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
2017-06-06张旭明
张旭明
【摘要】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如何让学生对历史课想学、爱学,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相信这是每位老师都面临的问题。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位老师有其解决之道,但共性的东西一定是要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
【关键词】兴趣历史 谈古论今 演讲历史 民主课堂
正文: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老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 兴趣十足讲历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饥饿是最好的厨师,很难设想在同学们不感兴趣的情况下这门课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历史教科书主要是“纲”,史料较少,骨头多肉少,理论多而史料少,这让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很枯燥。因此,掌握大量的史料是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老师必须超出课本十倍、百倍,收集史料,做到一课一故事、一课一感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就像厨师在烹饪时调味一样重要,这也是表现老师能力和水平的地方。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方法,同学们都比较欢迎。
当然不能单纯的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其目的是以历史故事为线索,揭示历史规律,这才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也是这门课的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如我在讲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我觉得就应该讲一讲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唐代日本的学习中国、明代的抗击倭寇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等,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背景,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现在日本政府否认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遭到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谴责,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抗日战争。
第二 谈古论今说历史
现在很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历史距离他们很遥远、没关系,或者说“没用”,必然产生:“学它干嘛”?的想法。这是老师应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讲“大道理”,如马克思在《论波兰问题》中说:“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你对现实感到迷惑,你就去读读历史,其实一切都发生过。如果你对历史感到迷惘,你就来看看现实,其实历史正在发生”。以此来说明为什么不能忘记历史;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讲宋张载《张子语录》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此来说明为什么要认真学习历史;还可以讲唐太宗所说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此来说明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如果老师觉得效果还不理想,就还可以讲点“小道理”,如一次讲课时我突然提问:“同学们饿过肚子吗?有没有想过饿死是什么滋味?”全班同学都抬起头来不解地看着我,于是我告诉大家:“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我們都是幸存者”。告诉大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的灾难,结合正在上演的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以及南京大屠杀等,希望我们不要成为善于遗忘的民族!同学们都信服的点头,感受到了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感受到了“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感受到了我们是历史的继承者,懂得知道历史其实很重要,。另外,每次讲课我都爱以“历史上的今天”开课,如果你留心一下,那么每天都可以找到发生在“今天”的历史事件,这样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第三,激情燃烧演历史
老师其实是也是演员,每堂课都是一次演讲,在讲课时该动感情时要动感情,比如在讲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时,老师应该充分体验先烈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该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老师一定要有真情投入,达到句句情真意切、字字催人泪下的效果,许多同学能感同身受,被深深打动,甚至热泪盈眶,这样的历史课有的同学可能终身难忘。
第四,民主氛围中学历史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接受,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缺乏心理自由空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压制。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教学的需要,巧设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冒出一些所谓的奇谈怪论,教师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应该鼓励,关键是正确引导,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问题回答错了,暴露了问题,是好事,正好老师进行点评,学生共同探讨,找出原因,改正错误。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引导者,而并不是“独裁者”,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为学生做好指导和服务。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以后,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压力,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其乐融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闪烁生辉,个性的发展畅通无阻。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反之,只能使学生“呆若木鸡”,唯唯喏喏,以至阻滞他们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学生的教学过程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