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三章

2017-06-06聂还贵

小品文选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细柳黄庭坚上联

聂还贵

春景

一日,苏东坡闲步郊外。时值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早春,路边杏花褪却了残红,露出毛涩涩的青杏。紫燕巧尾如剪,裁出杨柳岸满眼嫩枝细叶。沿着曲溪绿水,迎面是一户院墙围合的人家。一阵女子的笑声从墙里飞出,打在他身上,俨然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东坡脱口而吟:“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好奇心驱动着,东坡隔着院墙,抑或是猫着腰透过门缝,与里面的佳人作了诗意的对话。可惜这对话效果差强人意,东坡无奈留下一声千年感慨:“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坡究竟说了什么?里面又是作出怎样的回应?原本火辣辣的欢笑,缘何骤然熄灭?沉鱼落雁,这恐怕只能是一桩千古谜案了。

淡月失梅花

一日,苏东坡正与黄庭坚在书房切磋诗艺,翩翩然走进了苏小妹。

一番寒暄之后,苏小妹落座一笑说,二位堪称当今文豪。

苏东坡和黄庭坚一脸谦虚道:不敢,不敢。

苏小妹收起笑容,调整一下坐姿说,我今日来特地带了一联,请两位分别为之各添加一个动词,如何?

苏东坡与黄庭坚彼此相视一眼,遂一同点头道:愿闻其详,愿闻其详。

苏小妹起身,风摆杨柳般边走边吟:清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听罢,击掌而赞:妙联!妙联!

黄庭坚听了,暗自一叹:陷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日倘若不慎,必栽无疑。遂装聋作哑,沉默不语。

苏东坡侧脸而瞥,见黄庭坚一派沉思状,便大声抢答,我这里有了:上联加一“摇”字:清风摇细柳;下联加一“映”字:“淡月映梅花”,如何!说罢,得意之色,流于嘴角,溢于眉间。

孰料黄庭坚无声,苏小妹不语,东坡便有几分尴尬,颇似窗外那株烈日下的紫竹,叶子打卷,幽幽然蔫在了一边。

苏小妹清风淡月地走到黄庭坚面前,抱手作揖,笑道,黄兄请。

黄庭坚连忙起身还礼:山谷愚陋,才学疏浅,还请小妹赐教。

苏小妹略作沉吟,遂三笑道,那就容我班门弄斧了:这上联可添一“扶”字,下联可添一“失”字,合起来便是:“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琴酒溪云

世间多少遗憾事,都付一声无奈中。人们共同无奈之一,便是美人迟暮,英雄垂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仰天慨叹“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春”。闻鸡起舞、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忽有一日,看到秋叶飘零,遂澄怀千古,奋笔疾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禁“紅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燃浩气贯虹志,怀抱彩云追月情。人的情感多元多彩,情绪曲线波动变化,所谓触景生情,情随境转。先是,王勃青春年少,高歌一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震古烁今。后看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遂郁郁然发抒穿越之感:“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以。”曹操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不觉心生“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情愫。而曹孟德毕竟是“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豪迈丈夫,其转而一扫红尘暮气,情怀若战旗猎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火焰。苏东坡向来惜时,惊呼“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不,一篇文章未就,不觉东方已既白,苏子瞻慨然“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及至“新月与愁烟”交织的人生黄昏,他捋一捋白胡须,喃喃而语:“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话音未落,辛弃疾又豁达超拔,“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猜你喜欢

细柳黄庭坚上联
牛年春联集锦
白饭、皛饭与毳饭
《聊斋志异》中的“虎妈”
从棋品看人品
小试身手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迷离
羊年春联
乱字组句
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