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研究*

2017-06-05夏志良

生产力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乡土旅游文化

夏志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乡村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研究*

夏志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隐宿行业不仅仅是在乡村旅游住宿,应注意挖掘隐宿行业中的乡土文化内涵;要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使文化旅游接地气,实现经济利益与文化传承双丰收;突出隐宿地理区位的天然性、乡土韵味和隐宿业主的乡土情怀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回归和对乡土文化的构建中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的主要体现。

乡土文化;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乡愁情愫

根据博思数据发布的 2016—2022年中国农村住宿市场分析及投资机遇预测报告,到2020年,我国隐宿等非标住宿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62.8亿元人民币。

隐宿是在构造一种土生土长的文明体系和建筑体系,也就是说,文明的发展也充实着隐宿建筑的文化设计理念:诸如“天人合一”的环境塑造,“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心理意境,体现乡土文化的一种精髓,以及隐宿主人的追求和气质。

隐宿是指经营者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将自己的部分房屋改造成的具有特定民俗文化风味、具有食宿休闲度假功能的家庭旅馆、精品酒店等居住场所。它包括城市隐宿与乡村隐宿,本文论述的乡村隐宿具有脱离城市喧闹、嘈杂的世外桃源式的隐居特征。如何建设有魅力的乡村隐宿是当前实现城市反哺乡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完成供给侧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城市的居民具有乡愁情结,渴望体验乡村生活文化。特色住宿成为城市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倾向之一[1]。隐宿不仅作为乡村旅游住宿环节,更应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隐宿主人的服务体验,经历不一样的文化熏陶,因此,探讨隐宿的文化内涵与变迁,是一部分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目的之一。这就需要隐宿的建设不能千村一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风味、风俗。享受隐宿主人独特的服务理念,形成成熟的旅游产品,开发富有本土文化风味的旅游资源。塑造一种回归传统文化的隐宿意象。此为隐宿旅游开发者提供可借鉴的思路。2015年9月12—13日第三届本土设计高峰论坛召开,并以中国乡村建设的未来发展作为主题。“乡村”的建设资源和财富潜力很大。以温州为例,从《温州统计年鉴(2014)》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知,温州市乡村地区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收入贡献不足20%,2014年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统计图如图1所示,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的发源地,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它源于自然,有天然的生态环保系统;同时它还延续着中华文明传统建筑艺术与智慧。让城市继续继承乡村原有的“先进成果”,让乡村重新引导和启发城市。一定的地理区域培育特定的区域文化,产生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发展隐宿经济,就要依托于隐宿产生的乡村文化,重视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

图1 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统计图

张艺谋导演与好莱坞合作的第一部作品《长城》近期火了,饕餮和影片当中有很多中国的元素,比如五兽、五色、长城等等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符号成了影片最大的看点。讲述中国题材的故事,向外国人推介中国文化是中国导演要做的事情。同样隐宿的开发也要注重隐宿的乡土文化的内核作用。

从台湾地区隐宿业的发展分析,隐宿文化对游客的吸引作用可以说明问题。到2014年12月为止,台湾隐宿合计5 653家,遍及台湾各个城市和农村,台湾发展成为世界上隐宿分布最高的地区之一。台湾隐宿产业已达到一定规模,并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台湾隐宿数量变化趋势图如图2所示。

图2 2003—2014年台湾隐宿数量变化趋势图

在台湾东部农业发达地区、高山自然景观突出的地区较为集中,如旅游圣地花莲、台东、宜兰、南投等地区隐宿数量占到台湾隐宿总数的65%,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隐宿产业聚集区。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根据欧洲国家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变得噪杂、冷漠,城市居民也越来越依恋农村,也就是乡愁情节,使自己的精神有一个依托,这种现象在影视剧作与新闻当中都有体现。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步步推进,人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就像武器和计算机的发展有其负面效果一样,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时候,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的追求宁静自然的本质被忽略了,这部分人的自尊和自由被强行夺去,因此,乡土的自然本性越来越突出,人们需要乡土挽救被改变的现代文明架构。所以乡愁是人类追求自然的本性与现代文明融合的体现,人们渴望乡土文化和亲近乡土自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抛妻离子去城里打工,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如何进行新型的城市化和缩小城乡差异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2]。研究乡土文化具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传统的意义讲,乡土文化就是基于乡村价值理念的文化,它通过民俗习惯来传承和体现,比如建筑、服饰、牌坊、柴房、老水车以及宗教信仰来表现出来,如图3所示。

图3 老水车、古村落牌坊、诸葛八卦村

二、隐宿的乡土文化概念

隐宿发起于乡村,古代隐居居士陶渊明的隐居文化被载入史册,千百年来令人羡慕。发觉隐宿的文化理念,研究乡土文化的起源,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乡土旅游,振兴农村经济,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建设农村服务。

(一)隐宿具有天然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乡村的旅游隐宿、家庭旅馆、农村精品酒店开发已经处于风口,云南丽江的天然风景区旅馆、浙江莫干山家庭旅馆都闻名于海内外,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天然风景区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起源地欧洲或日本,抑或是后来居上的日本,隐宿旅游都发端于农村或城郊这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徽派古村落建筑群如图4所示。

无论是欧洲、日本还是台湾的民宿,最早几乎都诞生于乡野,尤其是自然观光资源丰富的城郊或乡村,因此,为了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各地悠久的农家文化,诸如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浙江的雁荡文化、瓯江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无一不是发掘的重点。

图4 徽派古村落建筑群

(二)隐宿意识形态的乡村人文特色

隐宿的乡村意识形态特色主要体现在房屋建筑、家居用品、劳动工具、服装服饰等方面。就建筑方面而言,不管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筑,都具有当地的文化理念,新建筑的风格灵感同样来源于当地民间。一些隐宿开发公司建设的精品酒店,风格也是延续当地文化,尽量保持当地的民俗文化。一般来讲,外地旅游者来到此地,就是为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与当地人交流,接受隐宿主人不同的人文关怀,达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以闻名海内外的莫干山隐宿来说,不管是农家乐还是洋家乐,其隐宿主人也是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与当地本土居民打成一片,搞好关系。莫干山的农家乐当地文化特色就比较浓厚,该农家乐采用原生态的建筑材料,建设当地区域风格的隐宿小屋,并用当地农具作为隐宿装饰品,融入当地的地理环境与田园风光。乡村隐宿保护乡土文化,并使隐宿的建筑文化体现当地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使当地的建筑风格、饮食理念、工艺品文化、服饰风格和其他民间艺术形态融入隐宿的开发建设当中。所以,隐宿的所有元素需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传统,原汁原味的体现一方文化,隐宿的建立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传统,不需要推倒重建。

三、隐宿的乡土文化表达方式

传承非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乡村非物质文化与乡村的价值观念、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宗教文化、地方行为规范等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隐宿开发需要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相融合,隐宿的风貌、乡村文化的构建通过村民自治来实现,因为隐宿文化的创建有赖于具体操作的人来完成。村民自治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使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建立当地的伦理风俗,用美丽乡愁建立市场的利益群体,吸引城市有志之士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比如,在昆山建设以昆曲为产业链的隐宿小镇,在温州建立以南戏、瓯塑为主题的隐宿养老特色小镇,都是不错的选择。起到复兴乡村、传承文化的作用。

四、隐宿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美化乡村特色隐宿人文环境

隐宿作为乡村文化的实物载体,它的开发建设必须真实反映当地原生态的民风民情,使它真正起到传承和发扬当地村民文化的桥梁作用。隐宿开发要有天然的环境优势。隐宿要融入周边原生态环境中,隐宿通常位于天然的河流、山区附近,如美丽的山村、渔村、特色的古城等区域。最著名的莫过于浙江的莫干山、雁荡山,云南的丽江、阳朔等地区。在隐宿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隐宿周边的民俗文化和环境资源,隐宿文化加上养老健身的步行道、怡情的钓鱼风景区,充分享受情景交融的美景,天人合一的意境,逐步解决落后乡村大国空村的现象。

(二)开发隐居文化,进行后现代乡村文化建设

我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城镇化的建设开发,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有些落后地区的乡村,由于农民工的逐渐城市化,乡村人口多为老年人和儿童。随着惠农政策的推行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城市文化和乡愁文化日益蔓延和流行,乡村地区也从传统农业向多功能消费的后现代农业转化。比如台湾地区和日本,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逐渐成了城里人幻想的逃离喧嚣城市的世外桃源,这类乡村在台湾地区和日本、欧洲被称作后乡村时代(post-rural time)。在隐宿经营的过程中农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相互融合,传统乡村文化有了新的内容。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里人乡愁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莫干山里的洋家乐和农家乐隐宿正是这种现象的反应,成为我国发展农村旅游、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典范。

以莫干山为例,具有后乡村时代生活范式旅游酒店的店主大多来自城市,也有一些来自国外。他们大多是小有成就的老板或是设计人士,他们借鉴海内外的隐居经验,热爱莫干山的原生态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借鉴古代的桃花源记的隐居文化开发“隐居莫干”——“水隐”和“山隐”,重视乡土人文风俗、感官体验效果,呈现后乡村时代的特色。所以,精品酒店开发所体现的后乡村时代隐居生活既包含传统的乡村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通讯网络方式,既发扬了传统的乡村人文历史,又融入了当代科技文化风格。

(三)以发展隐宿为载体,构建新型乡村文化建设布局

由于旅店是有价的,人情味是无价的,因此,隐宿的建设首先要具有当地的人情味。

从字面分析,隐宿是属于人们心灵的归宿,是接待至亲的温馨场所。要开发引起美丽乡愁的隐宿,不只是隐宿的硬件措施。台湾区旅游观光总会会长苏佳男说:旅游行业是“无中生有”的人情味儿的产业,隐宿的卖点需要有创意。台湾的很多旅游酒店都是向游客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从而扩大隐宿的声誉。在中国,高档的精品隐宿缺少的是讲故事的隐宿。具有人情味儿的隐宿要想引领乡村旅游的广阔市场,必须要有隐宿的文化情怀;隐宿的文化情怀就是隐宿的核心内容,就是隐宿的灵魂和生命,并充分体现隐宿主人的人生价值导向,要与游客有一种人生价值观上心灵的脉动。

乡村精品隐宿的发展打破了以往乡村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纽带熟人社会乡村文化框架。关于乡村文化框架的解释,来自于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以及社会学概念上的社会网络范畴,他认为,乡村文化框架是一个结构问题,是乡村网络中的个人、组织、规范与文化观念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体系[3]。隐宿作为乡村文化框架重构的一个节点和纽带,引起从事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当地农民与外地人之间的人生价值、利益关系、组织系统、行为法则等方面的重新构建,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对乡村传统的亲缘、地缘和友缘重新划分。因此,隐宿的开发为乡村文化框架提供了重新改良的机会。

(四)以隐宿为载体,进行乡村移民文化体系建设

移民的归属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旅游者的文化认同,隐宿客源分析见表1。人们的长途或短途旅游涉及到地点的变化,重新解释了家的定义与情感空间的概念。有学者根据移民对空间变化的情感变迁,把空间划分成属于身份认同的空间和公众行为的空间,前者是以空间想象记忆作为文化符号,后者以移民社会关系重构为文化符号,是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概念。隐宿的兴起引起一些对农村旅游行业看好的城市移民来到乡村,他们以美丽乡愁为出发点,因为开发隐宿而移民乡村,和农村人口城市化方向相反,他们移民乡村,是人们心灵深处向往乡村风情和原生态的大自然的乡土文化的热爱。这部分城市移民把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相互融合,促使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借鉴,使乡村文化打上了城市现代文明的印记,城市移民既有美丽乡愁的情愫,又具有现代文明积极、开放、高效的行为素质。城市隐宿经营者对乡村文化的眷恋,使他们在身份识别、价值观念、行为逻辑等方面具有城市与乡村双面性,这个群体在成为农村新移民的同时,也构筑了新的移民文化,使我国出现了后乡村文化的形成趋势。

表1 隐宿客源

(五)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推广隐宿村落文化

线上线下推广隐宿村落文化,让隐宿村落文化走进人们的心里是实现和传承村落特色文化价值的重要方式,并通过村落特色文化的艺术创意和顾客体验等方式来实现。

首先从艺术的角度,文化隐宿村落要依托隐宿所在村落的民俗文化,创建艺术隐宿、乡村艺术展览馆、乡村艺术工作室、虚拟现实影像室,使纯朴的村落文化和时尚艺术相结合,如图5所示;其次,结合乡村的风俗创建创意建筑、创意景观、创意小商品、创意娱乐节目等项目。再次进行动态的、能够参与体验的项目:如捕鱼、播种、采摘、婚庆体验等开发,使乡村文化通过游客体验而增值;第四,拍摄网络戏剧、微电影、动漫作品,进行网络传播,打造村落宠物等超级IP,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提高隐宿村落的知名度。这样,通过线上线下的隐宿村落的文化宣传,使游客对隐宿村落文化有了直接和间接的了解,酿造纯朴美丽的乡愁。

图5 村庄历史展览馆、中国传统技艺

(六)发挥隐宿协会和政府的指导作用

完善隐宿发展与品牌作用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就温州来说,必须立足温州特色,塑造温州重点区域隐宿品牌,打造特色隐宿,要完善特色品牌隐宿的政策支持。成立和发挥隐宿行业协会的功能,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有利政策,提高隐宿管理质量,扩大隐宿品牌影响力。比如,通过引入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把部分政府责任通过特许经营权方式委托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利益合作关系,政府可以减轻财政负担,企业可以减少投资风险。然后合理安排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达到二者双赢的作用。法国政府对隐宿的经营效果、安全标准及食品卫生都有严格的规定,成立隐宿联盟协会来支持隐宿的经营和建设,隐宿联盟一种非盈利组织,为法国隐宿经营者们提供技术和交流平台。法国政府为了保护其历史古迹和乡村原生态的隐宿生活文化,使游客领略到法国农村的隐宿氛围,法国政府向隐宿产业联盟(协会)提供资金支持,隐宿经营者可申请加入隐宿联盟(协会)来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滋润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和血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证。发展隐宿旅游经济,必须重视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与客人有一种思想价值观上的正能量互动,文艺、怀旧、乡愁、发呆、情怀等互联网词汇,为住客打造一个像本地人一样的私人生活场所,让民宿变成一个具有生命,会呼吸、会成长的空间,充分体现隐宿的“文化美感”、“生活哲学”、“生命意境”,使隐宿体现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艺术。成为隐宿主人的出发点。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隐宿,既然不能触及客人的心灵,怎能获得长久收益,隐宿的精神性和灵魂性决定了隐宿的档次,隐宿的开发,不仅要注重隐宿的乡村文化内核,又要注重隐宿的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打造高品质的隐宿载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快速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尽快打通隐宿旅游产业链,更快地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早日让农民致富奔小康,消除城乡差别。

[1]夏志良,田启明,2016.隐宿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与发展路径[J].生产力研究(12):118-121.

[2]周琼,曾玉荣,2013.台湾民宿发展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9):64-68.

[3]甘博英.基于家庭生命周期与人格特质的台湾休闲旅游民宿选择动机研究[D].吉林大学,2012.

(责任编辑:D 校对:T)

F592.3

A

1004-2768(2017)04-0122-05

2017-01-17

*浙江省统计重点研究课题

夏志良(1979-),男,河北南宫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乡土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旅游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