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研究

2017-06-06薛艳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增长农民

薛艳霞

摘要: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以此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经济;经济增长

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各地区也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率。但是从近年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与问题。文章将以当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模式。

一、农民组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农民组织化发展却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因为农业基础地位比较薄弱,所以相应的支持保护体系也不够健全。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不论是农村的土地、资金还是人才等,如果发生流失,都会影响到城乡发展,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农业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目前国内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投入的项目研究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比较多。所以从财政支农的角度来分析,国家财政支农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从相对量的角度来看,处于下降状态。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的迫近,让商业银行开始逐渐的退出农村舞台,农村地区的信用社与农发行很难满足当前农村地区的贷款需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足,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农村地区分散性家庭缺少完善的经营体系,同时也没有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会影响到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正常推广和生产。因为信息闭塞,所以很难聚集资源、技术以及劳动力等。信息落后、生产盲目性大等,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因为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所以农户在市场竞争中时刻都处于不利的发展环境,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影响了农业效益和农民的整体收入,发展受阻。

二、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方式

(一)理论依据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全面实现国内农业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之一。因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条约中,对交易费用理论体系、交易费用基本假说以及交易费用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构建了相对比较直观且系统性较强的新制度学派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内容认为,企业边界不该单一的由技术要素来决定,要将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相互结合,来决定与其相关的要点。借助资产专用性理论以及资产的有限理性理论等概念,认定当前市场交易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交易费用,都超过了企业内部组织费用,如果超过企业内部组织费用,则企业应当适当的扩大规模,通过企业兼并、联合的方式来扩张。如果小于企业内部组织费用,则代表企业的规模需要缩小,并调控企业资源配置方式,提升企业资源配置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农户或者是专业户当成一个企业个体来看待,因为市场失败理论是一种针对市场经济条件的产业一体化、提升企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管理工作模式。因为受到市场体系的影响,商品与服务交易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完成,同时也可以通过内部组织或者是企业间构建中间组织的方式來进行。

(二)农业结构高级化

从当前我国现代部门农业总产值来看,产前和产后两个部分创造出的价值正在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产后部分就业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自身的劳动人数,但是这一点在国内恰恰相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可以促进社会就业,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加工和营销环节的不断发展,可以让农业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作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是关键指标。

畜牧业和普通的种植行业相比,需要的劳动投入量更多,同时在产前、产后上的联系也比较密切,产业链条明显长于种植业。构建农工商综合体,也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最为高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农业组织结构创新模式。这种农业组织结构创新模式,可以将农业产前和农业产后这两个部门相互连接,构建成比较完善的网络结构体系,让农户、营销部门可以更好的相互沟通。农业系统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其发挥出专业生产模式,同时还可以规避掉专业化所引起的各种项目建设风险。农业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营销部门服务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农村进行转移,能够帮助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提升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三大要素市场关系

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与人们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成立了农民经济组织。当前现行的发展体制模式是将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奉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显得农户方面势单力薄,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也难以构建科学的管理工作体系、统一化营销网络,影响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正常推广。这种发展模式,影响了农产品的正常推广,同时也缺少农产品走向市场的手段。我国在加入到WTO之后,已经开始从单体农户经营模式开始转变,以此来满足世界市场竞争需要。

(四)政府、农民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发现,政府的作用或者政府的关注点,一般都会集中到项目规划、项目建设以及农产品市场项目开发商。将各种市场需求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到农民组织处,同时还要对不同地区的市场运行秩序进行监督管理。关注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市场稀缺产品项目投资问题,并不断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工作模式。从单体农户到农民经济组织,这种转变一直以来都秉承着自愿的原则,并且形式丰富多样,没有种类上的限制。政府和涉及到农业的各大企业、金融机构等,都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参与,提升工作质量。

国内南方许多地区都已经实现了这一转变,且运行效果良好。政府可以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传播这些成功的经验以及成功所带来的结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升村干部的个人思想水平与工作能力。

(五)农民经济组织形成过程与农业产业化升级

农民经济组织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农业产业化的升级过程,可以优化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转变工作模式,将分散的农民力量集中起来,提升农民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三、提升农民组织优化程度的方式

(一)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质量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村地区的现状相比,二者差距比较大。所以要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质量,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问题。

(二)提升农民组织内部管理工作规范性

想要保证农村地区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多关注农民组织内部管理条例问题,让管理条例可以更加的规范,且独立运行。新型的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村供销一体合作社以及新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成为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农民主体自发力量,同时还需要政府对农民进行引导,涉及到多方利益。国外在该方面不仅给予了立法支持,同时政府也开始通过各种直接的方式、间接的方式给予一些经费方面的补贴。政府通过和农户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在该情况下,如何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文从多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后工作方式,希望可以作为参考,提升日后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宋启超.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拿取与反哺——农民组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河套大学学报,2015(03).

[3]赵德起.权利配置、契约完备、政府约束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4).

[4]王勇.产业扩张、组织创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基于山东省5个典型个案的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0(02).

(作者单位:河南省镇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站)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经济增长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