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生发展需求的生涯教育实践研究

2017-06-06刘华霞

江苏教育 2017年32期
关键词:生涯社团职业

刘华霞

基于高中生发展需求的生涯教育实践研究

刘华霞

生涯教育;课程;学生发展

一、高中生生涯发展的需求、能力与目标

高中生生涯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需求:自我发展的需求、学业规划的需求、职业探索的需求。其中学业规划与职业探索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现代生涯教育不仅仅涉及职业生涯的指导,更关心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既要着眼当前,使学生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或走向社会,也要放眼未来,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高中学生生涯发展的三方面需求,我们梳理出了六项能力指标:(1)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2)人际关系的能力;(3)学习动机与学业评估的能力;(4)活用信息与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5)职业选择与规划的能力;(6)社会情感的能力。这六项能力指标指向的是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生涯发展观以及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六项能力指标,上海大学附属中学进行生涯课程的设计与规划,从学习方式的维度形成了三类生涯课程:(1)以专题为导向的生涯认知课程;(2)以活动为主体的生涯体验课程;(3)以社团为中心的生涯研究课程。这三类课程分别从认知、体验、研究不同学习方式的维度进行梳理,根据课程类型制定了各年级的课程目标(见表1)。三类生涯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人(我是谁?)、环境(职业是什么?什么可以支持我?)、行为(我能做什么?做了会发生什么?我可以坚持多久?)。

表1 三类生涯课程的课程目标

二、三类生涯课程的实践探索

1.以专题为导向的生涯认知课程。

以专题为导向的生涯认知课程侧重生涯认知,根据不同年级的认知需求来进行设计,通过心理主题课、视频课、微课程分年级分专题来开展。

2010~2013年,学校开发班主任心理主题校本课程,利用心理课的元素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本课程融合了品德和心理,首次把职业导航纳入其中。本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共生的意识,关注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注重实践体验的方式,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见表2)

表2 班主任心理主题课

生涯规划微团队结合学生发展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高校专业、未来职业和自我发展的学习途径。(见表3)

表3 “生涯规划微团队”开发的微课程

2.以活动为主体的生涯体验课程。

实践活动是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路径。以活动为主体的生涯体验课程是上大附中师生这几年共同开发的重点课程,也是最能激发学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能力的体验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生涯体验课程包括:人际体验、职业模拟、职业调查、职业体验。

第一类是人际体验课程,根据教育部重点课题“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高中资优生积极人格养成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开发而成。根据四个交往模块开发课程内容(见表4),并且设计了课程学分卡。

表4 人际体验课程的内容与目标

第二类是职业模拟课程,主要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高一年级通过职业模拟情景剧表演、职业论坛、人物传记征文等活动进行,通过自我表达、自我感悟、自我设想了解职业特点。高二年级以模拟商赛、模拟联合国大赛等活动进行,所有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和策划,通过角色体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拓宽国际视野,学会国际礼仪。

第三类职业调查课程,主要解决职业认知的问题。学生组成调查研究小组,确定职业调查单位及岗位,从学生视角观察职业,完成职前准备资料包,制作职业访谈DV,完成小组研究报告。

第四类职业体验课程,学生前往校外进行职业体验,通过定职定岗完成学习单,了解体验的岗位及相应工作内容、就职要求(学历、品质、能力、证书)、薪资、专业知识技能等,初步了解自己可能的职业发展兴趣。

3.以社团为中心的生涯研究课程。

以社团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生涯活动体验过程。高中社团是基于学生共同兴趣形成的自主学习组织,是学生个性成长的载体,自主性、选择性、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提供了舞台。

几年来,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很多学生社团具有学术性的取向,“项目研究”成为社团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项目研究”活动,使学生把对某一领域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变成对这一领域的志向追求。在对毕业生大学专业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专业选择与高中阶段的社团研究存在正相关。

此外,社团学习时空超越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内容超越教材与学科知识,聚焦现实问题的探究;学习资源超越学校,拓展到校外;学习评价超越传统,重视学习体验。这样的社团学习更关注学生的需求与能力发展,与生涯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将社团研究与生涯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是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核心,也是生涯教育拓展的重要领域。

三、课程评价与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推进三类生涯课程,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涯发展方面的需求,我们从学生自我评价角度制定了三个评价指标:观察——自己在需求、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理解;改变——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提升——尝试将自我的特点与未来发展相连接。

每一类课程体验之后,学生根据这三个指标进行自我描述性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思考人、环境、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生涯发展方面的影响。

学校生涯教育离不开队伍建设,我校的生涯教育特色是有一批“微团队”。“微团队”是基于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以普遍问题和学生现状为切入点,以学习共同体为活动载体,以专题任务驱动的方式,基于共同问题的研究、共同兴趣的连接、共享理念的追求而成立的学习团队。学校现有班主任心理主题教育课微团队、生涯规划微团队、商赛微团队、人际课题微团队。从最初的班主任到学科教师、社团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共同参与,“微团队”的建设积极推动了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

四、总结与反思

1.利用高考带来的课程改革契机,探索生涯教育与学科课程实施融为一体的模式。

生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实践形态,应该有清晰的边界,但同时应该将生涯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必须站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规划的高度进行统筹设计。利用高考带来的课程改革契机,加强顶层设计,探索生涯教育与课程实施融为一体的实施模式,形成各年级纵向衔接、各类课程横向贯通的生涯教育的实施体系,应该是生涯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2.生涯教育课程评价需要完善。

生涯教育课程评价这一板块还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如何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及先进的科学量表的评测,建立学生生涯发展的信息库,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指导,是未来几年需要重点探索或突破的内容。

G441

B

1005-6009(2017)32-0040-03

刘华霞,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上海,200444)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德育与生涯教育。

猜你喜欢

生涯社团职业
缤纷社团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职业写作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我爱的职业
K-BOT拼插社团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