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宏观德育工作的策略
2017-06-05罗天斌
罗天斌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国家保持稳定发展,国民人口素质持续提高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和时代主旋律相一致,必须符合现实特点才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当前,在针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学校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不到位,师资配备跟不上等缺陷而实施的撤点并校后,产生的具有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就是教育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全新教育模式产物。本文就农村学生“寄宿制”教育模式背景下实施学校宏观德育工作应采取的策略做一浅谈。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 德育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6-02
一、校本课程渗透地域文化,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中落实德育目标。
人文素养是社会个体道德品质形成和提升的土壤。人文素养的薄厚决定了个体道德素养的高低。在实践好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学校要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抓手,针对性的开发和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并积极落实。俗话说:“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均来自四乡八里,在他们集中接受“寄宿“教育之前,就已经模糊的形成了具有其地域特性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我们可以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定位到与学生地域文化的切合点上,因势利导,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人格归属的自豪感。在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将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变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从学习生活的规范化入手,立足习惯培养,优化学生公共道德意识。
寄宿条件下的学校生活,无异于一个五脏俱全的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这里有每一个学生几乎全部的现实生活——吃喝拉撒,坐立行走,喜怒哀乐。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契机,在习惯培养中优化学生公共道德意识。利用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守纪律、懂规矩、明事理的教育。利用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科学的制定学生的作息时间,养成学生合理学习、娱乐、休息的生活习惯。在规范化的生活实践中,最终让公共道德意识成为习惯。
三、整理、传承学生学习素材,拓展学生感恩、崇尚的道德情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崇拜榜样是人的本能,每一届学生中总会涌现出那些德才兼备,学业有成且会学、善学的佼佼者。他们学习的历程也会清晰的被他们所使用过的教科书、学习笔记、作业试卷清晰的记录下来。他们的这些痕迹,在寄宿制学校模式下的传承势必成为一种财富和资源。这种近距离的榜样,势必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德育资产,在相互的渗透里,形成学生感恩、崇尚的道德情怀。也会为学校的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开辟一道靓丽的风景。
四、开设形式多样的德育讲堂,引导学生积淀德育正能量。
寄宿制条件下的学生,时间相对宽松。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德育讲堂的形式和内容上巧做文章,让德育讲堂的落实转化为日常化,常态化,多样化。日常化,就是德育讲堂不再拘泥于规模性的组织,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就餐、洗漱、课间活动等时间段择机进行。常态化,就是依据学校德育学年、学期总体目标,让德育讲堂从内容、栏目、时间、场所等固定下来,定期开展,定点开展,定向开展各类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自觉、主动行为。多样化,就是要在德育素材和德育实施主导上做文章。德育素材要善于挖掘本学校、学生群体中的内容。实施主体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校团委、学生社团、甚至班级、学生个人牵头实施。让班班有德育阵地,生生有参与机會。让全员参与,全员受教。这样一来,被动变主动,接收变参与,德育效果可想而知。在德育讲堂成为日常化,常态化,多样化的背后,带来的是学生对寄宿生活的感悟,感受到的是校园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五、开展好校情教育,感受国家、社会关爱,升华德育境界。
一滴水,只有滴进大海才不会干枯。同样,一个人接受的德育教育成果,只有在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滋养里才能生根发芽,舒枝展叶。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要有这样的宏观把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成和使用,投入了社会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融入了数以千计的纳税人的关怀与支持。每一个就读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要对校情烂熟于胸,不求心存感激,但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享受的这份殊遇,来源于国家,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身边陌生或熟悉的每一个成年人。在校情教育上,凸显的是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国家、社会、成人对他们的关爱,在这种体验里,在潜移默化的反思中,学生的德育境界得到提升,上升为一种社会意识。
在农村寄宿制背景下的学校宏观德育工作,采用校本课程渗透地域文化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学习生活的规范化入手,立足习惯培养,可优化学生公共道德意识。有效的整理、传承优秀学生学习素材,可以拓展学生感恩、崇尚的道德情怀。开设形式多样的德育讲堂,就能引导学生积淀德育正能量。开展好校情教育,感受国家、社会关爱,必然能升华学生德育境界。落实好这些措施,寄宿制背景下的学生,其性可范,其行可久,其德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