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分析
2017-06-06万静
万静
[提要] 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便是不良贷款。本文通过整理国有商业银行2005~2015年期间不良贷款状况数据,剖析政策性剥离对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估算在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后的不良贷款率,通过分析得出政府干预是银行业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不仅要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政府当局更要创造合理的经济环境,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政策性剥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1日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不良贷款的清收、治理和措置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金融问题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都完成了“双降”的目标,但“双降”可能只注重国家不良贷款的处理,剥离形成的现象。截至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2,744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7,002亿元,不良贷款率增长至1.66%。不良贷款的存在和增加,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沉重负担,不仅会影响银行功能的正常运行,威胁金融系统的安全,还会破坏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研究意义。不良贷款这一经营指标不仅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而且对一国经济的稳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不良贷款的研究有助于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其次,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历程的加快,存贷利差作为商业银行重要收入来源的时代必将被替代,业务的创新将是商业银行必然的选择,不良贷款局面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改革道路的平坦与否;最后,对于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整体账面不良贷款现状
目前,国内外都在高度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本文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以官方各种渠道公开披露的数据为基础,整理了2005~2015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本部分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2005~2015年之间国有商业银行的账面不良贷款情况,主要通过两个指标即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来分析阐明。其中,从季度数据可以得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在2005~2008年四个季度全部高达10,000亿元以上,2005年第一季度更是高达15,670.50亿元;在2009~2014年期间,账面不良贷款余额整体保持在3,000~5,000亿元之间,2012年第一季度锐减至2,994亿元;但2015年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余额相比于前几年呈直线式上升,至2015年第四季度已达到7,002亿元。与此对应,从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来看,在近11年期间比例也在不断下降。2005年第一季度比例高至15.00%,至2010年降低至2.00%以下,五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12~2013年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在1.00%左右浮动,2013年更是一度锐降至1.00%以下。
以上数据能够看出,从2012年至2015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在持续增加的同时,占所有贷款的比例也在不断上涨,可见银行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贷款质量的把握,这样才能实现“双降”。
三、政策性剥离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的影响
中央政府在1999年度和2004年度两次大规模地剥离,大大削减了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余额,从而降低了相关行的不良贷款率,但政策性剥离的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同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完全可比。因此,为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有必要消除不良贷款中政策性剥离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2001~2015年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账面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被严重掩盖了。从账面不良贷款率上看,2001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接近30%,分别为27.51%和29.78%,中国银行至2004年账面不良贷款率仅为5.12%,但从调整后的不良贷款率来看,2001~2004年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01年为44.17%,2004年为30.92%,为账面不良贷款率的6倍之多;中国工商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从2001年的29.78%降至2004年的18.99%,但與调整后的不良贷款率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01年、2004年分别为49.11%、29.49%,与账面不良贷款率相比都高过20%的比例;中国建设银行2001~2004年之间的不良贷款率差距是三个银行中最大的,2004年账面不良贷款率仅为3.92%,但调整后的不良贷款率为24.9%,该数据是账面数据的7倍之多。
从以上数据整理分析中可以看出,账面不良贷款率的真实性有待提高,政府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群众对银行真实情况的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政府当局在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奉献,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基于自身的目的性对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干预,正是这种干预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失效,耗费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从而最终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与银行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一方面银行业的进步与经济波动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脆弱和不稳定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银行的不良贷款也会随之波动。
(二)政府不合理的干预。改革开放后,为加快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脚步,银行的大多数资金多被用于财政性的建设。一方面政府要求企业与银行服务于大局,根据国家的意愿来发放贷款,并要求银行接受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又要求企业和银行要对市场开放,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可见,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不合理的干预。
(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银行内部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一是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银行在发放贷款、管理贷款、收回贷款方面相互脱节,没有完善的制约系统;二是审批贷款规定松懈。商业银行形成了某些人情贷款或关系贷款,这将导致发放以后管理和催收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形成不良贷款。
(四)不健全的信用体系以及信用环境。目前,首先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征信体系,部分企业采取宣告破产等方法来逃避银行债务;其次很多拖欠贷款的人不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反而从中获取了利益,最终导致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五、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一)关注宏观经济变动,完善预警机制。只有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人们追求利益的步伐一致,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银行应当适时研究分析当前的经济情况,根据经济状况对贷款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估计贷款风险不再过度地依赖于企业过去的成就和最近的财务状况,也应该结合企业未來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来降低风险,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
(二)减少行政干预,创造信用社会。面对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率,仅靠银行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政府正确认识社会信用危机和不良贷款造成的经济危害,将不良贷款难题纳入日常工作去解决,与银行合作,呼吁公众提高自身信用意识,提升公众对于信用的看法。为此,政府应减少行政干预,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监控体系,以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促使经济平衡快速发展。
(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危机隔离和应急预案,不仅要对不法集资、高利贷等方面的风险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对有潜在风险的企业或交易也要不时地进行抽查,做好动态风险追踪,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隔离。
(四)完善法律法规,重拾信用理念。完善法律框架的创设,不仅是支持债权处置不良贷款的保护,对于不良贷款的司法惩罚更是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不良贷款的法律时效问题上,一方面加大债权银行延续法律时效,对于各种形式的逃债实行直追式打击,加大赖账者社会信用违约成本,加强违约责任的惩治,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信用的重视;另一方面为了对各类失信行为构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不仅要严格执法,更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丽,张雨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结构性分析[J].新金融,2016.4.
[2]高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助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探析[J].西南金融,2016.3.
[3]衷诚斌,张德鹏.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