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5C型导弹试射的冲击波
2017-06-07王瑞良
王瑞良
2017年初,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试射了一枚东风-5C型洲际导弹。此次“国之利器”的惊艳亮相,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东风-5”导弹家族
“东风-5”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 “地对地”洲际战略导弹。到目前为止,这个家族共诞生过4名成员:东风-5型、东风-5A型、东风-5B型和东风-5C型导弹。
东风-5型洲际导弹是一种通过固定发射井发射的导弹,1971年首次试验,1981年服役。该导弹的质量近200吨,最大射程近12 000千米,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东风-5A型导弹是前者的改进型,导弹质量降至183吨。由于推进剂改为两级液体燃料,因此最大射程提升至13 000~15 000千米。之后,东风-5B型导弹诞生,不仅在射程方面提升至15 000千米,真正实现了打击范围全球覆盖,而且具备了更强的攻击性和突防能力。它可携带1枚3000千克核弹头,其威力相当于300万~400万吨TNT当量;或可携带4~6枚分导核弹头,命中精度也可达到500~2000米。那么,此次我国成功试射的东风-5C型导弹,又在什么方面作了改进?它突出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最 大 创 新
据报道称,我国此次成功试射的东风-5C型导弹,携带了10枚分导式弹头,而且对此次试射,报道用了“史无前例”一词来形容。如果报道没有夸大,那么东风-5C型导弹的试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分导式多弹头这一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设计制造洲际导弹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但就洲际导弹的研制水平而言,我国同美国、俄罗斯还有不小的差距。洲际弹道导弹刚问世时,一枚导弹只能携带一枚弹头,打击一个目标。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集束式多弹头技术。虽然该技术可以使一枚导弹携带两三枚弹头,并打击多个目标,但分弹头没有独立的推进系统,无法过多调整最后的攻击姿态,打击范围仅限于半径十几千米的一个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才得以问世。采用这项技术后,分弹头可由母舱按预定程序逐个释放,攻击相隔一定距离的目标,也能集中攻击一个特定目标,并且每个分弹头都具有独立的推进系统,以此调整末段的飞行姿态。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使洲际导弹的突防能力大幅提升,而且令其打击精度大大提高,打击半径也大大增加。
洲际导弹能携带的分弹头数,是衡量其威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20多年前,俄罗斯和美国就已经拥有了能够携带10枚分弹头的洲际导弹。如果东风-5C型导弹能携带的弹头数一举跃升至10枚,那么比起最多仅能携带6枚分弹头的东风-5B型导弹,战斗力将成倍增强。
矛“尖”盾“弱”
有军事专家指出,东风-5C型导弹的问世,使我军在面对现有的各种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时, 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
一方面,所有洲际导弹在与反导系统的对抗中,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尽管现有的反导系统采用了诸多先进技术,但它反导的基本原理仍是用一枚导弹打击一枚导弹。而洲际导弹在发射初段不易被探测到;飞行中段处于太空之中,离地距离大;攻击的末段,速度已经极快,可达到几倍声速,因此想要一次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如果东风-5C型导弹可携带10枚分弹头,那么即使面对目前最先进的反导系统“萨德”,也会拥有巨大优势。首先,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合适的地点可供修建发射井,这会使东风-5C型导弹的发射点很难被发现。其次,敌方不容易判断东风-5C型导弹每个分弹头的弹道和它们所要攻击的目标,所以反導系统即使配备了与分弹头数目匹配的拦截弹,也很难拦截它们。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东风-5C型导弹的10个分弹头中,设置几枚假弹头作为诱饵,使对方难辨真假,从而对他们的反导系统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使其拦截弹全部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