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2017-06-06宫丽
宫丽
摘 要:思想品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多要素的结合体,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以及行为习惯的总和,也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以及风俗习惯水平的制约。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对初中生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科,在其中加入对爱国注意的教育也只一直被探究的话题,所以本文针对思想品德教学现况以及爱国主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爱国主义的道路上做出推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爱国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教育教师面对初中生这类群体时,更要针对其思想进行适当的教导。初中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式都是不健全的,其叛逆行为以及思维方式都容易受到扭曲,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加强对初中生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而爱国主义则是人们逐渐形成对自己祖国建立其的深厚情感,也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此,较于思想品德课程对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首要的目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在初中教育课程中,思想品德作为呈古就今的学科之一,对初中生本身带来的帮助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初中生人生价值观、思维准确性以及人格品格素养上带来巨大的帮助。但是就与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仍旧存在着众多的弊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在新时代的环境教育下,显然初中生们对于传统的教学感兴趣度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对自身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1.传统教学理念陈旧
在传统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教师对于初中生的培养思想以及品德上,更注重于灌输书面化机械式的理论知识,所有的知识基础都是为学校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育的标准。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众多弊端,从而引起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抵触,进而产生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尤其是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正式处于建立自身的方式以及性格独立的阶段,对于学习和家庭都会产生独立独行以及叛逆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课程中,仍旧采用这种相对落后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激发初中生的不良心理,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会影响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新教育方式而言不仅效率差,还会使初中学对产生厌烦的心理态度。一昧的向学生强调教材上知识的重要性,强制初中初中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教学,以教师的独立授课模式来占用相对较多的时间,或者直接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随着新信息科技时代的带来,对教育体系带来众多的教学方式。但是作为教师,仍旧在用这自己长久以来或者习惯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完全忽略初中生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无法准确的引起学生自主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应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利用科技信息技术来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自主性以及探索欲望,在潜意识对思想品德的知识进行吸收。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民族一路走过来不知经历过多少心酸与苦楚,才能够迎来如今的繁荣昌盛。这一路的过程中,经历过繁荣、鼎盛、强大、脆弱、磨难以及屈辱,这些光明或黑暗的历史都是彼此的见证者。尤其是在近百年间的历史中,我们的民族更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和磨难,但是好在这些心酸的历程都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带下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中国,我们的民族开始强大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也带给我们安稳的生活。出生在这个时代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来说是无比的幸运,较之于一些战乱连连的边缘国家,其复杂的情感可想而知。因此有必要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融入对爱国主义的建设,在容易改变思维的初中生阶段,了解我们国家的经历以及一路走来的艰辛,面对着如今稳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思想品德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情系过去,事关将来的重要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渗透
1.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紧密结合
利用相对于新型的教材,将爱国主义对其进行融合。首先,在思想品德的教程中原本就存在着基本国情的教育层面,那么就可以直接在这个层面将爱国主义的相关教育进行放大。而对于其他层面只需要将主要且具有连贯性的内容进行精选和体现,对普及面较广的教材内容进性相对的削弱和淡化,这一改变对于思想具有多变且并不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爱国主义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规整并依附于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材内容专业化以及教育方式的规范化,利用新的信息传递技术对初中生进行教导。
2.全面活化教育形式,促进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有效的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单一性以及初中生面对知识的无感,教学教师应充分的利用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将传统教育体系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彻底转换,使学生和教师在同一位置出发,大大的削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层次观念。从而引起初中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兴趣,开展对教材的自主性。另外课程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上播放中华文化在千年之间累及的文化瑰宝,将曾经真实盛衰荣辱的过程向初中生意义展现,从而及其初中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无疑例外,这种感觉完全可以充斥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间,因为他们都是中华儿女、华夏子民。使其真正明白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国家建立有益的贡献。
四、结语
记得有一段对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大意是说一个国家遭受战火清洗的人对于一个中国人说:“我庆幸你是一个中国人,生在一个强大的民族。而我们的国家正在承受着战火的侵袭,我们无法保证在回到所谓的家园中能否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活着都做不到。迎接和平年代的到来,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和平年代,你只是恰巧出生在中国。”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众多情感,也而包含着其对中国的向往。明显可以看出,对于培养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民族的自尊心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些都表明着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溶于爱国主义建设的重要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爱兰.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 教师, 2013(21):12-12.
[2]郭迪成.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教育[J]. 校园英语, 2014(1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