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管廊基坑施工监测分析研究

2017-06-07孟昊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5期
关键词:冠梁管廊测点

孟昊博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市政管廊基坑施工监测分析研究

孟昊博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越来越多,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而基坑工程恰恰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其安全、可靠常受周围环境、天气变化、施工技术等影响。现通过概述市政管廊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市政管廊基坑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旨在为基坑支护设计者及施工者就相关基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市政建设,管廊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越来越多。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而基坑工程恰恰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需要开挖基坑的同时,也需对基坑周围的建筑进行监测和维护。基坑工程又作为一项风险性、临时性工程,能够影响基坑工程的因素众多,包括:天气情况、地质情况、施工顺序等。因此,基坑的设计施工,首先要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其次要保证周围建筑环境的安全,最后还需在保证施工的经济性的同时,需汲取以往施工的经验与教训。

1 基坑工程内涵

基坑工程属于基础工程,同时也属于临时性、服务性工程,因此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地下建筑的仙道工程。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随之增大。国内学者也将基坑工程称为“基坑支护工程”,具体而言,基坑支护工程只是基坑工程的一部分,并未涵盖土方开挖,但基坑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土方开挖,基坑工程包含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现状

基坑工程作为岩土工程学科的一门来分析,其设计施工的成败,与计算理论、施工方案、施工工况等密不可分。基坑设计的理论多样,总的可概括为以下 3 种:经典土压力理论、等值梁法、有限元法。基坑工程施工不能依照基坑设计要求完成,是引发施工事故的关键原因。例如,在水泥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工程中,水泥的搅拌、掺入量、搭接长度等是否按符合设计要求,一旦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势必影响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抗变性,而围护结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

根据实际基坑设计和施工的经验,基坑支护设计常见的问题如下:一是岩土参数的选取;二是冠梁刚度选取;三是锚杆支护结构的设计;四是角部内支撑设计。

图1 基坑工程内容图示

2.1 选择合理的岩土参数

在基坑设计中,岩土参数作为基坑设计的关键环节,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到基坑土体压力,而土压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支护结构内力。岩石参数包括:粘聚力力 c、内摩擦角 φ、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等。其中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能够直接测得,而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一般通过临界实验负荷测得。根据临界实验所测值m一般偏小,因此,可适当调整使其合理化。

2.2 冠梁设计

联系支护桩间的冠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容易弯曲变形。因此,在设计时要准确计算其刚度,注意选择正确的冠梁计算跨度。一般的基坑平面尺寸的变长从几十米到几百米,而冠梁的截面尺寸普遍偏小,冠梁的宽度与基坑跨度之比达到了几十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如果基坑的边长小,冠梁的跨度也随之减小,冠梁的抗弯刚度增大,所以基坑设计时须准确计算冠梁跨度,以得出合理的冠梁刚度。

2.3 加强腰梁和桩身之间的连接

在桩与锚杆形成的支护体系中,锚杆一般与水平方向成 12°~45°的方向插入岩土层中,以此借助锚与岩层之间摩擦力,从而对抗拔力和承载力。在锚杆插入岩土中时,锚杆会产生垂直向下的分离,造成腰梁与桩身之间的滑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锚杆向下产生的分力的影响,保证腰梁与支护桩之间的稳定。

2.4 角部支撑设计

在各种支护结构中,角部内支撑受力相对复杂,角撑一般与冠梁成 45°角。沿角撑的轴向压力可分解为垂直于冠梁的压力和平行于冠梁的剪力,因此,设计者一定要充分考虑剪力对角撑的影响。

3 基坑工程监测分析

3.1 基坑工程监测目的

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通过对比监测数据与设计值,防止支护结构发生意外;(2)通过时时监测数据,以便信息化施工,优化施工环境;(3)通过监测数据,优化设计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支护结构的经济性、合理性。

3.2 基坑工程监测内容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化施工亦然成为当今基坑工程的重要手段,基坑施工不仅需保证自身支护体系的稳定,而且要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基坑施工的监测内容也包括两部分:围护结构监测、周围环境监测(见表1)。

3.3 基坑施工监测点的布置

基坑施工监测点的布置,主要是根据开挖的应力,以及以往经验,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监测,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应基坑的变形、受力情况等。如是分段开挖,首先应进行开挖段的监测,做到及时反馈,准确地反应基坑的安全度,如有意外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表1 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一览表

3.4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埋设方法

在实际基坑工程中,监测点的埋设主要是依据基坑周围的环境设施,以及支护结构而确立的,主要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与埋设,常用埋设参照标准如表2所列。而通过测点的埋设方式包括:直接测得和间接测点两点。直接测得主要是采用捆绑的方式将测点置于管线上的一种方式,而间接测点主要是将测点置于管线地表轴线上的一种方式。直接测点虽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测试值,但是操作技术难度大,在实际施工监测过程中,通常兼顾两种测点埋设方式,首先进行直接测点,然后再进行间接测点。除此之外,测点管线还需进行各类不同的编号。

表2 基坑常用埋设参照表

3.5 基坑工程监测测试仪器及其精度

基坑工程监测有专门的测试仪器,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监测仪器不同,详见表3 所列。像所有的物理测量一样,基坑工程监测的所有仪器、设备都有相应的精准度。所有的相关仪器,都应遵循有关的规定,做好校准,保证测量的精准度。还有基坑工程监测属于信息化工程,所采集的数据,都应准确无误地上传至计算机,以便进行辅助管理的同时,加快监测速度,做到及时反馈。

表3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一览表

3.6 监测时间安排

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项目,监测频率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基坑项目的地线、管线需要每天进行检测,特殊原因,可降低监测频率,但应保证每周三次以上,地下室回填土阶段,可适当地降低监测频率。总而言之,两个阶段的监测,第一阶段为开挖到基础底板阶段,监测频率稍高,而第二阶段从基础底板阶段地下室回填土阶段,监测频率稍低。针对监测结果,需当天提交测量成果(不超过第二天),及时绘制监测曲线,每月撰写监测报告,最终形成监测成果报告。

3.7 监测项目的预警值

一般而言,监测前应根据支护结构及施工环境,确定监测项目的预警值,时时监测的数据应在预警值所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超出预警值,应及时地调整施工方案,做出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确定预警值的方法如下:(1)根据支护结构进行数理计算,设计值大于监测值;(2)应满足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3)应根据相关建筑的抗变力,提出相关值;(4)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规程。

3.8 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

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涵盖有三方面内容:数据的监测、数据的数理分析、数据的反馈。其中,数据的监测是基础,包含有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的设施等。数据的处理是根据统计学原理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曲线图。最后是数据的反馈,是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评价,了解支护结构参数情况。信息化施工最注重的是数据的反馈,因此,不仅要准确地获得原始数据,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各种参数,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4 结语

基坑工程作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基础,影响其施工的因素众多,而基坑施工监测作为一种监理手段,能够及时地发现基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本文首先概述了基坑施工的内涵及施工设计现状,而后概述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途径、方法,旨在为基坑支护设计者及施工者就相关基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5.065

TU990.3

:B

:1009-7716(2017)05-0233-03

2017-02-22

孟昊博(1983-),男,吉林长春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及地下结构。

猜你喜欢

冠梁管廊测点
液压支架整机静强度试验及等效应力分析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SMW工法桩冠梁精细化设计研究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团队介绍
探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中穿H型钢冠梁截面削弱影响研究
小议综合管廊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