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垦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研究

2017-06-07金光春季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垦区农垦产学研

金光春,季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 163319)

黑龙江省垦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研究

金光春,季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 163319)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垦区政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价。研究结果为:农垦总局发挥主导作用不够;重点扶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率低;没有形成网络化组织;“农业第六产业化”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省垦区应充分发挥总局宏观调控职能,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大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第六产业化”。

黑龙江省农垦;政产学研合作;绩效

根据《黑龙江省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在“科教兴农、人才强垦”的战略引导下,从我省垦区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出发,通过研究政产学研合作协调机制,更好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最终取得农业增产、农场职工增收、农场繁荣的显著成效。从理论上为垦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和谐发展提供支持,丰富了我省垦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并且,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垦区建设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1-2]。因此,黑龙江农垦总局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是黑龙江垦区又比较特殊,长期以来担负准政府的职能。所以,从黑龙江垦区准政府的作用角度出发,通过政产学研合作,不但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互动发展、分工协作,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垦区在产业、居民收入与消费、投资和要素市场建设方面相互融合,而且,对于黑龙江垦区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1 我省垦区政产学研合作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通用可比性原则、政策导向性原则,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指标,即总目标分解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黑龙江垦区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1.2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确定

黑龙江省垦区政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计算量和分析问题更加具有复杂性。因此,对21个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简化,以便找到影响因素的主要因子。

主成分分析法是当今应用最多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法,不但研究各变量间的互相关系,而且使用了降维法,找出几个综合因子后,变量相互间无任何关系,即尽量反映原变量信息的同时,使分析结果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和客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农村建设中政产学研合作进行综合评价,不但分析简便化,而且防止了问题的主观,使得计算结果更精确合理[3-4]。因此,研究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垦区政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绩效评价。

1.3 数据来源与无量纲化处理

1.3.1 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来自于2015年7~8月份,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垦区北安管理局10个农场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询问了受访农户及家庭成员特征、是否有本地代表性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无大学农技推广人员来指导等内容。调查过程中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来选择样本农户。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每个样本农场中随机抽取了30户农户。最终得到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68份,约占问卷总数的89.33%。

1.3.2指标的无量纲化

为了让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5-6]如下:

第一,对正向指标使用半升梯形隶属度函数:

该式中:Y(Xi)为第i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隶属度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数值;Xiy为此类指标的最大值(上限值),Xix为此类指标的最小值(下限值)。由于已规定Xi≤Xiy,Xix=0,因此上式可简化为Y(Xi)= Xi/Xiy。

第二,对逆向指标使用半升梯形隶属度函数:

对指标标准化后,使其不受量纲的影响,各指标间便有了可比性。指标量化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实际值接近最先进值的程度。

1.4 计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SAS 9.3.1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对黑龙江省垦区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如表2)。由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达到94.42%,表明原有变量信息的绝大部分可被这4个因子解释。

表2 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Table 2Eigen value,contribution rate and accumulation contribution rate of factors

在经过VARIMAX正交旋转后,载荷矩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表3。根据因子载荷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出来,第一主成分F1在为了农场农业发展树立计划的主体、决策管理及风险负担的主体、为创新而研究与开发的主体、生产者教育培训计划、共同学习的空间及机会、开发农场农产品加工后形成商品化程度共六个指标的信息含量较高,因此可解释为构成主体方面的表征因子;第二主成分F2在与创新有关的大学或研究所、生产者教育培训计划、与有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洽谈会、开发农场农产品加工后形成商品化程度共四个指标载荷较大,可作为创新能力方面的表征因子;第三主成分F3在决策管理及风险负担的主体、共同学习的空间及机会、与有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洽谈会、开发农场农产品的商标共四个指标载荷较大,其他方面反映程度较小,可作为网络组织方面的表征因子;第四主成分F4主要反映了生产者教育培训计划、与有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洽谈会、开发农场农产品的比重、开发农场农产品的商标、开发农场新鲜农产品市场的容量共五个指标载荷较大,作为产业波及方面的表征因子。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Table 3The initial factor loading matrix

续表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Continued table 3The initial factor loading matrix

根据特征值及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表4列出前四个主成分F1、F2、F3、F4的表达式,得到主成分计算模型为:

表4 主成分得分矩阵Table 4The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component score

续表4主成分得分矩阵Continued table 4The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component score

综上,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垦区要想政产学研合作协调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我省农垦总局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及财政投资等导向,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大对涉农企业投入,尤其是对高等院校及科研研究所的投入,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研发出来的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初级农产品的开发上,使其提高附加值,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其次,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科技创新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及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农垦总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而实际工作者是农户,提高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到农场中去,这样农业科技应用到实践,以此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三农”问题。

再次,在网络组织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农垦总局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举办科技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使得涉农企业、大学、研究所、商人、农民等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形成网络化组织,即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复合发展。

最后,结合农场有形和无形资源,发展以农户为主体的“农工商+政产学研”融合复合模式。垦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先积极发展基于政产学研相互合作、共同生存为目的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应先提高农户的地位,让农户参与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然后,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做规划和协调,形成“农工商+政产学研”融合复合的发展模式。再将初级农产品加工后,使其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增强垦区竞争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7]。

2 政策建议

2.1 充分发挥农垦总局宏观调控职能,促进产学研合作

我省农垦总局应重视农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及涉农企业间的合作,为产学研合作构建对话及交流的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必要的方便。我省农垦总局还应规划出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开发农产品为主的若干个产业集群基地,引导涉农企业在产业集群基地集中,再与农业高等院校及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弥补涉农企业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科技方面的瓶颈和周期长等问题,提高涉农企业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促进黑龙江省垦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最终提高农垦区乃至黑龙江省的综合竞争力。

2.2 加大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政产学研

合作的环境

黑龙江省垦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市场机制,需要由政府、涉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四个利益主体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才能实现黑龙江省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省农垦总局需要向服务职能转变,重视引进和培育科学、技术、管理等人才,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摸索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省垦区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道路。并且,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不仅要从金融、教育、财税等方面实施有利于合作的措施,还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形成高效益、高效率、高效果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为政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及财政保障。

2.3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第六

产业化”

我省垦区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垦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养生治愈等服务业。同时要让农场职工成为垦区经济建设的主体,即农场职工与工商业者进行合作,参与到生产、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共同创造商机。并且,要加强发展“北大荒精神”等无形资源,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对农场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制造,开发出黑龙江垦区文化特色的与市场同类商品相比有差别的商品,最终实现蓝海战略。因此,我省垦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积极发展“农工商+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科技与无形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构建市场和产业边界,最终实现农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复合发展。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翟绪军,金光春.黑龙江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

[3]翁梅,王甲甲.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2):228-230.

[4]周瀚醇.安徽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13(1):6-9.

[5]冯华,宋振湖.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5-96.

[6]金光春,单忠纪,翟绪军,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4):90-94.

[7]乔志强,秦真凤,董淑范.长吉图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3.

Study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dur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Jin Guangchun;Ji Y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business ecosystem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was established and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irst,the government didn’t play a leading role well.Second,colleges,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didn’t get enough support,which resulted in low applic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Third,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hadn’t been formed and the sixth industry of agriculture wa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exert its macro-control function to promote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Polici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provid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taken full advantage and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develop the sixth industry of agriculture quickly.

reclamation area of Heilongjiang;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19

A

1002-2090(2017)03-0106-05

10.3969/j.issn.1002-2090.2017.03.024

2016-05-1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1253HQ020);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UNPYSCT-2015089)。

金光春(1982-),男,讲师,韩国江原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与政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垦区农垦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塔额垦区加工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几种苹果矮化砧木苗在一师垦区的生长表现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石河子垦区加工番茄精细气候区划分析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