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2017-06-06王亚萍
葛 翔,王亚萍,杨 春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
·三农问题·
四川丘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葛 翔,王亚萍,杨 春※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 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较大。[结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造第一产业结构,挖掘劳动力就业潜力; 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展劳动力吸纳空间,实现三产互动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农村劳动力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偏离度 遂宁市
0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各国社会经济中重大的现实问题。在中国,非农产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1]; 同时在农业内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就业容量[2]。因此,分析农业内部结构以及劳动力转移情况,对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川地处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而非一个农业强省,受特殊的地理区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3-4]。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63.7%,总产量的64.5%集中在四川丘陵地区[5]。该区域包括68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9.6%,其中乡村人口占全省63.7%,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3 3hm2。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受教育年限较低制约着该区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6-7]。
已有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8-9]。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普遍存在着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10-12]。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总体演变趋势[13]、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因素[14]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15]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分析。基于此,文章以四川典型丘陵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反映最新的就业趋势,为丘陵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借鉴。
图1 遂宁市行政区划
图2 遂宁市农业产业内部结构
表1 遂宁市五大产业现代园区现状统计
类型数量农民合作社230多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30多个特色种植基地0.87万hm2生猪规模养殖9个禽类养殖基地14个
1 研究区概况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于105°03′26″E~106°59′49″E、30°10′50″N~31°10′50″N之间。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面积5 325km2。遂宁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丘陵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0%。境内沟谷河流纵横,河谷、台阶地占25%,低山占5%。遂宁市辖2区(船山区、安居区)3县(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 112个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78.75万,其中农业人口271.3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1.65%。2015年全市GDP达915.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为252.84亿元,占全市GDP的27.61%。
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2.1 人均耕地少,仍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主
遂宁市人均耕地面积少,约为0.07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10hm2。从农业产业结构来看(图2),种植业、畜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占农业比重分别为47%和44%,农业生产服务发展滞后,占比仅为2%; 从耕作方式来看,仍以人力耕作为主,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的耕作方式; 从经营主体来看,除已流转的土地由农业公司或者合作组织经营外,仍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
2.2 农业产业规模化渐显,但三产不互动、产村不相融
目前,遂宁市五大现代产业园区核心区域建设已基本完成,且初具规模(表1),共形成230多个农民合作社、130多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建成特色种植基地0.87万hm2、生猪规模养殖场9个、禽类养殖基地14个。
2014年,遂宁市人均GDP达4 024.07美元,表明遂宁市正步入全民休闲消费时代,其中近郊旅游是主力军*数据来源于2016年《遂宁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从发展意愿来看,近70%的村针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已经或计划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但总的来说,农业与旅游业、信息产业等有机融合不足,农产品加工、电商平台销售、观光休闲等产业不突出,产村分离的现象严重。
3 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3.1 市外劳务输出占主导,举家外出现象显著
根据《遂宁市农村外出人员调查报告》显示,遂宁市农村人口外流现象显著,且市外务工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遂宁市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人口及其他长期外出非务工人口167.12万人,占调查总数(285.18万人)的58.6%; 市外务工人口116.3万人,占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人口的80.2%。
其中,举家外出的特征最为显著。据调查,遂宁市农村地区举家外出户达29万户,占调查总数(81.61万户)的35.7%,平均每个村有举家外出户近140户; 70.31%的村举家外出比例高达3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比例高达50%以上的村有281个,占调查总数(2 078个村)的13.51%。
图3 遂宁市农村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人口分布 图4 遂宁市农村人口转移调查分析
表2 2014年遂宁市农村举家外出情况统计
举家外出户占调查总户数比重(%)村个数(个)村个数占调查总村数比重(%)80以上20.1870~8060.2960~70482.3150~6022510.8340~5051024.5430~4067032.2430以下61729.69合计2078100.0 资料来源:2015年《遂宁市农村外出人员调查报告》
3.2 农业和建筑业为市内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行业
2014年,遂宁市乡村就业人员达120.15万人,主要集中在农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占全部劳动力就业比例的67.0%(表3)。各区县也大多呈现出同样的就业趋势,其中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农业劳动力就业比例较高,接近50%,相较而言,船山区、射洪县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均匀。
4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4.1 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从绝对人数上来看(图5),遂宁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远大于二产、三产就业人数*该文所指第一产业农村从业人数指农林牧渔业人数,第二产业农村从业人数指工业与建筑业人数,第三产业乡村从业人数根据乡村从业人员合计减去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基础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01~2015年中各地区乡村户数及分行业乡村从业人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各产业就业人数差距在逐渐缩小。从各产业就业比重来看(图6),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2000年的64.37%下降到2014年的50.02%,平均每年下降约0.96%,人数由92.22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60.10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2000年8.45%上升到2014年26.73%,平均每年增加约1.22%,人数由12.11万人增加到32.12万人。2000~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27.18%降低到13.95%,这是由于这一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期第二产业人数比重增加了11.75%,达10.19万人, 2005年以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逐年提高。
表3 2014年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分布结构比较 %
图5 2000~2014年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 图6 2000~2014年遂宁市各产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比重
4.2 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某一产业或者行业产值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边际效应[17]。其计算公式为:
e=(ΔE/E)/(ΔO/O)
(1)
式中,e为就业弹性系数;O为产业产出;E为就业人数。
2000~2014年,遂宁市GDP就业弹性整体不大(表4),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1.397,说明在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的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在向外转移,呈现出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到2014年,农村劳动力有所回流,这是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回乡就近打零工,同时农村出现“近老龄化”(即年龄为40~50岁的农村人口)回流现象。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641,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动作用较大,其中2000年和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分别达到3.416和3.088。由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率生产率提高,到2014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减小到-0.127。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004,对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起伏波动较大,最低为2005年的-4.535,最高到达2012年的1.771。随着第一产业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多,第二产业对就业吸纳作用减弱,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较大。
4.3 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程度,是指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18]。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di为i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 Mi为i产业的产值占GDP的百分比; Ni为i产业的就业百分比。
2000~2014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逐渐变大,说明第一产业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在增加。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多数年份为正,说明该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截止2014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878,说明一方面第二产业GDP的比重上升,但同时也表明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变。2014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1.531,说明第三产业吸纳了从二、三产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且潜力较大。
表4 2000~2014年遂宁市农村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表5 2000~2014年遂宁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该文借鉴产业经济学中的就业弹性系数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方法分析了低山丘陵区遂宁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
(1)遂宁市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虽初具规模,但与旅游业、信息产业等的有机融合不足,产村分离现象严重。
(2)在最近的15年时间里,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变,同时第二产业既有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吸纳空间,但空间有限。
(3)第三产业吸纳了一定数量从其他产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但整体来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仅为-0.004,对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随着第一产业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多,第二产业吸纳作用有限,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较大。
5.2 建议
(1)改造第一产业结构,挖掘劳动力就业潜力。一方面继续向外输送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如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公司,对外出就业劳动力提供适当的就业培训及劳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挖掘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如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促进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发展,加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销售平台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并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鼓励回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方面积极改造耗能型与环境污染型行业,提升传统制造业; 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遂宁市在成渝经济区中的区位与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配套产业,依托产业园区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培育现代企业、发展绿色工业、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3)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展劳动力吸纳空间。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如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完善观音文化、观音湖生态体验区等创意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空间。
[1] 赵亮.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 151~154
[2] 杨霞, 单德朋.转型期中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2: 93~99
[3] 艾大宾, 袁天凤.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内在机制.热带地理, 2014, 03: 399~407
[4] 杨祥禄, 侍慧宇,李华.农村人口结构特点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农村经济, 2012, 04: 99~103
[5] 张鸿, 何文铸,陈栋,等.依靠科技促进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2: 96~100
[6] 郭晓鸣. 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与突破选择——四川省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 2004, 04: 64~67
[7] 张海芹, 刘邵权,郭仕利,等.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供给现状与潜力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S1: 372~375
[8] 蒋勇, 林柏浪,陈泮,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4): 16~20
[9] 景跃军, 张昀.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及协调性分析.人口学刊, 2015, 05: 85~93
[10]郭丹, 谷洪波,尹宏文.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中国软科学, 2010, 01: 18~24
[11]魏燕, 龚新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4: 19~27
[12]高强, 于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流动不足现状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6): 181~186
[13]杨晓云.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度及协调发展研究——基于2000~2008年数据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03: 308~311
[15]王钰娜, 赵丽芬.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基于微笑曲线的分析.山东社会科学, 2014, 03: 167~171
[16]李琳, 阳吉运,高希.基于就业结构视角的湖南产业结构动态演变分析.经济地理, 2010, 08: 1339~1343
[17]刘伟, 蔡志洲,郭以馨.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研究.经济科学, 2015, 04: 5~17
[18]朱相宇, 乔小勇.北京第三产业就业潜力与调整升级——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国际比较与分析.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2: 64~68
ANALYSIS ON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CHINA*
Ge Xiang,Wang Yaping,Yang Chu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has become a major practical problem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hilly and low mountain area in Suining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on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rural labor force using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and the devi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t was difficult to liberate a larg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most of the Suining city. 2) The second industry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the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Suining Cit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as a need to transfer the rural labor force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 and 2015. 3) From the whole point of view, the third industry had not obvious role in stimulating employment.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employment elasticity was only -0.004, which indicated it had great potential to absorb rural labor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t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reforming the first industry structure, tapping the potential of labor employment, optimizing the second industry struc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and extending space to absorb labor force, to achieve dual goals of three industry interaction and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rura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Suining city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219
2016-07-03 作者简介:葛翔(1990—),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政策。※通讯作者:杨春(1979—),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土地资源管理。Email: 609221068@qq.com *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研究”(SC14ZD09);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四川农村资源市场化研究团队”
F323.6;F
A
1005-9121[2017]021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