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传》是一部大书
2017-06-06王蒙
王蒙
二0一五年一月,《胡乔木传》被有的网站说成是“低调出版”了。到二0一七年,俺拿到手里,一翻,立觉不同寻常:传主的身份与影响不凡,当代中国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出版、八十万字的体量不凡。还有就是,一九九四年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建立以邓力群为组长,另有兩位副组长、十三名成员的编写组不凡;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完成出版、征求了中央党校等八个单位及特定人士的意见,程序性与严肃性不凡。从出版史上看,这些状况罕与伦比;其内容更是丰赡厚重。
我说它不凡,还因为它是党的一位高级领导人的传记,它充满了党性、党的历史、党的文件、党的提法、党的结论与党的意志。毫无疑问,胡乔木的一生是与党的理论建设与奋斗历史密切关联的。读这本书,对于研读党史是一个有意义的参考。
例如本书第三十章《积极参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应该说是力求客观地叙述了胡乔木在一九八一年关于白桦作品《苦恋》的说法,关于对“党性来自人民性”的提法的反应,对王若望的批评,尤其是关于周扬的“人道主义”与“异化”的论点的驳论,关于反精神污染问题,直到一九八六胡乔木著文《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发表等等有关背景与过程。书中所述,表达了胡乔木维护党的利益与人民共和国稳定的责任心与理论敏锐性,也没有回避有关分歧,并提到对于反对精神污染有不同的评价。读到这些,对于曾经亲历其境的我来说,极开眼界,使我对于知其一,还要知其二、三、四的道理有所体悟。
有些细节,令人过目不忘,嗟叹不已。如《最后的岁月》一章中,写到胡乔木去世。说是他去世前出现幻觉,并因此写下给巴金祝寿的信。书中写道,一九九二年九月八日,这位“思考了一辈子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还写到季羡林、李政道等人物对于胡乔木的高度评价,给人印象深刻又颇为别样。
通过读这本书,我加深了对于目前很强调的“不忘初心”四个字的理解。老一辈革命者在反动政权屠刀下,选择革命的理想性、正义性与献身性,激情与浪漫主义,追求真理的认真性、崇高性,至今令人心潮鼎沸。
同时,这位传主与这部传记,又是极其个性化的。仅举数例:一九七七年六月初胡乔木应胡耀邦之邀去中央党校做《科学态度与革命文风》的报告,他指出“科学态度既不是……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又不是宗教、迷信,不提倡盲从……”他提出“科学态度是革命文风的基础”,“要求努力做到看问题比较全面……注意准确、有分寸……”(566、567页)
粗粗一看,平淡无奇,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话正是金玉良言,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体现了五四运动提出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精神,它也体现了欧洲文明曾经强调的理性态度,它更是针对各种片面性、肤浅性、刮风与跟风的顽疾的药石之语。
在本书第三十五章《十二届六中全会》(836页)中,有一九八六年胡乔木在上海谈“正确对待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节。这里,他谈的是:“第一,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第二,不能看成百科全书,把任何科学都囊括了。”这后者尤其有新意也有实际意义。有趣的是,胡乔木曾被《胡乔木传》编写组同时也是《乔木文丛》的编辑组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他从不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人类的百科全书。他切身体验到仅仅掌握原理不足以解决诸科课题,只有既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又掌握一科又一科的知识与方法,才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
他赞成开设马列主义原理课程,说是“叫原理比较实际”。他说马克思主义不能囊括所有科学,也不能囊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他还不赞成说马列主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因为人类智慧是在发展的,马列主义也是在发展的,没有“顶峰”。他还举工人阶级一定会从“自在”的阶级发展成为“自为”的阶级这个论点为例,指出理论最初会有理想性,而实际上,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非常曲折,在革命高潮时工人阶级有“自为”意识,不在高潮时很难形成“自为”意识。他不认为所有的工人阶级成员都会接受马克思主义。他说还是列宁说得对,工人阶级不能自发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些话,胡乔木讲得发人深省,其心其思,其论其意,意味深长,富有一种真正的革命家对革命真理的追求心、责任感。
当然,他是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的,全书中讲了无数此类观点。在六中全会上他做了长篇讲话,指出“存在着这种混乱状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重大政治和理论是非问题上模棱两可,是非不辨,不敢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也正因如此,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宣传、教育、教学怀有极殷切的期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更完善的期待也超乎一般,并十分担忧有些人有些做法会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简单化、口头禅化。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一节中,胡乔木还指出:“我们有许多传统概念,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以来历史的变化和当前的实际做出完善的表述。”他说,“马克思主义必然不断发展,不可能停滞不前”。他说,“国家也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不能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绝对化”。他还在回复赵朴初和丁光训给他的信中说:“一般就不要讲宗教是欺骗人民的精神鸦片了。”
他还提出:“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的适用范围无限扩大。”他认为:“文学艺术问题不能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来解释、阐述。有同志提出新的见解,首先应该采取欢迎的态度。”
尤其是第899页“八九风波前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一节中,讲到他在给王忍之、滕文生同志的信中提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现在也没有完成,只是已有很大进步……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后来被列宁称为社会主义),不仅由短变长,认识到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其成熟阶段现在还不能预见,而且由高变低,即由不承认商品经济到只在狭小范围内承认商品经济……到承认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承认个体所有制(农民为主)和其他所有制的意义,即承认非按劳分配仍有存在的需要。”
全书种种,我们看到一个革命理论家兼实践家的历史担当与思维张力。他全力地、苦心孤诣地炼石补天,正视历史、正视现实、回应挑战,克服浅薄与愚昧,克服动摇与涣散,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说服力与一贯性。他的理论敏感与渊博知识,他人难以比肩。中华文化早就体认到了:“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好做逆向论辩的老子也说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里说的就是夺取政权前后的方针政策与理论说法,必然会有所发展。但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理论建设与发展殊非易事。过于理想化了你会不能自圆其说,“高大上”可能不接地气,而且会使日理万机的政权操盘缩手缩脚,这样的理论家再务实也难免书生气。过于务实了,会使理想初心褪色,水准降低,坚持继承会带有条条框框,力图有所发展创新,更是举步维艰。例如被他批评过的周扬,未必没有胡乔木式的理论抱负、理论担当。但是周的思考不如胡绵密细腻,周的教训胡也不会不思考。他在批评周“大获全胜”后又给周写诗相赠:“……谁让你逃出剑匣,谁让你割伤我的好友的手指?血从他手上流出,也从我心头流出……”他的心情是真诚的、可以理解的,并非画蛇添足犯酸。
但是归根结底,回避理论问题如回避实际问题,终会造成讳疾忌医的尴尬与理论的空洞摆设。胡乔木一生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很大,他拥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同时对于他的观点与风格也颇有不同反应,各种非议有时沸沸扬扬,有时千奇百怪。这是必然的,这是他艰危而又宏伟的个人经历所决定的,是历史所决定的。他的传记需要那么多人写二十年,不难理解。
无论如何,我希望更多的读者好好读读《胡乔木传》。这本书,内容丰富,启人心智。这么好的书而不最大限度地读之用之品之赞之推之敲之,太可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