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营地坑院:地平线下有烟火

2017-06-06李一川

农家参谋 2017年3期
关键词:窑洞院落景区

李一川

北营地坑院:地平线下有烟火

李一川

提起窑洞,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靠崖而居,或傍坡而居。但是,豫西三门峡市一带的农民,千百年来,却一直住在一种在平地上凿坑为院的地下窑洞里。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地坑院”。这种供人居住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坑院多为四方形,深约二丈左右,沿院四壁打窑,一般正面为两孔,侧壁为三孔,其中一孔呈斜坡通地而为门洞。窑院内挖有渗水坑,崖上四周筑有一米多高的花墙,以防雨水冲刷窑面。院内多栽果树,有的长过崖头。春天花开满院,秋天硕果累累。外人进村,只见树梢晃动,又闻鸡鸣犬吠,却不见人家居处。走近才发现地下院落,驻足细瞧,无不赞叹叫绝。

红砖灰瓦,枯树绕墙,闲嗑的人群,欢叫的牲畜,这是河南陕县北营村地上的世界,与中原其他村庄的景象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与热闹喧嚣的地上世界相比,北营村地下的地坑院落则显得十分静谧。站在地坑院落中抬头仰看,一方天地,日走云迁,岁月匆匆;环视院落,烟熏火燎,质朴自然。生老病死在院落窑洞里上演,人间烟火在平平淡淡中延续。

千年“深闺”几多迷?

陕县的土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院。而我们走进的北营村就位于陕县张汴塬最北端。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我们来到了这个闻名已久的村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就建在这里。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由20多座地坑院通过暗道串联在一起,原生态院落被人为相互连通,每个院子都形成一个主题。每个地坑院都有着考究的门窗、高挂的灯笼、崭新的布局,每个院里摆放了不少老物件,形成一个主题,如农耕院、纺织院、石磨坊……沉睡千年的地坑院如一位美丽新娘,撩开了她迷人的面纱。

头一次走进地坑院,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美!抬头仰看,一方天地,却觉得离天尤近,蓝天框了一个院子。从空中鸟瞰,地坑院犹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字,时刻在等待着、召唤着每一颗远走的心。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陕塬先民平地掘坑,依穴而居,薪火相传。深藏大地之中的地坑院民居,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它被誉为“地下的四合院”“世界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人类穴居文明的活化石”,已经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五大神秘古村落之一。

作为中国六大传统建筑之首的生土建筑,地坑院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有力佐证之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三门峡,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还有人居住的最早的院子已有200多年历史。

地下世界,地上世界

庭院深深深几许,建造这样一处四壁高耸,窑洞深深的地坑院,可没那么简单。

据村里的老人说,要先在平地开挖一个10多米见方、6米多深的天井,从一边挖个1米多宽的坡道作为入户通道。然后在天井的四壁开窑洞,卧室、厨房、仓库,甚至连牲口棚都一应俱全,一个隐藏在地下的院落就这样建成了。

陕州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地下水位低,土质结构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人称“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地坑院的建造也十分讲究,要看风水。当地老话说:“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一般围绕阴阳的八个方位,选取正东、正南、正北和正西来建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相继进城寻求好生活,当地很多居民陆续搬离。有的院子被填平,有的久无人居而坍塌……地坑院慢慢被掩没在荒草枯枝间,只有一些老人坚守着居住了几代人的古老院落。

直到近年来,三门峡探索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地坑院才像尘封的窖,一揭开酒醇香四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一真实写照,似乎已经过时,实则不然。

地坑院滋养了世世代代的百姓,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希冀。此刻,千年沉睡在地平线以下的地坑院,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土窑洞成了“金疙瘩”

眼前的陕州地坑院景区耳目一新。崭新的布局,考究的装饰,22个院子主题各异,农耕院、纺织院、石磨坊……古今神貌融为一体,游人如织。茅草凉亭、五谷丰登墙、牲畜马车等,将古陕州的农耕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陕州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倾力开发建设地坑院,并以此为突破口,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

据介绍,为了保护好地坑院传统古民居,2011年当地政府聘请专业团队对张汴乡北营、窑地、西王、刘寺等行政村庄的近千座地坑院进行了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保护和整修。打造集中表现古院落的历史演变,展示豫西地区的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

2016年地坑院景区一开业,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张浩介绍,仅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就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5万元。如今,地坑院成了三门峡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名片。

截至目前,地坑院总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同时,还带动了附近贫困村的发展,对三门峡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北营村,之前是张汴乡最为贫困的村子,不少村民靠打工维持生计,现在有400多人或在景区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或在家门口摆摊卖土特产,真正实现了“不出村,能致富”,看着日益繁华的村子,村民乐得合不拢嘴,“好日子要来了”。

猜你喜欢

窑洞院落景区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八一作品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陕北窑洞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院落里的黄昏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