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析
2017-06-07郑蔚康
郑蔚康
摘要:不可否认,传统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男性作家依照男性的标准来进行塑造的,这样的塑造必定会具有一定的性别偏见和误解。基于此,倘若从女性作家的作品来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那么势必对解读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飘》作为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唯一的作品,通过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的女强人形象,完美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女性主义。因此,重点对《飘》中女性人物的价值观以及对待家庭、爱情、婚姻的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来解读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女性主义;价值观;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11003
19世纪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才开始兴起,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时女性主义也进入了哲學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在此之前,社会的话语权一直被男性所主导。小说《飘》于1936年诞生,符合了此时的社会趋势。小说的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位女性,小说的主线就是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转变过程。它反映了美国内战以后佐治亚州重建时期的历史变迁,融合了爱情的浪漫和现实的写实。作者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主人公的命运变迁及其背后的性格因素。斯嘉丽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冲破了传统的偏见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藩篱,与男权社会进行斗争,争取独立,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时代符号[1]。
一、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蒙·波伏娃定义了女性主义是专为女性问题奋斗的主义,这种主义的斗争与阶级斗争不同。吉尔曼认为女性主义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的一种社会觉醒,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凯特将女性主义定义为对障碍的一种反抗,这种障碍是人为的,诸如法律或者风俗习惯,它们阻碍了女性享有应有的自由,且这种反抗是世界范围的。女性主义虽然是世界范围的趋势,但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分支数量也是蔚为壮观的。虽然这些流派在对女性主义的基础理论上有不同的主张,但是它们的目的是一致或者是相似的,即是对既存的男权、父权文化的批判和进一步改造[2]。
女性主义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因其特殊性,根据主张和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九大类,其中不乏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等我们较为熟悉的女性主义思想理论。这些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方向、代表观点各有侧重,但却有着相同的重要前提,那便是承认女性在世界上是一个被歧视、被压迫的群体,有着很强烈的解放欲望和必要。
二、小说《飘》中女性角色的思想简述
1斯嘉丽:反叛反抗
主人公斯嘉丽早在少女的时候就颇具反抗意识,尽管保姆和母亲艾伦经常对她灌输传统思想,但是往往无济于事。她不喜做作,还很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闹,甚至穿上不符合自己年龄的衣物和装饰。同样,在婚姻大事上,她也颇为反叛,她喜欢阿西里,就去勇敢追求、主动表白,与其他有身份的贵族女孩相比,简直是不成体统,但她还是勇敢地去做了。甚至在所求无望的情况下,阿西里已经与自己的朋友媚兰结婚,她还对此念念不忘,通过嫁给查尔斯来接近自己的爱慕对象。南北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贵族家庭也在日夜之间没落,甚至连全家人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此时,斯嘉丽没有逃避,她勤奋劳作辛苦维持。为了自家的庄园产业,她不得不将自己委身于瑞德,却遭到了拒绝。斯嘉丽的命运又发生了变化,她竟然抢走了原本应该娶她妹妹的弗兰克。此后,她又一次向命运发起挑战。她有着精明的头脑,发现战争摧毁了大量房子,重建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此她做起了木材生意,建立了锯木厂,并且在做生意时不择手段打击对手。她所有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被社会接受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男权父权是不容质疑和挑战的。因此,斯嘉丽的行为遭到了刁难和指责。主人公斯嘉丽一共有三次婚姻,她的独立意识与强势做派,经常让她的丈夫无法接受而痛苦煎熬,甚至离她而去。斯嘉丽的生活经历是痛苦的,爱情的理想不止一次地破灭,究其原因,是她的思想和行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
2媚兰与艾伦:顺从与屈服
媚兰是主人公的朋友,还有另外一个角色:情敌。在小说中她是一个单纯而又善良的姑娘,浑身都散发着温情,涉世未深,不知险恶的人心。甚至所有的当地人都对她交口称赞。在美国发生南北战争的时候,她把自己的结婚戒指都捐献出来了,她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媚兰在结婚之后,就完全以自己的丈夫阿西里为中心过着无私奉献的生活。为了能够给丈夫生儿育女,她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艾伦是主人公的母亲,是一位好妻子同时也是一位好母亲。她性格温柔,认为丈夫杰拉尔德和庄园是自己一生的全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对一家之主的丈夫杰拉尔德,她始终保持顺从,可以说是拥有了所有传统社会女性的一切美德。在美国内战时,艾伦为了照顾伤员,不幸染病身亡。
在小说《飘》中,几位主要的女性角色都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无论是反抗反叛的斯嘉丽,还是顺从屈服的媚兰与艾伦,她们的一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打击与挫折,这是由那个时代的背景决定的。
三、《飘》中主人公斯嘉丽女性主义思想剖析
1独立强势的价值观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不难体会,西方文化就是饱含个人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文化集合。从很多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作者将男主人公塑造成一个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强者形象,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偏向于温柔、顺从、善良、纯洁[3]。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更多的是为男性所征服,卑微懦弱的形象,而米切尔《飘》中的斯嘉丽却打破常规,表现出独立强势的人格,彰显了崇尚女权的人物个性。
斯嘉丽小时候开始就不是那种特乖的孩子,性格上遗传了她父亲的暴躁和粗狂,虽然被艾伦和奶妈从小就灌输淑女的思想,不过她的骨子里仍就是她父亲的“爱尔兰血统”。在日子比较好过的时候,她的这种精神主要的体现是对阿西里的爱慕和追求。斯嘉丽天生就是一个要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在斯嘉丽的骨子里,绝无循规蹈矩,当时的礼仪教条和社会道德她都不屑一顾。在亚特兰大沦陷以后,斯嘉丽担当起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她为了生活逼着她的小妹妹下地摘棉花,她也下地。她为了能够过活下去,而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在家人受到胁迫时她开枪打死了掠夺的北方士兵。斯嘉丽展现给人们的是不惧艰难、勇往直前的高尚精神。困难没打倒斯嘉丽,更是彰显了她极具冒险的“爱尔兰血统”。就这样,一个勇敢而坚强的铁一样的女子诞生了。
这一女汉子的形象,作者在塑造的时候,也就构思出一个懦弱的阿西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用的是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两性的角度去描摹刻画男人和女人在遭受困难时的不同态度。世界和平的时候,阿西里过着绅士生活,但是奴隶制一旦废除,他将无所适从。他不懂得怎么去经营和管理牧场,而且他讨厌战争,在他内心里,始终是希望南方政权能够重建。阿西里接受现实,不会为此而改变。从这里能够反衬出斯嘉丽的为生活而变,为生活而努力的形象。在战争的摧残下,阿西里变成了碌碌无为而平庸的人。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只是悲观交加和失望透顶。没有任何的坚强。从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斯嘉丽对阿西里的爱情不复存在了。阿西里在斯嘉丽的感觉里就是一个无能、懦弱、无法自救的人。斯嘉丽对阿西里的爱情烟消云散。
从女性主义观点出发,在传统文学中,一般男性的作者塑造的女性都是温文尔雅,臣服于男性群体。那些有自己的个性,不遵循传统道德的女性群体都被认为是坏女人。但是米切尔的作品中,斯嘉丽不甘心做一个家庭主妇,遇到困难的时候她能够挺身而出。她没有被任何外界条件所束缚,所羁绊,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那种无所畏惧的品质。斯嘉丽说,侵略者毁灭的只是人民的物质财富,人民的精神财富是摧毁不掉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女性形象。从他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她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迎接困难挑战的精神,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悲观。这样的人物塑造,在男作者的笔下很难存在的。米切尔通过对斯嘉丽的形象塑造,展现了她对女性的重新认识。不要去用传统的道德标准去批评一个勇敢的女性,不要批评她。
2对爱情的态度
遵守传统道德的女性她们对待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妇女之道是很看重的[4]。只要女性违背妇女之道,就被认为是坏女人,但是男性群体对爱情的任意践踏和不忠诚的态度,就都是允许的,男性不受道德和教条的束缚。作家司汤达笔下的德雷纳夫人的出轨,加在她身上的是永久的骂声。马蒂尔德小姐对于连爱得死心塌地。通过司汤达这位男性作家对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出男性作家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女性作家在人物塑造时,那些婚姻对女人的束缚和桎梏将不复存在。作者塑造的斯嘉丽是一个勇于追逐的人,她为了得到阿西里而不顾一切地追随。从斯嘉丽那里我们看到的是追寻爱情的斯嘉丽,根本就看不到那些传统的束缚。在佐治亚州有一个风俗,女子结婚后必须保持丈夫的所有声誉。臣服于丈夫,在家相夫教子,不在外面抛头露面,这就是所谓的模范妻子。女性守寡后不能改嫁,必须忠于死去的丈夫,为其守孝。但是斯嘉丽根本不管这些。她的三次婚姻都是有所目的的:她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为了报复阿西里,第二次和第三次为了利益。她三次婚姻过后,遭到大家的骂,包括她自己的妈妈。斯嘉丽守寡期间,有人邀请她跳舞,当时的斯嘉丽穿着丧服就答应了。她的做法背叛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
在她第二次结婚后,抢走妹妹的老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农场。她不听丈夫的话,仍然抛头露面做木材生意。她的胆子很大,自己一个人穿梭于丛林的危险区域。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不久她就改嫁了瑞德,这样的突破被人们指指点点,但是斯嘉丽却对这些不屑一顾,她展露给大家的是很强的女权主义色彩。不受任何束缚,为我所在。斯嘉丽对待婚姻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也有她的果断裁决的能力。作者米切尔通过这一个形象的塑造,向外人展现的是:婚姻的枷锁是困不住女强人的,坚强的女人有能力克服困难和排挤外界的话语绑架。
3对待家庭的独特态度
一般在男性作者的笔下,传统意义的女性是十分顾家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女性都是被作家塑造成相夫教子的形象。在女性作家塑造人物的时候是相反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婚姻不再是女性的桎梏,为了事业放弃家庭也是可以的[5]。为了尊严反抗男权主义,坚强的女性必然会与传统的女性分隔开,必须将女性塑造成和男性一样的性格,不为家庭所困惑。就比如丘吉尔的《天之娇女》。斯嘉丽对父亲还是很言听计从的,但只要看到她那懦弱可怜的妹妹,她就生气,斯嘉丽根本就看不起她。在家里面,斯嘉丽一向我行我素。不听丈夫的话,她也不爱第一任丈夫。对第二任丈夫斯嘉丽更是打心里瞧不起。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不管丈夫是否开心高兴。她是个冷血的人,她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感情,韦德在她这里也没得到什么母爱。在韦德心里斯嘉丽是一个累赘般的人物。
斯嘉丽认为孩子是一个累赘,对丈夫也就是敷衍。我们从斯嘉丽身上看不到任何束缚的影子。她身上有的是强烈的欲望。女权主义那种对家庭的抵触在斯嘉丽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飘》中女性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通常说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寄托。玛格丽特的女权主义的思想,透过对任务的塑造展现了出来。斯嘉丽的表现在她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这其中无不透露出米切尔对女权的捍卫。
在美国废弃奴隶制度运动兴起之际,积极参加的有很多是女性。女人和男人们一样上战场,出生入死。但是还是受到轻视和蔑视。女人们发挥她们的作用,自发组建“全国妇女反抗奴隶制联合会”。男性不理解她们的做法更谈不上支持。美国废奴运动的男性代表反对露克丽莎·莫特和伊丽莎白·斯坦顿以废奴主义者的身份列席废奴大会。摆在面前的事实,让妇女们知道自己是多么受屈辱,这让她们团结一致。女权运动对美国南部的冲击是巨大的。争取自由的口号撼动着人类的心灵。这给资产阶级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她们就此争取平等,可是那些天赋人权之类的都是男人的专利,是男性群体所特有的。玛格丽特表示,这些都因为男性对她们的束缚所导致的。这种种束缚和桎梏应该通过法律加以保障。美国南方文化的冲击来源于女权运动。这种成绩对于米切尔来说,就是对其创作的影响。米切尔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很好的教育。斯嘉丽受她父亲和母亲的影响是巨大的,她的一生的追求和她母亲的是一样的,那是追求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玛格丽特·米切尔,拥有自己的美好事业,她有著坚强的性格,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的时代背景夹杂着时代的巨变 ,米切尔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创作了这部巨作《飘》[6]。
五、结束语
总之,美国文学作品——《飘》为人们勾画出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在爱情、婚姻上崇尚自由的女性形象,通过人物的塑造以及相关故事情节的完美点缀,米切尔将女性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从整体上来看,《飘》这部小说在记录斯嘉丽一步步走向独立的心理成长历程上花费的笔墨是较多的。女性的社会意识在社会行将没落时,逐渐成为了一种坚强的精神后盾,指引人们勇敢前行。毫无疑问,抛弃父权制传统思想的束缚,男女两性平等相爱、和谐相处才是现代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少伟.《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171—172.
[2]于杨.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析《飘》中女性与自然的命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3]林崴.《飘》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85—88.
[4]郑海燕.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34—137.
[5]崔亚莉,杜娟.对立与妥协中的无所适从——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困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71—173.
[6]苗艳.《飘》中代表女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