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分析

2017-06-08冯晨光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腹膜炎结核性征象

冯晨光王 飒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分析

冯晨光1王 飒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沈阳急救中心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33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4例感染性腹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病变各项CT征象的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腹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表现为中少量腹水,感染性腹膜炎则腹水量较多;结核性腹膜炎壁层腹膜多见均匀增厚;感染性腹膜炎壁层腹膜增厚多呈结节样,未见异常;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大网膜均存在污迹样改变,可见增厚情况,淋巴结体积均明显增大,伴随强化现象。结论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作用明显,腹水量、壁层腹膜改变是两种病变重要的、可区分的CT征象。

CT检查;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主要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多源于腹腔病灶的直接蔓延,易诱发其它结核病症[1]。感染性腹膜炎主要是指腹腔内炎症、癌症等相关病症引发的腹膜炎。两种疾病均为临床常见病症,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临床鉴别诊断难度大,尤其是患者原发病灶不明确时更为突出,因此探寻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已成为医疗工作者的研究重点[2-3]。本研究就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3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4例感染性腹膜炎作为研究对象。33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20~75岁,平均(49±4)岁。34例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 20~76岁,平均(50±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均经病理学、穿刺活检证实。排除标准:配合度差、神经系统障碍等患者。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疾病诊断标准

1.2.1 结核性腹膜炎 ①存在既往结核病史,并且经检查发现伴有结核病征象;②发热原因不明超过2周以上,伴困倦、四肢无力、盗汗、消瘦等临床症状;③腹部检查显示存在腹水、腹部压痛、腹壁柔韧、腹块等;④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或轻度增高,血沉加快;⑤超声检查发现腹内粘连、腹水、炎性包块等;⑥平片及胃肠钡餐X线检查发现散在钙化点、肠梗阻、覆膜粘连等症状。出现上述任意4项可确诊。

1.2.2 感染性腹膜炎 ①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腹膜炎的共性,均表现为发热、倦怠等;②腹腔内停留3 h透析后收集的透析液呈混浊状态;或腹水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多核白细胞超过正常水平 50%;③霉菌、需氧微生物学等检查呈阳性。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即可确诊。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SOMA-TOM SPIRIT双源CT机(德国西门子)进行平扫检查,扫描前6 h禁食,检查当日晨禁食,检查前 2 h指导患者口服700 ml泛影葡胺注射液充盈膀胱并进行呼吸训练,告知其在检查过程中屏住呼吸,保持心态平和,应取下检查区域金属类物品,以减少伪影。扫描电流为300 mA,电压为120 Kv,参数设置:层厚5 mm,重叠5 mm,矩阵:512×512。部分患者采用增强扫描,使用10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速度约为每秒钟30 ml,用量为1.5~2.0 ml/kg,注射后1 min开始扫描,以2 mm层厚、2 mm层间距进行薄层重建。由 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ACS)对CT图像进行分析,如果意见不一致可由上级医师参与讨论得到诊断结论。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腹水量及腹水密度;比较两组患者壁层腹膜增厚程度、大网膜及淋巴结CT征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水 CT征象比较两组患者腹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表现为中少量腹水,感染性腹膜炎则腹水量较多。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水CT征象比较[例(%)]

2.2 壁层腹膜 CT征象相关指标比较结核性腹膜炎壁层腹膜多见均匀增厚;感染性腹膜炎壁层腹膜增厚多呈结节样,多见未见异常。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壁层腹膜CT征象相关指标比较[例(%)]

2.3 大网膜及淋巴结CT征象比较CT检查结果显示: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大网膜均存在污迹样改变,可见增厚情况;淋巴结体积均明显增大,伴随强化现象。

3 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主要是指由原发结核病灶引起的腹膜炎,在各年龄段群体中均有发病,且多伴随肺结核疾病发生,少见其它部位结核[4]。该疾病起病缓慢,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以中低度发热多见,伴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其中渗出型以腹膜炎、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存在隐痛,多发于脐周、下腹或全腹,腹部存在典型柔韧感,腹水量多少不一,少数患者可见包裹性肿物;粘连型患者病程长,腹腔渗液量相对较少,内部脏器粘连广泛,伴肠梗阻、急性穿孔、肠瘘等多种并发症;干酪溃疡型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最为严重,甚至出现恶病质,触诊腹壁呈板状,存在触痛、压痛、轻度反跳痛,也明显伴随肠穿孔、肠瘘等症状[5]。感染性腹膜炎多因腹腔肿瘤、穿孔等症状所致,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腹膜炎无明显区别,在疾病早期识别以及诊断中容易发生混淆,造成误诊现象,影响治疗效果[6]。

传统常采用病理学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进行鉴别诊断,但是需要抽取腹水,属于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风险性且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因此患者对该方法耐受性不高,无法在疾病普查中大范围推广[7]。常规腹部 X线平片检查中,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并无明显区别,进行鉴别诊断仍有一定难度[8]。CT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是通过X线束对人体病变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根据X线接受转换、显像进行疾病判断的一种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等缺点,其分辨力高,能够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增强扫描,有助于显像更清晰,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9-10]。本研究中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腹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结核性腹膜炎表现为中少量腹水,感染性腹膜炎则腹水量较多;此外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壁层腹膜多见均匀增厚,感染性腹膜炎其结节样增厚壁层腹膜更为常见,大部分患者壁层腹膜未见任何异常,两组壁层腹膜CT征象相关指标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用于两种腹膜炎疾病鉴别的有效CT征象;两组大网膜及淋巴结CT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该征象作为两种疾病的辨别指标应用价值不高。

除了上述诊断标准外,临床实践中可结合以下CT表现以及临床表现对两种腹膜炎疾病进行诊断:①结核性腹膜炎发病群体多为青少年,年龄更趋向年轻化,临床常伴有发热症状,特别是午后会出现明显低热;相对而言,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群体,常伴随肿瘤原发疾病或者脏器穿孔,部分患者伴随剧烈疼痛。②结核性腹膜炎壁腹膜多表现为光滑性增厚,感染性腹膜炎则多见结节状增厚,少数患者会存在明显增强现象。③结核性腹膜炎其肠系膜改变伴有明显环状增强淋巴结肿大,感染性腹膜炎则多见大网膜饼形增厚。④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判定。

综上所述,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作用明显,腹水量、壁层腹膜改变是两种病变重要的、可区分的CT征象。

[1] 尤国庆,刘蕾,许禹,等.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26-927,930.

[2] 张晖,杨宏志.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38-39.

[3] 柏超.多排螺旋CT在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17(24):91.

[4] 刘明山.6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CT检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18-519.

[5] 赵建宁,刘正敏,吴青青,等.多排螺旋 CT对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3):475-481.

[6] 贾社星,王广才,张强,等.结核性腹膜炎的CT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J].中国医学创新,2013,22(12):70-71.

[7] 王欣梅,周志勇,吕永杰,等.结核性腹膜炎的CT特征及病理特点对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17(11):1267-1269.

[8] 刘丽红.超声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119-120.

[9] 沈为国.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 2012,33(32):7030-7031.

[10] 陈小刚.对5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CT影像特点的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125-126.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5.041

1沈阳急救中心,辽宁沈阳 110006

2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沈阳 110006

猜你喜欢

腹膜炎结核性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单中心近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