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反思,发展主体自主学习能力

2017-06-05黄仁茂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自我反思主体自主学习

黄仁茂

【摘要】本文从数学学科的角度去探索培养农村中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发展主体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我反思 方法 主体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6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部分,使反思与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反思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明确反思意义,唤醒主体自主学习意识

目前,农村中学的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在被动的依赖状态之中,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意识,依赖性强,没有自我反思与评价习惯,未真正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论证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因此教师不仅自己要明确反思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是整个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要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只有自觉、积极去开展反思活动,才能不断的改进学习策略或方法,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二、教給反思方法,提升主体自主学习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提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因此,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过程,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针对数学问题解决进行反思,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提出的数学教育的行动口号。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的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当某个问题解决后,可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以寻求思维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如:解题过程中是否理解了题意?从已知条件或图形出发可以联想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为解决什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有哪些方法?题干与设问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能否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有什么规律?等等。

2.针对自己认识上的迷惘进行反思,提升主体合作、互助、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组交流、作业互评、学习方法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专心地观察和认真地反思同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反思自己与同伴存在哪些差距,他们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途径等可以加以借鉴、合理利用?然后以相互商量的心态,探讨着去相互评价、交流,在合作、尊重、谅解、鼓励的氛围中指出同伴的优缺点,进而通过“同伴互评”来纠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提升主体合作、互助、交流能力。

三、创设反思性教学情境,促进主体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特别是要创设让学生自主反思的情境,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学习,深化对知识、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进而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1.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设计反思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新知后,应进一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生成。如在教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课时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后,可进一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与交流:

(1)刚才我们是添加了什么辅助线借助什么方法探究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对此你有什么体会?还有没有什么困惑?与同伴交流。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用几何符号如何表示?它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根据它的条件、结论,今后我们可以用它解决什么问题的依据?与同伴交流。

(3)△ABC中AB=AC,D为BC边中点,DE⊥AB于E, DF⊥AC于F,求证:DE=DF

学生可能会先证明△BDE≌△CDF再得出DE=DF,教师可进一步提出“能否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解决DE=DF?若把条件‘D为BC边中点改为‘AD是BC边上的高,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通过问题(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采用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探究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为今后探究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特殊四边形等有关内容奠定基础。通过问题(2)、(3)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明确其文字、图形、几何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及其用途,进而达到建构主义所要求的“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计反思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能力的生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反思,思其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如在上完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直角三角形”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分类;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性质及其判定等,再引导学生反思与交流:能否结合几何图形熟练的用文字和几何符号表达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如何寻求判定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条件?能否举例说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对解决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自己有什么体会?在书写证明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通过上述归纳与反思,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理清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脉络,建构 “三角形”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能力的生成。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促使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提升学习情感、态度、意志,进而促使学生会思、乐思、巧思、善思,从成功走向成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自我反思主体自主学习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