严重,其次为低凝期,高凝期最轻。提示可以根据 PT、APTT、TT、FIB和INR水平异常程度判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PT、APTT、TT、FIB和IN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凝血功能指标是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重要参考,也证实凝血功能异常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改变。此外,不同疾病分期PT、APTT、TT、FIB和INR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可以将凝血功能指标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和INR水平是判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1] 沈静.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9):153,156.
[2] 刘烨.分析临床产科患者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21):7.
[3] 胡豫.2012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2):149-150.
[4] 方定安.血液成分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4,20(2):270-273.
[5] 谢辉霞.成分输血在异位妊娠出血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5):48-49.
[6] 李健.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在诊断和预防中的联合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33-235.
[7] 解学龙,曾梅.DD、FDP和AT-Ⅲ联合检测对DIC实验诊断及治疗监测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34,145.
[8] 金野.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28(32):350-351.
[9] 吴杰,曾海燕.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03-105,108.
[10] 戴隽.PT、APTT、Fib检测在临产孕妇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z2):114-115.
[11] 黄荣幸.联合检测孕妇血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的临床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403-404.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5.042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