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06马啸雨钟炜李凤艳
马啸雨+钟炜+李凤艳
摘要: 本文以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工作中实践应用的视角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关于BIM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提出了基于BIM技术下以模型为信息传递核心的BIM-5D平台建设、模型深度维护、变更动态管理、进度-投资管控关键技术路径,形成建设工程项目应用BIM情境下项目成员间协同实施工程管理及造价控制的工作模式,为类似新建项目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work, this paper combed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the key technology path of BIM-5D platform construction with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model depth maintenance, change of the dynamic management and progress-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and formed the project members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work mode under BIM applic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关键词: BIM;建设项目;工程造价
Key word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construction project;construction costs
中图分类号:TU723.3;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36-02
0 引言
当前国内外针对BIM技术的研究或应用都主要面向设计阶段功能进行,例如探索其三维可视化、碰撞检查对于减少设计失误的重要作用,研究MEP管线综合优化对于二次优化设计的重要作用。部分学者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施工模拟、物资提量等新的协同工作方式。但是,国内目前基本缺少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BIM技术在造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缺少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工作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而本文将通过实际项目验证分析应用BIM技术背景下,工程造价协同管理工作的实现路径和涉及的关键技术。
1 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BIM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士曼(Chuck Eastman)博士在1975年提出[1]。自2002起,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在2007年发布了美国国家BIM标准的第一部分。之后美国政府部门开始应用BIM技术来协助工作,例美国总务管理局(GSA)在全美推行的3D-4D-BIM计划,协助和支持了在超过35个项目中应用BIM技术[2]。在欧洲,2006年丹麦政府就推出了本国的BIM模板,并在修改后成为国家标准。德国的智能建筑联盟也在同年推出BIM检验标准及认证指标,之后芬兰、挪威等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BIM标准[3]。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Cabinet Office)发布的政府建设战略(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指出,自2016年4月4日后,英国政府的招投标都必须满足BIM Level 2,英国政府将继续投入资金支持BIM Level 2向Level 3发展[4]。
国内是从2002年以后开始逐步接触BIM的理念及技术,香港地区较大陆地区更早开始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香港房屋署自2006年起,已率先试用建筑信息模型,并于2009年11月,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在国家战略层面,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应用”,同时住建部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正式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BIM技术应用,加快BIM技术普及,实现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5]。
随着大量与BIM相关的国家标准、政策文件被住建部、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发,中国建筑行业贯穿于定位策划、规划设计、招采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2 BIM-5D平台建设
海南兴隆石梅半岛希尔顿逸林滨湖度假酒店工程位于海南省万宁市石梅半岛,规划总用地面积47493.5m2,总建筑面积53023.1m2,拟建客房326套。项目由海南万宁凯德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海南天海设计院进行设计,由天津城投咨询有限公司完成造价咨询工作,天津理工大学建筑信息集成与投资管控中心协助各方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研究。为实现基于BIM协同化管理,建立基于BIM的投资控制信息集成平台、基于BIM-5D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综合交互系统,形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 BIM情境下造价工作模式
3.1 模型深度维护
在设计院交付基础设计Revit模型后,将Revit设计模型转化为广联达GCL算量模型、比目云BIM算量模型,并应用广联达GCL\GQI\GGJ\GBQ、比目云5D土建、Revit明细表协同计量。将会基于Revit软件、Navisworks软件、广联达5D软件进行招投标阶段造价信息与模型集成的工作。根据业主方提供的招标文件、预算价、中标文件,合同价款对模型相关节点进行信息植入,最终竣工模型中将会包含项目的造价信息,其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3.2 变更动态管理
在海南酒店项目施工阶段,基于5D平台的Revit共享模型可减少设计方与业主、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间的信息传输和交互时间,从而使索赔签证管理更有时效性,实现对工程变更的有效管理和动态控制。由业主方向BIM咨询方提供汇总后的工程变更资料,BIM咨询方完成Revit模型变更标注、变更计量等工作,并实时反馈至各方共用的5D平台,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
3.3 进度投资管控
BIM咨询方按业主方要求定期将进度-投资累加型曲线反馈至项目5D平台,可根据业主方要求定期、定量从模型中提取前期植入的工程量、合同价,为业主的施工过程中的投资管控提供一种可视化工具。以广联达BIM-5D软件为基础,通过形象进度照片与按计划工期模拟的三维模型做直观的对比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同时根据项目已完工情况不断更新模型展示,以实现基于三维模型完成情况的物资提量。
集成工程量、合同價等造价信息的BIM模型构件可在工程量出现偏差时及时检索,实现工程量的动态可溯源管理。同时随设计变更BIM造价模型同步修正,实现了在造价模型的基础上以三维可视化的方法表现工程变更,变更计量可直接依据模型变化计算而得,实现变更费用快速计算。项目施工现场实际进度与Revit模型的时间参数集成对造价模型添加了进度参数,并借助协同平台实现BIM-5D进度-投资综合管理。
4 结语
本文以案例重点研究Revit模型全周期数据集成与维护技术、BIM三维算量与传统算量偏差对比分析、基于BIM的投资-进度综合管理集成平台设计、进度-投资累加型曲线跟踪及校核方法、项目全生命期数据集成云平台建设等多项涉及BIM全生命期应用的关键技术,为类似新建新建项目提出应用BIM情境下项目成员间协同实施工程管理及造价控制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纪博雅,戚振强.国内BIM技术研究现状[J].科技管理研究,2015(06):185-190.
[2]清华大学BIM课题组.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
[3]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09):98-99.
[4]钟炜,马啸雨,姜腾腾.基于改进模糊规则权重算法的不平衡造价数据分类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02):32-36.
[5]住房与城乡建设部: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9/t20160918_228929.html.《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