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
2017-06-06江南大学商学院朱和平
江南大学商学院 朱和平 江 辉
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
江南大学商学院 朱和平 江 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历史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一、引言
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解决社会就业、保证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较为薄弱。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会导致内部控制运行过程紊乱。影响公司治理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历史文化的影响却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选取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合文化考虑如何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减少内部控制缺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Jensen(1983)认为,由于独立董事因自身不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而且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可以很好的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Shi ei f er和Vi shny(1997)认为适度的股权集中能够促进股东积极的监督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内部控制缺陷。Agrawaland Knoeber,(2001)指出,拥有政治背景的企业能够起到制度保护的作用,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可以影响政府资源的分配,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利资源。
(二)国内文献 曹建新、王春丽、邹俊(2009)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则内部控制越有效。陈任如和赖煜(2010)研究发现,高管的政治背景对公司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指出政治关系作为一种资源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孙文娟(2011)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高管薪酬越高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顾亮、刘振杰(2013)通过研究发现,高管接受教育的水平与公司治理方面的违规显著负相关。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征
(一)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智巧柔和。太湖、长江、运河等使得苏南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水的智巧、柔和、细腻等特点在文化上都有所体现。吴文化的发展始终贯彻刚柔相济,稳中求进的水文化特点。(2)注重和谐。吴文化是由本土先吴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和谐融合的文化。泰伯、仲雍奔吴后通过“断发文身”等文化融合的途径接受先吴文化,吴地人归顺、拥戴泰伯等都体现了吴文化注重和谐。(3)农商皆本。吴文化发展于工商业发达且承担国家税赋最重的吴地,具有与主流的儒家文化不同的内涵和创新,有工商皆本的重商思想。(4)绅商相通。苏南自古有乡绅自治的特点,乡绅作为一个具有领导地位和特殊声望的社会阶层,管理着众多地方和宗族的公共事务。士绅阶层是传统苏南社会中一个“近官而又非官”的特殊群体,其与国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对乡村社会整合与控制的有效性。(5)重视权威。在水乡苏南,治水关系经济命脉,兴修水利过程中往往需要政府动员和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统一指挥、协调,也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听从指挥调度,逐渐形成守秩序和重视权威的习惯。(6)重伦理孝道。吴文化属于儒家文化的范畴,同样也有家文化的特点。同样有家族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家族利益,以血亲关系为纽带,强调等级秩序、重视伦理孝道的观念。(7)崇文重教。数千年来,吴地推崇“教育为本”,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智者乐水,吴文化的水性特色彰显了吴文化是崇文重教的文化。
(二)历史文化背景下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征 (1)高管文化层次高。受吴文化的影响,苏南地区自古以来注重教育,使得苏南企业在高管招聘时也会注重文化层次,这既是对自古以来吴文化崇文重教的传承,也为新时期公司治理的良好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企业决策更具灵活性。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大部分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家族化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单一,家族成员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因此对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更具灵活性和果断性。(3)管理权的高度集中,使企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吴文化偏向于柔韧和低调,其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善于精打细算和管理,应了“绍兴出师爷,苏州出管家”这句俗话。中小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家族成员牢牢控制着企业领导层职位。在家长制领导体系下,因其本身就善于管理,使得管理秩序高效而便捷,减少了各部门利益冲突和管理分歧,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执行效率。(4)政治背景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苏南地区自古以来绅商相通,加上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大多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创始股东大多都是曾经的乡镇企业的厂长或者负责人,大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政治背景。这种背景可能使得这些政治型企业家为了自身声誉和公司的形象更加注重公司治理,防止内部控制缺陷造成负面影响。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1)股权结构单一、一人独大。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大部分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大多发展为家族企业,而家族化也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单一。吴文化受家文化的影响,必然使“家长制”大行其道,造成了苏南中小民营企业的“一人独大”与“人治”的局面,致使家族企业中家族核心人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一股独大”的问题使得股东大会形式化,成为“大股东会”,中小流通股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决议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他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热情,股东大会基本上是大股东的“一言堂”,使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3)董事会职能虚化。在吴文化水性特征影响下,吴地居民做人、做事表面上能协调,会妥协,深得中庸之道。董事会成员受和谐文化的影响甘愿做“老好人”,苏南中小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在决策中往往受到控股股东操控而形成“一言堂”。注重权威的文化也使得董事会、经理对董事长多是马首是瞻,言听计从,未尽诚信和勤勉义务,这使得董事会职能虚化。(4)独立董事形式化。首先,由于深受伦理孝道的文化影响,多为家族企业的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外部力量的介入是保持排斥的态势的,独立董事制度无法良好运作。其次,苏南中小民营企业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实质上由大股东提名的情况十分普遍,使独立董事的独立职能的发挥和运作难以摆脱大股东的控制,并且吴文化中的和谐、含蓄文化使得他们在董事会决策中更倾向于妥协,使其没有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5)监事会形同虚设。法律虽赋予监事会检查公司财务的、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但是监事会的成员却大部分来自公司员工,在这种深受等级权威意识和“人治”的影响,使得监事会切实的监督权沦为一纸空谈。(6)职业经理人不受重视。吴文化存在过多谨小慎微元素、过分重视稳重求进,创业股东由于缺乏对经理人的信任,他们不愿意把企业控制权转移给职业经理人,让职业经理人分享一部分的剩余索取权。加上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使职业经理人还不受重视。
四、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股权集中度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使得大股东拥有更大的权利来监督管理者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者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压力,并及时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且吴文化讲求智巧谨慎,控股股东在吴文化的影响下对企业会积极监督和控制风险,有利于防患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提出: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
(二)董事长持股比例 吴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权威性和等级观念。权威性在苏南中小民营企业中可以理解为董事长的权力,本文駣用董事长持股比例来衡量。由于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决策的自由性,并导致一定程度的独裁现象发生,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运行。因此提出:
假设2:董事长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
(三)董事长政治背景 苏南地区自古绅商相通,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很多由乡镇企业、集体企业转化而来,在产权分离、企业转制的过程中曾经的政府官员很多转变成了民营企业家,因此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相当密切,拥有一定政治背景的企业家会更注重自身和公司的形象,会更加积极的参与治理治理,防止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出:
假设3:董事长拥有政治背景的公司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
(四)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 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苏南中小民营大多发展成家族性企业,“家长”牢牢控制着企业领导层。而吴文化背景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善于精打细算和管理,因控制人本身就善于管理,使得管理秩序高效而便捷,实际控制人直接参与经营管理问题,解决了外部股东和内部管理层之间的投资机会、经营业绩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控制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趋于一致,可以有效的减少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提出:
假设4:实际控制人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与内部控制缺陷存在负相关关系
(五)董事会会议次数 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受和谐、权威文化的影响,企业的董事长拥有主导性权利,董事们更多的充当“老好人”角色,使得董事会会议不能很好的进行决策和监督。其次董事会会议被很多学者比喻为“灭火器”,公司董事会会议的频繁召开说明公司内部问题可能频繁发生,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缺陷产生。因此提出:
假设5: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正相关关系
(六)独立董事占比 适当比例的独立董事可以提高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弄虚作假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扼制与防范经理层的违法行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但是苏南中小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独立董事更多是为了响应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并且独立董事大多由大股东推荐,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很好的效果。因此提出:
假设6:独立董事占比与内部控制缺陷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效果不显著
(七)监事会持股 监事会持有公司一定的股份,能够有力的结合自身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有利于提高监事会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的欲望和动力,以便从公司的正常经营中获得更高的利润,持股比例越高,监事越会尽职尽忠,越有助于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因此提出:
假设7:监事会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负相关
(八)总经理学历 吴文化自古崇文重教,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总经理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诚信品质,而经过更高层次教育的经理人员,能够进行自我道德要求和自我约束,也会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的严格实施,并且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而对高管层次教育水平的衡量最为直接的就是高管的平均学历水平。因此提出:
假设8:高管平均教育水平与内部控制缺陷负相关
五、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深交所中小板2011-2015年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中小民营企业中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56个公司的280组观测值,样本公司是根据巨潮咨询网、深交所网站以及国泰安CSM AR数据库、色诺芬金融数据库提供的资料和手工整理而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0-1赋值法来识别企业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结合2010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信息披露认定法和外部迹象识别两种方法对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最终以累计识别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0-1赋值。(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8个解释变量,分别是股权集中度、董事长政治背景、董事长持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占比、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3)控制变量。多数学者认为规模越小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那些发生亏损的公司也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因为处于经营困境的公司,更多的是想着扭亏为盈而无法顾及和完善内部控制,也许会出现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据此,本文将公司规模、是否亏损作为控制变量。本文各变量定义如表1、表2所示。
表1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0-1赋值
(三)模型构建 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β0是回归常数,β1、β2……为各变量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六、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3所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的最大值75%,最小值达到8.75%,平均值达到了38.4%,这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在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中是普遍现象。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X2)的比例达到了86%,说明苏南中小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董事长持股比例(X4)最大值高达59.34%,最小值为0,平均值为17.18%,说明苏南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董事长持股比例较大,董事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董事会会议次数(X5)在各公司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平均9.3次,最小值为4次,最大值高达22次,这说明苏南中小民营企业董事会的勤勉程度差别较大。独立董事占比(X6)平均为36%,这在整体上刚刚符合董事会成员中至少要有1/3为独立董事的规定,但最小值为25%,说明还有企业流于形式而没有注重独立董事的作用。监事会持股比例(X7)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9%,平均值为0.6%,说明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监事会持股比例较少。高管学历水平(X8)差别很大,最小值为0,最大值达到5,平均值为2.97,学历水平较高与苏南的崇文重教的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表2 变量定义及说明
表3 描述统计量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pearman与spearm an相关性检验。上spearman下pearman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系数如表4。通过对56个上市公司的280个样本进行pearman和spearm an双侧相关性分析,从表4可知,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大概在0.01-0.35之间变化,这说明模型中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很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 pearman与spearm an系数分析
(三)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系数R2=13.3%,调整后系数R2=10.1%,因公司治理只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组成部分,其它内部控制要素也能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表6的F统计值为4.123(Si g=0.000),方差检验通过,模型拟合效果很好。由表7可知:(1)实证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的变量。实证结果显示: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X1)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实证结果显示: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X4)与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且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研究假设4得到验证;实证结果显示: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X5)与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研究假设5得到验证;实证结果显示: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X6)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但效果不显著,研究假设6得到验证。(2)实证与研究假设不一致的变量。由表7可知,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X2)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即研究假设2并没有完全通过验证。可能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带来的监督问题有效削弱了相应的对防止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董事长政治背景(X3)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即研究假设3并没有完全通过验证。监事会持股比例(X7)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即研究假设7并没有完全通过验证。总经理学历(X8)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即研究假设8未完全通过验证。
七、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发现:(1)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可以使得大股东拥有更大的权力督促管理者行为,加上谨慎的吴文化的影响更关注监督,能够有效的控制内部控制缺陷。(2)董事长持因其自身持股比例增加带来的权威性可能会造成“独裁”,不利于决策和监督,容易产生内部控制缺陷。(3)和谐文化使得董事会会议形式化,董事会会议越多可能是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一定的后果后,才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并以此方式强化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督。(4)独立董事因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过于形式化,在内部控制缺陷的预防上难以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
(二)建议 企业应该主动选择和整合能够支撑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基因。如人本思想、崇文重教等这些苏南优秀的历史文化基因。规避“中庸”文化、权威和家长式文化;改变“重人治轻法制”的文化传统;规避因重伦理孝道而产生的“唯上”文化;加强法治文化教育,完善与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准则,规范政府、股东、董事和经理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法制水平。构建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改变苏南中小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由内部人决定的现状,强化监事会监督制度,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各要素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表5 模型拟合度
表6 方差整体显著性
表7 变量系数及显著性水平
*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苏南历史文化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特征、内容控制缺陷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Z20151070099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曹建新、王春丽、邹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1期。
[2]陈任如、赖煜:《高管政治背景与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10年第5期。
[3]孙文娟:《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第2期。
[4]顾亮、刘振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公司治理违规行为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2期。
(编辑 文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