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对宿迁制造业劳动岗位供给的影响

2017-06-07尹钒李娜唐丽佳廖欣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影响

尹钒 李娜 唐丽佳 廖欣蕊

[提要] 供给侧改革自提出后在各领域影响较大,对宿迁市制造业劳动岗位供给也产生很大影响。积极方面改革使企业利润提高,岗位提供量增加。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更为优化,活力增加,岗位更具吸引力;消极方面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岗位招聘人数减少。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和市场都应发挥其作用,保证改革推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岗位供给;影响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宿迁市劳动力供给侧改革调查”(项目编号:2016XSJ014);项目主持人:尹钒、李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3日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一词于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一出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2016年的一大热点。

改革提出后,宿迁市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化解钢铁等过剩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改革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影响较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制度优化,改进了运行与生产的流程,通过合理地分配员工,使其与岗位更加匹配,保证了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但是,许多企业受改革影响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岗位提供、提高招聘的要求,这给劳动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淘汰落后产业也造成了失業员工人数的增加。

二、改革前后宿迁市制造业企业劳动岗位供给情况

宿迁市制造业主要涉及:纺织、电子设备、塑料制品、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酒酿造等,本文以电子产品、纺织和塑胶为例。通过对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采访、公共网站上的资料搜集,我们大概了解了电子产品、纺织和塑胶这三个产业2012~2015年改革前和2016年改革期间的招工人数、普工与技工比例。同时,通过对一些制造业企业的访谈,我们也了解了改革对他们企业招聘员工数量与要求和岗位提供量的影响。

(一)改革前(2012~2015年)。在2012~2015年期间,三个产业中纺织部门的招工人数累计最多,达81,900人;其次是电子产业,达73,891人,塑胶产业招工最少,只有21,257人。三个产业五年内变化趋势不同,电子产业招工人数从2012年的14,470人增长到2015年的19,158人,处于逐年上升趋势;纺织产业从2012年的19,638人下降到2015年的16,931人,处于逐年下降趋势;塑胶产业招工人数五年内波动上升,幅度不明显,2015年招工5,346人,只比2012年多695人。在招工人数中,普工占比例较多,基本在80%左右,技术工人不到20%。

制造业企业员工大多从事生产加工工作,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对员工年龄、工作经验、职业道德的要求普遍比学历、专业要高。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工厂岗位提供量与机器设备数量呈正相关,当引进新设备的时候,招聘人数也会相应的增多。

(二)改革期间(2016年)。改革期间纺织、电子、塑胶三个产业招工人数都明显降低,其中电子产业由上一年的19,158人降低到8,445人,降低最为明显;纺织产业由16,931人降低到11,662人;塑胶产业由5,346人降低到2,413人。三个产业中,纺织产业依然招的人数最多,塑胶产业最少,普工占工人数量81.3%,技工占18.7%,两者比例基本没变。在被招聘的人员中,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2.3%。

大多数企业都受到了改革的影响,大大提高生产率,企业订单增多,员工收入也增加,少数企业不受影响。招聘人数上从事类似纺织这样简单生产的企业由于订单增加、生产线增加,岗位提供量与招聘人数也有增加,也有些企业由于设备引进,岗位和招聘人数也在增加。但是,有些企业因为销售、招商、物管岗位的减少,招聘人数也相应减少。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基本不变,依然看重员工的工作经历。

三、供给侧改革下宿迁市制造业岗位供给的变动

(一)积极影响

1、企业利润提高,岗位提供量增加。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高利润、低成本的新兴产业不断替代污染大、耗能多且利润小的落后产业,促进了整体经济利润和生产总值的增加,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发展范围拓宽,资金投资增加,有利于企业利润提高,使企业规模扩大,岗位增加。同时,供给侧改革使企业更注重产品的质量,质量提高促进了销量的提高,企业为了销售而扩大生产,促使企业增加生产岗位的数量。

2、企业管理优化,人岗更加匹配。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人才的引进,一些企业通过加大对管理人才成本的投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优化,所招聘的员工与岗位匹配程度提高。

3、企业活力增加,岗位吸引力增加。由于过去传统性企业大多数缺乏活力,工资低,劳动者尤其是年轻的劳动者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乡企业工作,同时年轻劳动者倾向于清闲的工作,不愿做脏活累活,这使得劳动力“无效供给”严重,出现“用工荒”等问题。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诞生,新生的企业制度更优,技术先进,为劳动者提供的工资较高,使宿迁的企业活力提高,更加吸引劳动者就业,缓解了岗位招不到人的现象,降低了劳动力流失程度。

(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结构性失业,岗位招聘人数降低。供给侧改革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为主,优化产业结构,然而去产能的同时就业岗位也在缩减,并且人员冗杂的企业在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同时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在减少,这是改革必定面临的矛盾,今年召开的两会前后,从“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概念引发的“第二次下岗潮”话题也成为会上会下出现频率颇高的热词。这一矛盾在宿迁市劳动者就业现状中也有所体现,像2016年岗位提供数量与求职人数之间差值达30,000以上和2016年电子产业招工人数骤减都能体现。这种结构性失业在制造业领域较为普遍,为了保证整体的就业形势良好,宿迁市应该更加鼓励创业,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宿迁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业载体27家,扶持8.44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3.2万人,有效地缓解了结构性失业,这种创业精神应该继续保持。另外,市场应发挥其在资源分配中决定性作用,增加第三产业岗位提供量,促进就业。

2、改革力度不均,岗位供给变化差异大。供给侧改革对不同的产业领域岗位供给的影响差异较大,改革力度不均,2016年电子产业招工数量比上一年降低10,713人,但纺织业招工数量却只降低了5,269人,差异较明显。另外,一些企业还表示他们受供给侧改革较小,甚至不了解供给侧改革。针对这种现象,为了保证改革更全面地推行,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加大改革宣传力度,缩小差异。

3、忽视技术短板,人才岗位不多。改革强调“三去一降一补”,“一补”就是引进人才,补企业技术短板。2016年宿迁市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2人,入选省“双创人才”69人,人才总量达45万人。虽然引进人才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宿迁市仍有很多家企业,尤其是技术较落后的企业,不愿加大对人才的投入,许多企业在受改革影响利润增大后,新增的员工多为普工,技术工人占总数比例低,大学生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也非常低。

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增加对企业人力成本的补贴,企业管理者也应重视人才的引进,正确面对和改善企业制度和技术上的短板。

四、结语

改革对劳动岗位供给的变动有着积极影响,但改革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些矛盾,李克强曾说“改革就如‘凤凰涅槃,必须经历阵痛,才能取得成就”。宿迁市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上,也要不畏困难,不断改善,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主要参考文献:

[1]殷醒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供需平衡效应[J].学习与实践,2016.4.

[2]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

[3]俞宪忠.中国供给侧升级转型战略:从劳动密集到知识集约[J].江海学刊,2016.58.

[4]向宏.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偏向供给侧原因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2.6.

[5]中国制造更需要劳动力“供给侧”改革[J].纺织机械,2016.3.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