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学道统谱系的衍变

2017-06-07叶平

中州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儒学

叶平

摘要:“道统”由中唐时期的韩愈正式提出,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家道统观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从尧、舜到韩愈的儒学道统谱系正式确立了。随着这一正本清源过程的完成,儒家思想的脉络基本理清,正统观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衍生出皮日休的“师儒道统”,陆龟蒙、朱阅、林慎思的“融合道统”,司空图的“致用道统”,牛希济的“文章道统”等,不同的道统谱系反映了唐末五代十国儒学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唐末;五代十国;儒学;道统谱系

中图分类号:B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00-05

一、引言

韩愈在《原道》中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韩愈的道统从尧开始,继之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最后以孔子、孟轲结束。韩愈道统观的重大意义是其开始尝试解决道统中人物的身份问题,把道统与治统初步分离开来,使道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道”统系。“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周公以上的道统人物都是君主,其传道是以政令天下的“事”的形式开展的;周公以下,孔、孟的身份是臣,这决定了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贯彻为“事”加以实行,而只能以私人讲学的形式传道。虽说“事”与“说”都是道统的传承形式,但在周公之后,道统的延续就不得不依靠孔孟式的“说”,即讲学来进行了。

韩愈的道统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他的道统谱系为时人广泛传播,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更多儒者接受了韩愈的儒家道统观,其中皮日休、陆龟蒙、朱阅、林慎思、司空图、牛希济等人还在继承韩愈道统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新说,他们充实、丰富了道统的内涵,共同推动着儒家道统谱系的发展。

近年来学界对儒家道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韩愈以及宋代二程、朱熹等人的道统观与道统谱系,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道统思想关注较少。相关的研究文章主要有陈启智的《论皮日休、柳开的儒学与道统思想》①,赵荣蔚的《皮日休尊儒重道思想的时代内涵》②,以及李珺平的《作为新儒家承前启后中介人物的皮日休》③。陈启智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皮日休与宋代柳开的道统思想,并指出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赵荣蔚介绍了皮日休对周孔之道的思想继承和政治实践;李珺平分析了皮日休道统对韩愈道统的补充以及对宋人道统观的启发。除此之外,尚未见到更多关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研究文章。笔者认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发展,是韩愈道统观向宋儒道统观过渡、转换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学界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研究仍然相当欠缺,这一问题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皮日休对韩愈道统谱系的取舍:“师儒”与道统的真正合一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魏晋以来的门第士族统治被多年战乱、军阀割据以及社会动荡所瓦解,新兴的寒门庶族阶层乘势崛起,以主角的身份登上历史的舞台。大变乱推动了制度的更新以及权力结构的重组,也带来了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变革。唐末儒者皮日休的道统观就是这一时代风气的真实反映。皮日休对道统谱系的完整表达见于其《襄州孔子庙学记》与《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两篇文章。④皮日休的道统顺序依次为尧——禹——孔子——孟子——荀卿——王通——韩愈。皮氏的道统谱系极具平民化色彩,他把平民身份的荀子与王通列入道统人物中,却将舜帝、商汤、文王、武王以及辅佐成王而摄政的周公摒除在外。在《襄州孔子庙学记》一文中,皮日休还把圣人分为三种,即帝之圣者(尧)、王之圣者(禹)与师之圣者(孔子),这样,皮日休的道统人物就包括两种身份:帝(王)与师,其中符合帝王身份的只有尧与禹两人,而孔子及其之后的道统人物都是有道而无位、仅仅传道授业的师儒,与韩愈相比,皮日休将其道统谱系中的“师”增加至五人,使得师儒成为道统的主干。

在以上两篇文章中,皮日休对孟子、王通、韩愈这几位布衣师极尽赞美之能事,他把孟子说成是经史嫡传,甚至提出,凡违于孟子者必不合经史。为此,皮日休还专门上疏朝廷,请求以《孟子》作為科举考试内容,《唐会要》载:“咸通四年二月,进士皮日休上疏,请以孟子为学科。”⑤由于有唐一代尊奉道家,科举考试设有道举,士子习老、庄、列子之书,不学《孟子》,而文宗太和年间,诏刻《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粱传》《论语》《孝经》和《尔雅》等十二经立于国学⑥,也未列《孟子》,皮日休请将《孟子》列入学科,这是把《孟子》直接视为经书了。

皮日休的谱系里,孟子之后接续道统的是文中子王通。皮日休之前,已有刘禹锡称赞过文中子,《唐语林》卷一云:“至元和初,刘禹锡撰《宣州观察使王赟碑》,盛称文中子能昭明王道,以大中立言,游其门者皆天下俊杰,自余士大夫拟议及史册,未有言及文中子者。”但刘禹锡对文中子的尊崇远未达到皮日休那样的程度,皮日休《文中子碑》云:

夫仲尼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先生则有《礼论》二十五篇,续诗三百六十篇,元经三十一篇,易赞七十篇。孟子之门人有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焉,先生则有薛收、李靖、魏征、李勣、杜如晦、房元龄……铭曰:大道不明,天地沦精。俟圣畅教,乃出先生。百氏黜迹,六艺腾英。道符真宰,用失阿衡。先生门人,为唐之桢。差肩明哲,接武名卿。未逾一纪,致我太平。先生之功,莫之与京。⑦

皮日休认为,王通仿效孔子删诗作《春秋》,又续作五经以传圣人之道,主张弘扬王道,“先师以王道极是也。如有用我,则执此以往”⑧,提出“生以救时,死以明道”⑨,其学说于儒学有恢复之功,亦有救世之效,且王通弟子如云,李、魏、杜、房等人共同开创了唐代基业,所谓“先生门人,为唐之桢”。因此,皮日休将王通列入儒家道统,排在孟子、荀卿之后。

在皮氏道统中,接续王通的道统人物就是韩愈了。皮日休曾上书懿宗,请求将韩愈配享孔庙。皮日休说:

公之文,蹴杨墨于不毛之地,蹂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夫今之文人千百世之作,释其卷,观其词,无不裨造化,补时政,系公之力也……国家以二十二贤者代用其书,垂于国胄,并配享于孔圣庙堂,其为典礼也大矣美矣。苟以代用其书,不能以释圣人之辞,笺圣人之义哉?况有身行其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已,死反不得在二十二贤之列,则未闻乎典礼为备。伏请命有司定其配享之位,则自兹以后,天下以文化,未必不由夫是也。⑩

皮日休尊崇韩愈的理由有三:其一,韩愈身行圣人之道,口传圣人之文,有传道之功,此为唐代以来第一人;其二,韩愈辟杨墨、佛老,恢复孔道之正;其三,韩愈扭转一代文风,使得韩愈之后的文人写作能够秉承其“明道”的精神,所作之文“无不裨造化,补时政”,有益于世道教化。当时的孔庙配享有所谓“二十二贤”,这指的是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左丘明等二十二人配享孔子。B11这二十二人都是经师。皮日休文中说,韩愈传圣人之道、辟除佛老有大功,却不能与二十二贤同列,这是非常不公正的。

皮日休的道统谱系对韩愈道统做了不小的修改,将韩愈道统中兼具君、师身份的道统人物减去大半,还增加了荀卿、王通与韩愈三位纯粹的师儒,这显示了他对道统的理解:道统的本质是“传”道。皮日休的道统观充满了师儒自觉意识与平民精神,他区分“帝之圣者”“王之圣者”与“师之圣者”,深化了道统说的内涵,首次揭橥了道统当以师儒传道为主的本质,使得师儒之身与道统合而为一,这一点对后世的道统观有很大的启发。

三、陆龟蒙、朱阅、林慎思的“融合道统”

汉唐以来的章句经学、经学家法随着士族门阀社会的崩溃而衰落了,在新的学术范式——宋学B12出现之前,唐末五代十国的儒学呈现出融合、会通各家学派的特征,如陆希声作《春秋通例》,《崇文总目》说此书“因三家之例,裁正其冗,以通《春秋》之旨”B13。陈岳作《春秋折衷论》,对左传、公羊、谷梁三传大义加以折中,批评章句经学的弊端是拘于家法,“各酿其短,互斗其长”,“各执一家之學”B14。这一时期儒学的融合、会通特征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儒家道统观,陆龟蒙、朱阅、林慎思的道统谱系就有这样的特征,可以称之为一种融合式道统。

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为唐末著名诗人,一生高隐不仕,著有《笠泽丛书》。陆龟蒙与皮日休的交游最深,二人合称“皮陆”,其道统观也受到皮日休的启发。陆龟蒙《村夜二首》自述其志云:“无名升甲乙,有志扶荀孟。守道希昔贤,为文通古圣……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藉。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B15诗中表示自己要继承周孔、孟荀仁义之方,以致君尧舜、救民活国。他在《奉和袭美因赠至一百四十言》一诗中说扬雄之后道统坠落,韩愈辟除荆棘,恢复孔圣道统,接着就把皮日休(即袭美)也说成是继承道统的人物:“孔圣铸颜事,垂之千载余。其间王道乖,化作荆榛墟。天必授贤哲,为时攻翦除。轲雄骨已朽,百代徒趑趄。近者韩文公,首为闲辟锄。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B16又《蟹志》一文云:“今之学者,始得百家小说,而不知孟轲、荀、扬氏之道,或知之又不汲汲于圣人之言,求大中之要,何也?百家小说,沮洳也;孟轲、荀、扬氏,圣人之渎也,六籍者,圣人之海也。苟不能舍沮洳而求渎,由渎以至于海,是人之智反出于水虫下,能不悲乎?”B17陆龟蒙此文将荀子、扬雄与孟子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文章都是“圣人之渎”,可以由此而窥六经之奥。

从陆龟蒙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的道统谱系是:尧、舜——周公——孔子——孟、荀——扬雄——韩愈——皮日休。取孟、荀,弃三王是来自皮日休的谱系,增周公而舍王通则取于韩愈的道统。很明显,陆龟蒙这个道统谱系是对韩愈、皮日休道统谱系的融合。

朱阅在《归解书彭阳公碑阴》中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统观。朱阅,唐末丹阳人,官殿中侍御史,《全唐文》收其文《彭阳公碑阴》一篇。《彭阳公碑阴》文中曰:“知之也,在道之相望尔。昔殷汤与周公不相识,孔子与周公不相识,孟轲与孔子不相识,扬雄与孟轲不相识,韩愈与扬雄不相识,果不相知哉?”B18朱阅说,韩愈、扬雄、孟轲、孔子、周公、殷汤虽然隔代不相识,却未必不相知,这说明在这些圣贤中间存在着一个所有人都认同并秉持的“道”,儒家所说的道统就是这个“道”的代代相传。朱阅道统谱系中道统的传承关系为商汤——周公——孔子——孟子——扬雄——韩愈,兼取韩愈、皮日休、陆龟蒙三人道统的特点,也是一种融合式道统。

唐末名儒林慎思另有一种将“易道统”与韩愈道统相融合的道统谱系。林慎思,字虔中,号伸蒙子,福建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咸通十年进士,官至水部郎中,僖宗广明元年,黄巢军入长安,为巢所杀。林慎思将儒家道统上溯至伏羲、神农、黄帝,中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终止于孔子。他在《伸蒙子·合天》中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生羲、农、黄帝、尧、舜为道之宗,又生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道之主,其言式万代,其政训百王,譬日月不可揜,山川不可迁也。”林慎思的道统除了取自韩愈之外(如将禹、汤列入道统),主要是以易道为线索展开的。其实在《易传》中,原本就暗含着一种“伏羲——黄帝——尧舜——孔子”的道统逻辑。《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而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撰《十翼》为《易》作传,《易传》终结于孔子,也含有道统之意。林慎思精于易道,其著作《伸蒙子》即得名于《蒙》卦,有伸张《蒙》卦之义,他的道统谱系以易道为主,加入伏羲、神农、黄帝三人,与《易传·系辞》所列的上古圣王一致。与韩愈等人不同的是,林慎思并不将孟子看作接续儒家道统的人物,他虽著有《续孟》一书,又说“《孟子》书先自其徒记言而著,予所以复著者,盖以孟子久行教化,言不在其徒尽矣,故演作《续孟》”云云,其实林氏以为孟子所言未尽善,《续孟》不过借孟子之名为己立言而已。

四、司空图的“致用”道统

司空图,唐末诗人,字表圣,懿宗咸通十年进士,累官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天复四年,朱全忠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不起。后梁开平二年,唐哀帝遇弑,司空图绝食而死。B19生存于唐末变乱之世,司空图的儒家道统谱系表现出务实、追求致用的时代特点。司空图的道统观见于其《文中子碑》一文,文中云:“仲尼不用于战国,致其道于孟荀而传焉,得于汉,成四百之祚。五胡继乱,极于周齐,天其或者生文中子以致圣人之用,得众贤而廓之,以俟我唐,亦夫命也。故房、卫数公,皆为其徒。恢文武之道,以济贞观治平之盛,今三百年矣,宜其碑。”B20司空图的道统谱系是孔子——孟子、荀子——王通,《文中子碑》说孔子传其道于孟、荀,最终开创了汉代四百年江山,王通也以其所学古人之道传授弟子,建立了唐代基业,这都是从儒学的实际功业上说的。司空图还在《三贤赞(并序)》一文中对王通师徒的功业大加称赞:“隋大业間,房公、李公、魏公同师文中子,尝谓其徒曰:‘玄龄也志而密,靖也惠而断,徵也直而遂。俾其遭时致力,必济谟庸。厥后果然,宜有赞激云。”B21司空图的道统观非常看重致用,王通入选其道统谱系的唯一理由就在于此,至于道统中的“道”究竟本质为何、是否纯粹与永恒,以及应当如何传道等内容倒在其次。因此,他的道统谱系把孔子以前上古、三代的圣人都排斥在外。

司空图的致用道统在南宋的叶适那里得到了共鸣,叶适的道统论不但否认理学家编定的由周敦颐至朱熹的道统,甚至连子思、孟子也一并摒弃,而只承认尧——舜——禹、皋陶——汤、伊尹——文——武、周公——孔子为道统,这一道统也是以人物是否建立功业、创立制度为标准来编排的。

五、牛希济的“文章道统”

受中、晚唐蓬勃兴起的古文运动启发,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文人牛希济提出了与重义理的道统相并立的另一种文章道统。牛希济,陇西人,唐宰相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唐末因战乱流亡于蜀地,为蜀主王建所赏识,累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925),前蜀亡,牛希济随蜀主降于后唐,唐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牛希济入蜀后作《文章论》,阐发了其文章道统的思想,文中说:

圣人之德也有其位,乃以治化为文,唐虞之际是也。圣人之德也无其位,乃以述作为文,周孔之教是也……制作不同,师模各异。然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夫子之文章,不可得而见矣。古人之道,殆以中绝,赖韩吏部独正之于千载之下,使圣人之旨复新。今古之体,分而为四。崇仁义而敦教化者,经体之制也。假彼问对,立意自出者,子体之制也。属词比事,存于褒贬者,史体之制也。又有释训字义,幽远文意,观之者久而方达,乃训诰雅颂之遗风,即皇甫持正、樊宗师为之,谓之难文。今有司程式之下,诗赋判章而已。唯声病忌讳为切,比事之中,过于谐谑……且天以日月星辰为文,地以江河淮济为文,时以风云草木为文,众庶以冠冕服章为文,君子以言可教于人谓之文。垂是非于千载,殁而不朽者,唯君子之文而已……B22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牛希济的道统谱系是尧——舜——孔子——孟子——扬雄——韩愈——皇甫湜、樊宗师。他以“文”为中心划分道统人物,所谓的“文”有两种,一为“治化之文”,一为“述作之文”。古帝尧、舜既有德又有位,能够将道德教化行之天下,牛希济将其归为“以治化为文”的一类,而对有德无位、以文章、著作传道的孔子、扬雄、韩愈以及韩门弟子则视为“以述作为文”的一类(文中“周孔”是偏义复词,仅指孔子,因为周公摄政且制礼作乐,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无位之人)。

牛希济的道统谱系是一种“文章道统”。在牛希济的道统中,孔子之后,孟子、扬雄、韩愈都是继承夫子文章道统的。虽然牛希济以善于填词著称于世,且被后人目为“五代词人”,但他却以这篇文章猛烈抨击了“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的词学,而极力称赞尧、舜、孟、扬、韩愈之文,主张这些才是不朽的君子之文。牛希济对道统之“道”的理解以儒家教化为中心,认为礼乐刑政为文,文章述作也同样是文,而夫子之道以夫子文章的形式流传后世,这就是所谓的道统,其实也可以说是“文统”。

牛希济的《文章论》将中、晚唐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文以明道”的文道观引入儒家道统谱系,以文章—道统的形式加以阐释,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精神对儒家道统观长期浸润的结果。牛希济开辟了与纯粹的义理之道平行的另一条儒家道统传递路径,此道为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所继承,苏轼正式提出孔子——孟子——韩愈——欧阳修——苏轼的斯文道统,将这一道统的精神归结为“文与道俱”B23。牛希济道统谱系中的韩愈、皇甫湜、樊宗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而欧阳修、苏轼则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也显示出欧、苏斯文道统与牛希济文章道统的继承关系。

唐宋时期儒学道统说的提出,是为了重建儒家思想的主体性,恢复儒学在政治、社会层面的权威,除此之外,还有以师儒道统与帝王治统相颉颃的意味。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儒学道统观承前启后,是时代之风的深刻表现,在对儒家之“道”传承脉络的理解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展示了儒学发展的多种可能路径,循此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儒学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注释

①陈启智:《论皮日休、柳开的儒学与道统思想》,《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②赵荣蔚:《皮日休尊儒重道思想的时代内涵》,《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③李珺平:《作为新儒家承前启后中介人物的皮日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④皮日休:《襄州孔子庙学记》,马绪传编:《全唐文》卷七九七,中华书局,1983年,第8354页;皮日休:《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皮子文薮》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下引皆仅注卷数或页码。

⑤王溥:《唐会要》卷七七,中华书局,1998年。

⑥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

⑦皮日休:《文中子碑》,《全唐文》卷七九九,第8388頁。

⑧王通撰、张沛校注:《中说校注》卷六《周公篇》,中华书局,2013年。

⑨王通撰、张沛校注:《中说校注》卷四《礼乐篇》,中华书局,2013年。

⑩皮日休:《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皮子文薮》卷九。

B11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六记载:“贞观二十一年,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贾逵、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二十二人皆以配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B12漆侠先生认为宋学具有疑经、抒发己见、重义理、讲实用、主张实现“内圣外王”目标、广泛吸收释、道思想等特点。宋学不仅仅指宋代理学,而是一个整体,其中的不同学者、学派的学术都具有以上总结的各个特点。参见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B13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B14陈岳:《春秋折衷论序》,《全唐文》卷八二九,第8731页。

B15陆龟蒙:《村夜二首》,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一九,中华书局,1960年,第7129页。

B16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全唐诗》卷六一八,中华书局,1960年,第7118页。

B17陆龟蒙:《蟹志》,《全唐文》卷八〇一,第8414页。

B18《全唐文》卷九〇一,第9397页。

B1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九,中华书局,1975年。

B20《全唐文》卷八〇九,第8506页。

B21《全唐文》卷八〇八,第8496页。

B22《全唐文》卷八四五,第8877页。

B23苏轼:《祭兖国夫人文》,《欧阳修全集·附录三》,中华书局,2001年。

责任编辑:涵含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naissance of Confucianism, Confucian Orthodoxy formally proposed by Han Yu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through continuous efforts,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from the pedigree of Yao and Shun to Han Yu, was fully established in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With the reform process, orthodoxy ideas were widely spread and derived such as Pi Rixiu′s "Confucian scholar orthodoxy", Lu Guimeng′s "Integration Orthodoxy", Sikong Tu′s "practical orthodoxy" and Niu Xiji′s "literary orthodoxy". Different pedigree reflected various aspects of Confucia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Key words:late Tang; Five Dynasties; Confucianism; Confucian orthodoxy

猜你喜欢

儒学
试论扬雄《法言》对儒学的发展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有效备考之经典考点的深挖——以儒学为例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从儒学领悟经营之道
2010年出土儒学文献研究综述
制度儒学中的孝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