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口头文学的当代保护问题探析

2017-06-07刘宇张礼敏

中州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保护机制保护传承民间文学

刘宇 张礼敏

摘要:保护和传承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间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直接载体,具有极强的认知价值,体现了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的民间口头文学保护经历了因整理而保护和为传承而保护的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一些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在民间口头文学保护过程中,应注重恢复活态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注重传承主体的自我修复与更新功能,还原民间的自然文化场域,提倡遵循自身规律的保护与渐进式发展的模式。要以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视角关注保护问题,充分借助法律手段,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民间文艺传承人的权益,保护口头文学的使用途径与价值,避免其遭到滥用或非法利用。

关键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保护传承;当代价值;保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60-04

民间口头文学是世界性的、历史极为悠久的、早于文字出现的文化现象,承载了人类文明史的隐性基因。民间口头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代代中国人用口头文学的方式来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人间追求、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中国人的气质、智慧、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充分彰显在这种口头的文学创作中。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称其为“民族”,正是因为这一特定人群拥有共同的口传历史和历史记忆。民间口头文学不仅包含着民众对生活生产的经验总结,而且蕴藏着民众朴素的政治意愿和历史选择,表达了民众对人性、道德的判断和讴歌,其审美标准和叙事方式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农耕文明的转变、人口的变迁等,使原本创作与传播方式就十分单一的口头文学变得更加脆弱,呈现出濒危、衰亡的趋势。在当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头文学的传承方式最为脆弱,对其保护整理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而紧迫。

一、保护传承民间口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直接载体。作为占人数比例最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语言艺术,民间口头文学最直接地表达出劳动者的心声和憧憬。民间口头文学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一直在自发地宣扬和传承着爱国、忠诚、勤俭、坚韧等民族精神。那些源于民间传唱的歌谣、神话所承载的民族情绪、民族精神使我们能够凝聚在一起,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年代保持着胜利的希望。民间口头文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属性和教育功能,作为文化的语言载体,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人们深切感受的有效方式,民间文学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很多的社会道义都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口头传诵来发挥其教育意义的。在当前这个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延续民族的美德,再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文化存在的价值与力量,都需要以口头文学这种最便捷、最自然、最具普世性的方式来体现其社会教育功能。口头文学生动的教育传唱,是一种最为天然质朴的教化方式,可以使民众在自然的表达中受到教育,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使其内容根植于人的内心。

民间口头文学具有极强的认知价值。口头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形象反映,是对自然社会的意识化表现,其创造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创作主体对历史演化、文化发展、社会变迁的不断认识,每一部作品都汇聚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知识水平等众多要素。民间口头文学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大众独特的认知方式,反映了千姿百态的社会众生相,有助于帮助我们通过文学内容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现象和社会风俗中的存在场景与人的内心生活,了解他们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認识。同时,民间口头文学也是地方观念、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的呈现方式,是对特定时期历史现象、哲学思考、伦理道德和语言表达等多种文化内容的反映。

民间口头文学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字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人类的发展繁衍、文化风俗能够得到代代相传,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通过心口相传的方式。口头文学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传播繁衍的过程,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性知识、体现民间智慧的民俗内容、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件多是传达的主体内容。这些文学创作多是通过不断的传承展演的方式再现作品中的经典原型,例如西藏口头文学中的格萨尔、蒙古口头文学传唱的江格尔、广西的刘三姐和江浙的梁祝这些人物形象都成为认知度极强的“公共符号”,并逐步转化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所体现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口头文学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以一种活态文学范本的形式,形成一种公共符号的社会形象进行传播,同时又将这种形象转化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大多体现为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苦难、民族英雄的记忆,既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认知和体验的过程,更是对民族文化固本求新的过程。

民间口头文学体现了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叙事表达,同时,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又有着极大的共通性。我国的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统一为中华民族,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就能找到答案。民间文学在彰显各民族文化相对独立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又真切地共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对民间口头文学的保护要与文化资源的潜力挖掘相结合。民间文学本身具有群体性、口传性、衍变性的天然属性,同一个民间文学母本,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会有多种变异文本。也正因为如此,民间口头文学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如果把目光放置在历史长河中,那么我们存留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将起到承前启后的文脉延续作用。

二、民间口头文学的当代保护

1.整理性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间文艺空前重视与尊重,大批曾经被视为“下九流”的民间艺人感觉到“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扫盲班在全国的推行,为大规模、大范围的民间口头文学采录提供了必要条件。1950年3月,集合了中国文学、民间文学领域学术精英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专门制定了《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钟敬文先生发表《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一文,呼吁对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充分发掘、充分清理、充分利用。次年,由该研究会主编的“民间文学丛书”面世,首先出版的是何其芳、张松如编选的《陕北民歌选》。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主持、参与下,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反映地方民歌内容的作品得以整理出版,得到了广泛传播。1958年7月,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工作方针。20世纪50年代的“民歌调查运动”为后世存留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文本,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动议发起“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下简称“三套集成”)编纂工作,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民间文化工程。这套集成不但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文化部门和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而且在编纂过程中对当下的口头文学进行了普查。为了调查、搜集口头文学资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调动数十万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走进田野。随着国家力量的介入,全国文化系统被广泛调动起来。仅上海一地,一年投入民间文学抢救与普查的人员就达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1984—1999年,全国有200多万人次深入第一线采录资料,共搜集民间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条,总字数超过40亿,这些资料保存在各地编辑印刷的县卷本、乡镇卷本、手抄本、油印本中。这一时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我国口头文学的普查原则、工作标准、类型分类等课题进行研究,为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奠基性的学术探讨。2009年,“三套集成”的省卷本部分全部出齐,这套具有高度文学欣赏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学总集,开创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2.传承性的保护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民间口头文学的保护更多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在一起,进入了传承性保护的新阶段。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非遗”调查、申报、保护在全国开展起来。从2006年起,我国已经陆续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口头文学作为其中一大类别,共有155项进入名录之中。曾一度被忽视、被抛弃、被冲击的传统民间文化,重新被社会重视起来,大量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杰出的民间文艺传承人因“非遗”保护政策而延续和传承下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间口头文学获益匪浅。一方面,大量民间文学作品在各种调研活动、田野考察中被发现、采录、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大量民间文学作品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得到保存,通过不同途径被发掘和利用起来。同时,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民间口头文学进行数字化保护已成为新的发展模式,2010年岁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始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这是口头文学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里程碑。冯骥才主席在启动仪式上明确提出:“我们要用数字化的方式将这些失不再来的文化财富可靠地保护起来。我们要给古代文明安一个现代的‘家。这个‘家必须是:严格的学术分类,科学的程序编排,完善和方便的检索方式,以利于保存、传播和使用。”目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的最终成果“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已经完成,为我们提供了兼具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口头文学资料。数字化的应用将以最鲜活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传承性的保护,使其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

三、对民间口头文学当代保护问题的思考

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的保护不可避免地要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和遗产保护工程的大潮中。但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开发和物质化营销的现象,“非遗”的保护传承在有些地区被政府和企业当成生财之道,千方百计将项目纳入“非遗”保护的范围,但其初衷并不是真正遵循文化遗产自身的规律进行文化保护,而是以遗产项目为旗号,使其满足当地旅游发展、经济转型、文化政绩的需要,對其盲目进行迎合市场的包装、开发,使遗产的保护被异化,使遗产在“保护”中遭到破坏。西北民歌花儿在保护过程中曾出现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市场化运作问题,使其脱离了民间存活的状态,有学者提出要按照民间文化的规律去恢复它原有的存在形态,使其回归到适宜的环境载体中,既要尊重其作为表演所体现的时代要素,更要尊重其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本源要素。口头文学的传唱源于民间生产生活,适宜的环境是其生长发展的沃土,过度地将其包装成一种商业表演的形式,搬上商业的舞台,脱离了其生存的土壤,破坏了其原生态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文学与生活的复合体,民间口头文学要在田野中传唱,在民间生活中传承,在文化的特定情景和场域中繁衍,这是其存在的根本形式。从传承的角度去保护口头文学,应该更加注重恢复其活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方式。

同时,在口头文学保护与传承主体的问题上,相关各方也存在着认知的歧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草案》中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传播环境和场域进行保护。这要求将口头文学的传承主体、文本范式、生存环境和展演情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形态进行保护传承,保护的方式也由政府主导推广回归到对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环境的保护。在保护中不能仅仅看重口头文学的表演价值,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文本存在和舞台表演的形式,也不能只注重其带来的商业利益,使其一味地迎合商业的需要而脱离遗产自身的本源。应该将口头文学看成一种由传承文本、传承人、场域环境、表演情景共同形成的文化整体形态。特别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传承人不是以一个人为代表的,而是共享口头文学的多民族群体。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应注重传承主体的自我修复与更新功能,还原民间的自然场域情景,使其恢复到文化本源的载体中。

要以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视角关注保护问题,充分借助法律手段,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民间文艺传承人的权益,保护口头文学的使用途径与价值,避免其遭到滥用或非法利用。当前,应逐步建立民间口头文学的注册制度,记录在册的民间口头文学内容受到保护,不能随意进行篡改;同时进一步健全数据库制度,建立相关查询机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关注其利用的途径和使用的情况,防止滥用问题的发生。

民间口头文学在与文化产业对接时,应该注重自身的保护与适度的把控,避免全盘的产业化和商品化,避免成为商业推广和政府政绩的幌子。口头文学自身特有的性质规律与满足遗产工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共识与矛盾,如何将保护与开发统一在同一语境下,在价值判断与保护机制上达成共识,使各民族多样化的口头文学既能与时代发展更好地契合,又能按照其发展规律去传承、繁衍;文化产业实施部门如何用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和胸怀,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更要从回归本质、重视本源的角度去拓展、阐释民间文学中的思想,发掘其文化和艺术资源,使其更好地参与到“中国精神”的构建之中。要保护好自身的民族文化、树立起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成为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安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冯骥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3]韩博雅.口头文学有了“四库全书”[N].光明日报,2014—03—15.

[4]刘锡诚.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世纪梦[N].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专刊,2014—03—19.

[5]刘锡诚.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二论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时代使命[J].民族艺术,2013,(4).

[6]吕军.让口头文学传下去[N].人民日报,2011—04—29.

[7]田文姝,刘晔原.让口头文学活在当下[EB/OL].[2015-01-27].http://www.dangjian.cn/ds/jtrds/dsjj/wz/201501/t20150127_2423025.shtml.

[8]張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评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2).

[9]张志勇.开启口头文学数千年尘封记忆建设民间文艺数字化“四库全书”[N].中国艺术报,2011—01—07.

责任编辑:一鸣

Abstract: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oral litera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folk oral literature is the direct carrier of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a strong national cognitive value, reflected the independence and diversity of culture. Contemporary folk oral literature protection experienced two stages: to protect for arrangement and to protect for inheritance,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also with some outstanding contradiction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olk oral literature protec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of living stat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pay attention to inheriting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the main body function, reduction of natural folk culture field, advocate to follow the law of its own protection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mode. In a long term sustainable protection perspective concerned, we should use legal means, fully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spect and inherit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to sav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protect the use of oral literature approach and value, to avoid its abuse or illegal use.

Key words:folk literature; oral literature; protect the inheritance; the contemporary value;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猜你喜欢

保护机制保护传承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完善园林植物保护机制初探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