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7-06-06李燕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思考

李燕

【摘 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在打造“阳光财政”进程中,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发挥了其优越性和科学性,对优化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的绩效意识、推进和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具体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和相关建议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几点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sunshine financ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gradually exert its superiority and scientific, to optimize the public financi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strengthen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nsciousness,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special f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angl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thoughts.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思考

【Keywords】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62-02

1 引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促进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法律意识,并能够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加强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加强对预算绩效的管理,还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科学性。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2.1 预算绩效评价实施难

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在行政事业单位还不是深入人心,许多单位只注重收入、分配、使用,而对于相关支出合理性以及绩效不太重视。我国从2003年开始项目绩效评价,大多数省份从2009年开始预算绩效评价,财政部门要求各部门每年要对2个以上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很多预算单位资金规模较小,预算项目很少,没有新项目可供评价,如果对评价过的项目重复评价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再就是个别单位内部绩效实施主体存在偏差,认为预算绩效评价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没有积极参与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而财务部门对业务情况又不是很了解,工作被动应付,起不到绩效评价应有的作用[1]。

2.2 绩效指标设计难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实质上是对绩效评价基本内容的细化和分设,预算绩效管理是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平、公正的定量分析。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要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是一个意识范畴,属于定性认识,由定性向定量转换过程中存在困难。其次,指标体系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财政支出的评价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是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而设置的指标,由部门(单位)和财政部门或受托中介机构共同研究确定,如何恰当的设计存在一定困难。

2.3 相关预算绩效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而且专业性也比较强,所以总体上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比较系统的工作。虽然目前国家提出了很多关于绩效管理体制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尤其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很难进行比较科学、有效的横向比较[2]。而只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部门不同年度的预算比较。

2.4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合理

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因素较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绩效评价不能与实际预算资金安排相联系,比如说在具体实施一项民生项目的时候,即使通过某些评价,发现相关的绩效不太好,但考虑到社会效益,却不能真正做到减少预算。其次,相关的奖罚制度也不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有的时候就是简简单单地做一些评测报告,或者是对个别业绩比较好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奖励,而对一些绩效结果不太好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采取有效的问责措施[3]。

3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强化绩效管理理念

首先要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就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具体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现在信息技术业比较发达,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以及政府平台等多种方式,使大众充分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方案,让他们能够明确以往传统的绩效管理所出现的弊端,樹立起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同时也可以把具体的方法制成课件发布到网上,供相关人员下载学习,只有绩效管理理念不断强化,才能促进绩效管理良好的实施。

3.2 从预算阶段源头出发

现在国家对于预算绩效管理也制定了很多相关的制度、政策,要想很好地实施绩效管理,首先一定要使预算编制合理化、规范化,其次要求各相关的业务部门在开始制定预算时就要参与到各种指标制定中来,预算目标一经核定后各个部门不得随意调整指标,随意变动会加大运算管理的难度。同时在具体实施预算过程中,细化每一要点,建立起相关绩效指标的评价以及监督。只有从预算阶段源头进行把控,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为后续的预算绩效评价提供良好的指导。

3.3 在整个预算进行过程中实施监控

以往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于相关的实时监控比较少,导致分配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要想进行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对比较重要的执行阶段进行良好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监控措施,对于工作原则、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制度,都要进行实时监控。其次也要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良好的归纳、总结、分类。财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算部门监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项目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最近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促进绩效管理更好实施。

3.4 采取全方位及重点项目再评价的绩效评价方式

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都是以绩效目标为导向性的,之后再对其执行结果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对绩效进行合理的管理,就一定要全方面地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可根据不同评价对象和内容分别实施事前、事中、事后评价,有条件的可实施全程整体评价。结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相关的公益财政资金来看,财政资金的相关使用重点应该放在民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事业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对这些项目开展重点评价或再评价,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5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首先可以制定相关绩效管理措施,建立相关的绩效管理平台,将相关的绩效评价信息备份上传,这样就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达到共享目的,从而促进相关的评价管理。其次要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利用制度,对于使用效率较佳的单位给予表扬并在以后年度加大对该实施单位或同类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自身原因導致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予以批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调减当年预算,必要时停止执行,同时也可以将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府绩效管理和有关部门实施绩效问责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相关的绩效评价公示在网络上,这样就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的监督,从而有效地提高相关财政资金的公开度以及透明度,对政府积极开展工作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

4 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对公共资金使用效果以及效率的评价,是一项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对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但是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思考应对策略,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

【参考文献】

【1】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99-101.

【2】侯建云.内控层面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些思考[J].会计师,2014(24):63-64.

【3】马玲.解析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3):102-103.

【4】徐少芬.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2):23-24+13.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