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考题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2017-06-06郝秀丽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考题分母小数

◇郝秀丽

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之后,教材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备课时我预设了学生可能想到的三种方法,而在实际教学中却“节外生枝”,我巧妙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习题如下:

看到题目后,大多数学生纷纷在练习本上写着、算着,不一会儿,学生脸上轻松的表情和坐正的姿势告诉我,交流可以开始了。

生1:我用的是通分的方法,因为分母是互质数,所以通分后是,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分数,继续通分可以得到和,我找到的分数是。

在备课时,我预设到了这种方法,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

生2:我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0.25和 0.2,0.24在两个小数之间,再把0.24化成百分数是24%,再化简为。

师:除了0.24,你还能想到哪些适合的小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生 3:还可以是 0.21、0.22、0.23。

生4:0.2和0.25之间有很多小数,这样就可以化成很多分数。

(学生短暂的思考后,表示同意这种观点)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5:还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分数。

这正是我最希望出现的一种思路,我把他的想法写到黑板上,目的是让学生都能用这种最简捷的思路来解决。

以上教学都在我的预设中。正打算结束这道思考题的交流,进行下个环节的学习时,我们班的田源同学高举着手,三步并作两步上了讲台,他指着刚才第三个学生的发言(我的板书)说道:“我有个猜想,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就是中间的结果。”边说边在我的板书上写着。他的发言让我出乎意料,我大脑飞速旋转,预感到田源的猜想是极具价值的,于是借题发挥。

师:同学们,用田源的发现,先来猜一猜,然后实际算一算,看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经过验证,学生发现田源的猜想成立,此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请自己举一个例子,和同桌交流这样填的理由,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生 6:分子都是1,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可以用分子加分子得分子,分母加分母得分母的方法,找到这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

师:表述得很准确!谁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这一发现?

生7:分子都是1,分母互质的两个分数,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的方法可得出它们之间的分数。

生8:其实这两个分数就是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我们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的方法,就可以找到两个相邻的分数单位之间的分数。

教室里响起学生自发的掌声,我知道他们的掌声是对生8数学语言的准确和简洁的欣赏。

师:我们能否用一种更简洁明了的方法总结这一规律?

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受到生8发言的启示,我希望学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他们的发现。

生。

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和兴奋,总结道: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小心验证,我们归纳出“找两个相邻的分数单位之间分数的方法”,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数学之旅,发现了一个数学奥秘,大家想一想,是谁给我们打开了这扇神奇的大门?

“田源。”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今天的这个数学规律我们就用‘田源’的名字来命名。”我向全体同学宣布,并把“田源规律”四个字郑重地写到板报的“每日一星”中,教室里响起孩子们雷鸣般的掌声。

思维是数学能力的核心,也是数学素养的灵魂。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以一道思考题为载体,以学生的猜想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并尝试抽象出表示规律的字母式子,这一思维活动不仅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严谨意识和理性精神,也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数学的学习价值是逐步让学生学会更清晰、更合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小编有话说]为什么是成立的?其实只要将的分子、分母都乘2即可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都是2, 而分母依次是 2a、2a+1、2a+2,所以上述式子肯定是成立的。鉴于此,如果老师能多问一个“为什么”,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论证能力。

猜你喜欢

思考题分母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