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大计离不开金融新思维
2017-06-07史晨昱
史晨昱
雄安新区发展,金融先行。自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以来,金融机构纷纷行动,争取在雄安设立地区总部或者分支机构。据报道,阳光保险已向监管部门提交了雄安分公司的筹建报告,或将成为行业内首家申请筹建的保险公司。此前,银行方面也加大了在雄安的布局,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均已明确表态要设立雄安新区分行,对待新区“特事特办”。
根据缪尔达尔提出的“回波效应”,经济增长极建设初期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因此雄安在经济发展初期不仅要充分利用资源要素禀赋之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而且要获得大力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指政府和各金融机构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活动,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获得的金融支持越大,其发展也会更快。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并非追求金融资源的规模,而是需要因地制宜,结合雄安新区发展目标来配置金融资源。就此而言,不禁使人联想十年前的曹妃甸。如何才能让雄安新区避免重蹈曹妃甸的覆辙?这将是中国的金融决策者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曹妃甸折戟的金融教训
当年的曹妃甸,承载着盘活京津冀三角的历史重任,被中央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不仅被写入了国家“十一五”战略规划,而且中央还破天荒地成立督导协调小组直接介入曹妃甸新区规划的落实,其受重视程度超出了当时所有新区。然而,在媒体近乎疯狂的炒作和随后几年数千亿元巨额资金投入之后,最终没能逃出烂尾的命运。如今的曹妃甸不少工地早已沦为鬼城一片,更在金融系统产生了大量无法收拾的坏账、烂账,成为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投资方的伤心之地。
曹妃甸折戟的金融教训,可以归纳为几点:
一是信贷业务发展缺乏战略。部分商业银行对信贷总量、结构缺乏总体规划,对区域信贷的布局更是缺乏考虑。既没有规划与当地经济结构相匹配的信贷总量及其分布,也没有合理细分不同风险业务的管理。
二是风险意识淡薄。曹妃甸,采取的也是“管委会+融资平台”借贷负债开发的模式。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变相手段,大规模向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造成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膨胀。由于曹妃甸新区建设周期较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存在较为普遍的期限性风险。
三是融资方式单一。在曹妃甸,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远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局面,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较慢。国有银行主要投资项目均是国家支持重点项目,对地区产业发展趋势不够敏感,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四是低水平竞争突出。银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往往各自为战,分头营销,难以形成合力,出现重复投入和大量金融空白点。
五是对集中度风险缺乏有效监管。信贷的非理性投放,也有具体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提示风险,至少是没有及時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制止部分银行把大量的融资投向少数区域或行业领域。
因地制宜配置金融资源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开发规模和金融需求远非曹妃甸可比。雄安新区发展模式与建设定位决定其在起步阶段,将能形成万亿级的庞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以深圳市为例,2016 年底,深圳在1996 平方公里地域面积上,承载金融资产7.8 万亿,存款5 万亿,贷款4 万亿规模。浦东在1210 平方公里地域面积上,存款1.77 万亿,贷款1.20 万亿规模。未来,雄安新区将能够吸引大型央企、世界级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企业迁移或设立分部,从而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发展成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崭新格局。摩根士丹利预计,雄安新区在集中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过程中,预计未来10到20年吸纳的投资总量将达1.2万-2.4万亿元。
雄安新区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这将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金融科技一方面可以基于城市整体规划,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部署前端渠道,无缝接入各类应用场景和各种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融入城市建设整体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利用技术与技术之间天然的易融合性为城市智慧生活赋能,此外还可探索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与雄安新区的建设同步,雄安有可能成为综合化经营的试验田。
雄安新区现有金融资源稀缺,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短期内将形成发展和金融需求集聚效应。然而,前车之鉴,言犹在耳。雄安新区的金融需求,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部门都亟须进行顶层的思考。要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改进银行风险管理,完善监管方式,确保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一是转变金融发展思维。雄安新区,有望将以非常手段探索新路径,突破金融地产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传统银行不应把支持雄安发展仅仅视为一种融资规模的比拼,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思维、文化、理念的革新,使金融变革与持续调整的雄安发展战略相适应。
二是打造雄安成为金融改革示范基地。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发展更多是一种“开放”导向,雄安新区则承载一种“改革”导向的历史责任。金融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在金融体系的搭建方面没有历史负担,有望走出一条新路子。在雄安新区建设中,金融科技可能会前所未有地获得从渠道建设到数据应用,从商业模式到技术发展,从城市建设到农村金融,从B 端到C 端的全维度介入机会。金融机构将积极提供投资银行、资管业务、金融租赁、产业基金、PPP、投贷联动、贸易融资、大宗商品交易等多元金融服务,为高端高新企业落地雄安提供新型金融配套服务和国际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建设。金融监管政策需要多方协调,各自为政的政策符合我国分业监管体系的特征,但是,在雄安综合化金融服务趋势下,监管协调更加重要。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雄安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应对综合经营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