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中国茶道的起点和终极追求

2017-06-06林治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品茗茶道道家

林治

真,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庄子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真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在道家学说中,真即本性、本質,所以道家追求“抱朴含真”“返璞归真”,要求“守真”“养真”“全真”。道家求真的思想对茶道影响极深。在中国茶道中所追求的“真”有四重含义。

其一是追求物之真。中国茶道要求茶事活动中,茶宜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器皿最好是真竹、真木、真石、真陶、真瓷;字画宜选挂名家真迹,最好是选挂自己用真情书写或绘画的字画;插花最好是新采的鲜花。

其二是追求情之真。即待客要真心实意,泡茶要投入真情,并通过品茗叙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到发展,达到互见真心的境界。茶人之间真情相见,有助于体味品茶的乐趣。

其三是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的心情,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保真”。“全性保真”中所说的真是指生命。庄子讲:“道之真,以治身。”就是说只有率性任真,本色做人,才是道之真谛。

其四是追求道之真。即在茶事活动中,茶人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品味茶的物外高意,将自己的感情和生命都融入大自然,去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使自己的心能契合大道,达到修身养性、陶冶心灵、品味人生之目的。由此可见,“真”既是中国茶道的起点,又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还体现在中国茶道的人文追求,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即行为专诚真心之意,“俭”为谦和、不放纵之意。陆羽倡导“精行俭德”,即要求茶人以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行为精诚专一,待人谦逊和蔼,不放纵自己,做一个真诚处世的人,做一个率性任真的人。

(选自《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11月13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品茗茶道道家
品茗
寻迹万里茶道
品茗
泡茶品茗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