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7-06-06田小萍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英语阅读兴趣

田小萍

摘 要: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阅读课是培养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阅读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导致在考试中阅读题失分过多。因此,对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研究就迫在眉睫。

关键词:英语阅读;兴趣 ; 培养;教学建议

《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句、语言本身的含义,更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阅读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而且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从而导致在考试中阅读题失分过多。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

最近,我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下列问题:1.词汇量不足,词汇是英语阅读的绊脚石,它足以挫败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2.语法不好阻碍了英语阅读的动力。3.缺少适合的英语阅读材料。4.不喜欢阅读,对英语阅读不感兴趣,觉得没意思,有时甚至连文章都没有读完,就随意把答案选出来。

调查问卷中还发现有90%的学生平时根本不看英语节目,不读英语报纸、杂志;极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自主的选择看英语类书籍、电影,收听英语类广播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有70%的学生遇到生词就立即查字典:90%的学生阅读时没有一定的方法,抓不住段落和全片的主旨,理解不了文章的大意,阅读信心较低。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要倾向于生活实际,如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安排教学过程中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富有创意的读前导入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借助标题讨论、图片评说、文化背景介绍和生活体验、中西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使学生产生阅读预测,即通过预测产生设想,从语篇中找出有关信息,验证假设,逐步把学生的思绪引到阅读中并让他们很想赶快把材料阅读完来知道结果怎样,从而令其产生浓厚兴趣。

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在阅读中老师可根据文章的难易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如果是记叙文,学生要了解故事的人物who、地点where、时间when、原因why以及如何解决问题how;如果是议论类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以及中心论点,然后根据这些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果是科技或说明类的文章,要学生注意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有了这些问题的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就可以依“题”而行,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四、在阅读时应该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如何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是围绕主题展开的。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其次要重视每一段的最后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局。每段的最后一句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者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读文章时要养成一种习惯,读前先猜猜这篇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再往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局,这样既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五、正确使用工具书

在阅读中,常常会遇到生词,有些学生要么问老师,要么查字典,这样的阅读是不科学的,也是低效的,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并把查到的单词写在笔记本上,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也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正确处理词汇障碍,遇到生词障碍,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跳过它,继续阅读,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打断阅读思路。还可以通过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不要遇到生词就要搬词典。

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对于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促进阅读理解,快速捕捉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信息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及综合、比较、想象、联想的能力、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笔指读、出声读、以单词注视点阅读、图视等;,老师还可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快速阅读(fast reading)+精读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阅读教学。快速阅读可帮助学生形成快速、较准确地捕捉文章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精准地完成即时阅读任务。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文章,分析、理解文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只是“辅佐”或解惑而已。这才真正叫做“发动学生,自己阅读,丰读足学”,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七、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也是很必要的,例如读一本小说,每天读4页,一学期以20周计算,就可以读完一本中等厚度的书。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大量及不同领域的书籍、报刊、文章,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做好阅读笔记,写下有价值的生词、好的句子或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寻找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从而让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获得乐趣,使学生“想读”“乐读”“巧读”。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的老师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正确指导学生去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爱读英语的好习惯,他们英语阅读的能力一定能提高的。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

[2]《英语教学大纲》.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英语阅读兴趣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