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课文读物 扩展学生阅读量

2017-06-05梁初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6期

梁初燕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本文阐述了如何依据教材,通过课文延伸读物,使学生的阅读做到课内课外结合,有效地扩展小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 延伸读物 扩展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92-02

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变聪明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无不是从小酷爱读书,从书籍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走上成功之路的。这些伟大的名人名言足以说明:一个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受益一生。可见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我们的教材就是非常好的阅读书籍。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的补充来扩展学生的阅读量。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外阅读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小学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这一举措将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实施渠道主要在课外,这使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所读书籍的数量、内容及阅读的时间保证等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家长重视的,学生的阅读量就得到保障;家长不重视的,学生的阅读量就很难达到要求。可见,要完成既定的阅读目标只靠课外是不够的,还要教师从阅读教学课堂入手,有机扩大课内阅读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

如何切實、有效地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课文为中心,不断适宜地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延伸读物。以课内带动课外,内外结合尽可能多地去阅读相关联的内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式之一。

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尚缺少兴趣,没有形成习惯的今天,这样的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更显得必不可少。下面就从何处延伸,延伸怎样的读物方面去探讨这一问题。

一、由课文内容延伸读物

语文教材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材不同,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能入选作为语文教材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内容健康向上的,对学生能起到正面影响的,能起到范例作用的。

这些文章大部分从内容上就很适合我们根据它拓展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收集有关“鲁迅简介”的文章进行阅读,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各界人士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关于鲁迅》《悼鲁迅》《回忆鲁迅先生》等。这会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学生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后,我对学生说:“文中所提到的居里夫人的事迹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想了解更多她的事迹,请大家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中有关她的故事。像居里夫人一样献身科学的伟大科学家不可胜数,他们的事迹也很感人,请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借《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从里面选择几篇你最感兴趣的科学家的故事阅读。”第二天上课,我开展了读《科学家故事》交流会,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并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科学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适时将延伸阅读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到社会,让学生自主寻觅知识的宝藏,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由课文作者延伸读物

我们语文教材的课文,相当一部分是名家之作。这些著名的作家文采斐然,写作风格各具特色,而且优秀的作品数量多。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表达方法上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是学习写作的优秀例文。我们在教学他们的作品时,要向学生推荐阅读他们的其他优秀作品。

当学生学了某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常常会对作家本人或作家其他作品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作者延伸读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教完朱自清写的《匆匆》一课,我会对朱自清的生平作比较详细的介绍,激发起学生对朱自清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后,及时地提供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春》《绿》《荷塘月色》给他们阅读。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学生的自主阅读,朱自清先生其人及其写作风格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亚米契斯写的《争吵》这篇课文,我会推荐《爱的故事》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教学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我会要求学生自己找安徒生的其他童话阅读,并且开展“讲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会。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中外著名作家,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位,还有很多很多,如巴金、老舍、季羡林、丰子恺、林清玄、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等。教师在教学他们的作品时,要适时地围绕课文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但要注意的是,作家们的作品篇幅长短都有,对小学生来说,不适宜向他们提供或推荐篇幅较长,以他们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的作品。

三、由课文体裁延伸读物

根据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延伸阅读与课文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同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技巧。在教学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觉得既难读又不知所云。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文言文的学习主要是抓住两点:读通和读懂。读通就是读得通顺流利,并会读断句,第一次教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是使学生学会读通的最好方法。读懂就是懂得每一个字,第一句话,直至全文的意思,还有就是懂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是:在读通的基础上,边指导理解意思边引导学生归纳出“看注释”“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是读懂文言文的三个主要方法。因第一次接触这种文体,为防止学生遗忘,巩固这种阅读方法。再者是刚刚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兴致都比较高,显得意犹未尽。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因势利导,可另外选择两篇《世说新语》上的其他关于言语表达的小故事让学生进行练习。由于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学生就能用较短的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把握能力,又提高了他们阅读速度。

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文已涉及比较多的体裁,有儿歌、古诗、童话、散文、寓言、说明文,小说等等。对每种体裁的课文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围绕课文,延伸与课文内容相关、体裁相同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孙洙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在阅读中比较,学生对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会掌握得较牢固,并从中习得各种写作技巧。

围绕课文的延伸读物的阅读时机应该灵活,根据帮助理解课文的需要,可在课前、课始、课中、课末、课后进行阅读,做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值得一提的是,对延伸读物的准备,不能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准备,毕竟,大部分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的资源是不甚丰富的。为了学生的延伸阅读真正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学生的阅读量得到真正的扩展,作为语文老师要不怕麻烦。对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延伸读物,不妨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进行阅读;对名人故事、童话故事、等延伸读物,不妨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带学生到阅览室去阅读,或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带回家中阅读。

总之,围绕教材进行的延伸阅读要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为宗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目的,以适合学生特点为原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技能为根本出发点。对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让学生延伸阅读适量的相关内容,只要持之以恒,还用担心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顾义蛟.《抓住“牛鼻子”扩大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