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兴趣
2017-06-07范跃群
范跃群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也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更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新课程实施多年以来,对于学科教学中课堂兴趣的认识、培养和延伸,一直都是我们思考的课题。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通过摒除浮华、实践研究、价值体现等途径,引导学生认识课堂兴趣,培养课堂兴趣,延伸课堂兴趣。
[关键词]课堂兴趣;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01-02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并且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发觉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从上述描述可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已有兴趣,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将是我们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前提和保证。
我省的信息技术新课程已经走过了10年,回顾这些年的变化,最大之处莫过于选修课程的设置。在必修课程外,大量设置了各种国家选修课和校本选修课,如“算法与程序设计”“数字音频DIY”“物联网创新”等等。通过基础必修、兴趣选修的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激发出来,从而实现信息素养、技术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可以说是外部带来的革新与支持,那在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技术课堂上,会有哪些兴趣点值得我们挖掘呢?
一、摒除浮华,认识课堂兴趣
现在各个电视台都有其金牌节目,对比课堂教学和电视节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例如,有些教师将节目形式搬进课堂,结果是学生的兴趣有了,但教学效果却体现不出来;或者学生对该形式已经司空见惯了,以致产生不了任何兴趣和效果。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的設置,笔者觉得要认识课堂兴趣,关键是正确认识信息活动。
教材上的“实践体验”等内容可以看作是信息活动。信息活动强调的是人的参与,体现人的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对活动的参与,各个活动之间形成连贯性和系统性;最终通过体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习者的内在素养。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从文本处理,到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内容的处理,都通过“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信息活动贯穿始终;类似的,笔者主编的浙江省第三届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数字音频DIY”,也是从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音频需要入手,将知识与技能穿插于一个个的实践案例中。这些实践体验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术文化素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既可以对教材主线活动进行重新加工予以选用,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予以变化和更新。
当然,为了防止兴趣压倒效果等本末倒置现象的出现,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信息活动”“人的活动”和“活动的信息”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适时地引导与掌控。
二、实践研究,培养课堂兴趣
(一)巧设问题,引发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以理论概念为主的课堂也可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对于该类课堂要注重问题引导、学科结合、勇于尝试、善于总结,切忌直白地描述或者单一地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进行讲授灌输。因为直白的描述容易使课堂陷入枯燥乏味之中,而多媒体的过多展示,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容易本末倒置,使学生看了“大片”,却了不解其中心内容。例如,笔者在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数字编码”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二进制内容,觉得掌握难度大,因此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以前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过对该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从二进制原理的引导,到十进制数的本质探讨……课堂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课堂气氛沉闷。近几年教学中,笔者换了一个角度,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最多可以表示几个数字?”通过该问题,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一个个地回答,到一个个地辩证,最后到每根手指“权值”的设定,逐步了解了进制的本质。此时,笔者再引出二进制编码的知识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该案例很好地体现了课堂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有效融合,解决了教学难点。
(二)开展活动,培养兴趣
信息技术的教学,90%以上的内容是通过上机实践来完成的,更多体现的是操作技能的学习。不同操作内容的教学,课堂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是有差距的,但它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技术核心价值的体现。各种技能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都应围绕某种技术,体现出其优势,切忌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我们教学“表格信息处理”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区分表格数据统计的高效技术(排序、筛选、图表等)与内容版式的高效技术(单元格格式设置,行宽、列高调整,自动套用格式等)。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不同的技术要求,体现出的相应素养是不一样的:数据统计技术为从不同角度进行数据分析、提炼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内容版式技术提供阅读、交流等方面的技术,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并进行德育、美育的教育。通过对技术的筛选,结合教学内容,辅以相应的主题活动、任务驱动、小组探究等教学方式,必然能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堂兴趣,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笔者有幸听过我市三门健跳中学郑军老师讲解“图表处理”的一节课,他通过自编教学软件,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将Excel知识整理为知识抢答,然后将小组抢答结果反馈到Excel中,进而进行图表统计,以柱形图的差异变化来体现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很好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顺利接受并理解了Excel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强的学科整合性,不但有小学、初中的技能迁移,还有技能的提升与知识的提炼。对此,情境往往是很好的融合剂,将课外与课内、已知与未知、兴趣与效果很好地进行了对接。
第一,以故事、游戏等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例如,在信息学奥赛中讲解一维数组应用(约瑟夫问题)时,笔者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10人不等,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并进行固定编号,然后按约瑟夫游戏规则进行人员淘汰,最后留下的进行适当奖励。学生进行完一轮游戏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初始数是多少,才能把自己留到最后?”……通过“游戏→思考→游戏→实现”的模式,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故事或游戏氛围中轻松地思考问题,达到“学用结合”。
第二,以学习、生活等情境来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声音素材》的第一课时中,有音频数字化的原理、概念和存储容量等概念性知识,教学时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讲解中。具体教学时,笔者从多个音频文件的试听开始,用相同内容的声音却具有不同音质的生活情境引出知识冲突,再设计并构建“倒序型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认知造成的冲突通过观察、记录、对比、分析、验证、实践等环节予以探究学习,很好地将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化为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形式,让学生在紧凑的实验探究中,将生活中的兴趣和本课的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价值体现,延伸课堂兴趣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短暂的课堂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不现实的。因而,我们更多地是要将学生的课堂兴趣发散出去,让学生不仅在课内学,更要在课外用。对此,我们可从研究性学习、内外结合两个角度予以展开。
第一,研究性学习是兴趣的舞台。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它通过同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兴趣,将不同班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班级的群体,在该群体中,大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自己的兴趣得到发展,并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例如,目前我们学科成立了信息学奥赛、乐高机器人、物联网和创客等社团,很好地为必修、选修课程中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第二,内外结合是兴趣的源泉和方向。内外既是课内外,更是校内外。目前,多门源于生活的课程,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兴趣钻研团体。“多媒体技术应用”“音频DIY”“微电影制作”等课程,就延伸出了动漫小组、音频录播、平面处理、微视频等团队,他们将课内知识不断扩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学习侧重点,开展互助学习,多次解决了班级各类活动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出学科“选技术→学技术→用技术”的特色魅力,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不同领域的兴趣结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其源于课外、发于课堂、用于课后。我们应呵护好我们的课堂,处理好课堂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关系,使学生爱上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责任編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