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角度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2017-06-06张宛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部控制

张宛琳

[提要]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作为公办院校的补充力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14年中国民办高校排行粗略统计,已有400多所民办高校;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2,879所高等学校,那么将近占到总数五分之一的民办高校力量不容小觑。本文从风险角度,结合民办高校作为企业面对的内外部风险,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办高校;风险角度;内部控制;问题与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7日

一、民办高校的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早在19世纪西方就提出风险的概念,古典经济学派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风险的机会增多,人们也逐渐开始正视和重视风险,对待风险的看法也有质的不同。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分为两大类: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一)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等。

1、法律风险。民办高校作为特殊的企业类型,输出的产品是知识服务,同时需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量,那么投入资金的多少和怎么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2003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2016年又进行了修订,首先肯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指出国家对于民办教育这类公益性事业,应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那么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不仅要符合一般企业的成立条件,同时针对教育的特殊性,还要更加严格地达到《民促法》的要求。如果因自身经营行为的不规范而导致了不利法律后果,民办高校可能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2、市场风险。由于民办高校兼具企业的性质,同样承受着来自市场的风险和同等规模竞争者的威胁。民办高校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和扩大学校的良好声誉则是站稳市场的基礎。一方面民办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为了吸引生源,扩大招生规模,民办高校更要不遗余力地树立良好形象,维持学校的健康发展。一旦民办高校的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面对整个市场,民办高校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二)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操作风险。提起操作风险,说的最多的可能是操作技术不到位引起操作失误。如果是面对民办高校这样特殊的企业类型,操作风险往往指的是教职工雇佣、培训和解雇所涉及的风险。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人员的流动性更大,如何保持教师队伍的合理化和层次性,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对员工的资助培训少,又不能很好地组织团体活动,使得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在岗位设置时尽可能减少冗余人员,往往导致员工身兼多职,做不到相互独立、相互监督,可能会造成人员舞弊或者形成外部依赖,降低学校日常工作的效率。

2、财务风险。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学生学习及毕业就业的现状将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持续经营和发展。随着公办院校旗下独立院校的涌现以及国内外高校的强强联合,都使得民办院校的认可度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同时,由于《民促法》的规定,民办高校属于公益性事业,其相关的资产不可用于贷款担保,这又进一步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很可能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风险角度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既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同时又对内承担着较大的财务负担,作为异军突起的补充力量,民办高校不过拥有短短数十年的历史。建校时间段短、发展过快以及不稳的根基都是影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峻。

(一)外部风险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产权不明晰导致内部控制环境缺陷。《民促法》对于民办高校产权的界定如下:“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资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同时,也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由此看出,民办高校的财产并不归属于举办者或投资者,至今又对投资人的剩余财产的归属界定模糊,使得无法保障民办高校举办者或创办人享有合理合法的权益。相关法律制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投资本身的升值空间,带动不了投资者对于学校的投资热情;也很可能使得投资者不能长远地看待民办学校的发展问题,强化了他们的短视行为和机会主义思想,片面地追求盈利或回报,忽视了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尤其是不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民办高校组织结构层次混乱,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

2、教学质量问题制约风险评估。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教育产业的又一次繁荣。民办高校作为国家政策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扩大规模,走向成熟化。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评价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数量和规模,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的高低。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培养层次只限于专科培养,本科教育层面的培养很少涉及。此外,由于部分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既要抓应用型人才,又想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导致专业设置没有特色,雷同及冷门的专业过多,教学管理水平不高。这样不仅会削弱民办高校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会影响组织内部机构运行,监督部门形同虚设,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内部风险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民办高校的运行离不开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兼具企业的性质,民办高校对于各项经费收支控制严格,确保按照预算不打折扣地执行。但现实情况是,对于资金的运用和管理,民办高校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预算活动。大多数民办高校往往只重视眼前财务状况,未将预算的目标和学校整体情况以及各系部的实际结合,也未考虑今后长期的发展,通常会造成预算不准确、不及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被打乱,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民办高校为了节省开支,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往往在岗位设置上忽视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原则,出现不合理或不合法的兼岗现象。最常见的是,出纳可以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的采购和保管归属于同一部门。这样不合理的岗位设置极大滋生了舞弊现象的发生,导致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效率低下,操作风险加大。

2、信息沟通不畅、监督职能弱化。目前,随着民办高校规模日益壮大,民办高校内部层级结构日趋复杂,大部分属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使得管理层次较少,且每个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宽。兼之民办高校公益与盈利的特殊两重性质,使得学校内部机构人员足够精简,导致传达信息和问题反馈的不及时,不能有效提高內部控制效率,无法防范和控制内部控制风险。再者,民办高校内部各个部门自成体系,信息在部门间的传达不畅,信息不能共享,以至于整体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部门内部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相对独立的办事模式,使得同一部门获取信息的效率也不一样,管理方法和管理结构的不透明不利于决策,事后考核制度的滞后和被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

三、加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抵御外部风险,优化组织结构

1、明晰产权问题。健全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是解决产权明晰问题的核心。民办高校较之于公办高校,前者的法律风险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产权不明晰,创办者或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民办高校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必须明确,个人投资投入的财产应享有独立分配的权利,国家无偿划拨或间接投入的资产以及增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划分,学生的学费以及其他团体的捐赠则通过拟定具体的规章制度,由民办高校整体承受所有权。合法化的结果强调了民办高校投资者的主体地位,也保护了教育创办者的权益,保证他们的投资热情,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培养办学特色,坚持质量为先。民办高校要走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办学之路,专业不在于热门,在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符合当地经济和就业情况,提高民办高校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加强民办高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提高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民办高校要坚持质量为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与福利条件,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防范内部风险,加强内部建设

1、控制财务风险。由于自负盈亏的企业性质,民办高校自创立起财务风险一直居高不下。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问题,正确的防范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把风险降低。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学校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产状况,分析民办高校的财务控制薄弱点,系统地检查和监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及时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针对筹资渠道狭窄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来降低财务风险。一方面鼓励学生勤工俭学,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完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分担资金筹措风向,共享办学优势。

2、合理设置岗位,完善考核制度。不相容岗位的设置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更是控制民办高校舞弊或经济犯罪的有效利器。民办高校应做到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比如资金授权和审批部门职务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等,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真正加强财务管理,保证民办高校各项业务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针对民办高校流动性大、短视行为严重的现象,民办高校要正视问题,采取特定标准和科学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青年教师的绩效,正确引导教职工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整顿校园内部存在的不良风气,推动民办高校又快又好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解慧珉,吴君民,卢艳.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08.9.

[2]朱浩,陈娟.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筹措的外部风险及其规避[J].现代教育管理,2011.8.

[3]应益华,戴柳.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5.

[4]胡俊.基于内部控制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6.8.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