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视阈下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研究
2017-06-05颜军梅
颜军梅
前沿聚焦
创新驱动视阈下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研究
颜军梅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产业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和血液,创造了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科技金融体系,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运用系统思维与平台思维,基于科技金融供给主体 (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与需求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科技金融运行机制,该机制包括公共服务平台、投资平台、风险分担平台、融资平台四大平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提升科技金融的结合效率,
科技金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用体系建设;资本市场监管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并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需要资金作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是促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需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
一、相关文献综述
科技金融源于西方,Schumpeter指出银行将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这是学者第一次阐述科技与金融的关系①。随着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学者对科技与金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Alessandra和Stoneman通过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呈正相关②。Hsu和Tian研究了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发达的资本市场对提高创新水平有较强的正向作用③。而Vanacker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投资能够促进欧洲新技术型企业的良性发展④。
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科技金融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是在1992年提出的,其含意是科技与金融的缩写⑤,当时科技金融并未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随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掀起了科技金融研究的热潮。赵昌文等人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共同组成的体系⑥。房汉廷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值的过程⑦。刘军民认为科技金融的内涵表现为科技创新属性,反映金融运行特点,更具有自身的特征,是政府推动引导以及市场机制运作双重作用的结果⑧。
随着科技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高效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与服务平台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游达明与朱桂菊构建了以投融资平台为主体,中介服务与信息担保为两翼,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⑨。齐美东等构建了以信用服务为基础,投资服务为主体,中介服务为桥梁,政策及信息服务为支撑的共享共建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⑩。刘敏等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出发点,从科技金融供给方与需求方两个方面构建了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并就两者关系进行了探讨⑪。魏蓉蓉和鲁继业建立了集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及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⑫。李毅光等以国内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从平台建立、平台功能与平台分级三个方面阐述了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⑬。
从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国内外均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在实践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了丰富的市场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科技金融实务起步较晚,虽然少数发达地区就科技金融模式创新作了大量探索,但总体来说科技金融结合的效率不高,而且主要由政府来引导,未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二、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创新驱动是相对于投资驱动与要素驱动而言的,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强调双轮驱动,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共同发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而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从目前我国的科技金融实践来看,存在 “三差三不差”的现象,即不差政策差主体形成合力,不差资金差资金对接机制,不差金融机构差科技金融生力军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合作平台,科技金融相关主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科技金融创新呈现碎片化,未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二是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科技金融相关主体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共享平台,导致相关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风险,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行为。三是收益与风险匹配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积极性,很少有金融机构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核心客户⑮。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兴起,其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涉及的行业多,发展方式各异。我国传统的融资体系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现有的科技金融远远满足不了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因此,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突破体制、制度和管理上的障碍,构建高效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在科技成果产生、转化过程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
构建科技金融良好的生态,需要把科技金融结合过程中的相关主体要素整合在一个开放、合作、共享的系统中,此系统中各主体充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共建,实现各主体协作共赢。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由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两大部分构成,供给主体主要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构成,需求主体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政府作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主体,参与到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在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建设中起主导作用。金融机构是科技金融中的资金供给主体,主要功能是向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中介机构是连结科技金融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桥梁,其作用是降低科技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机构分担风险。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与供给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反馈,快速从供给主体获得科技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融资,促进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科技金融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实现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三、科技金融运行机制设计
本文基于系统思维与平台思维,充分整合科技金融各参与方的资源,构建开放式协作共享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该机制包括公共服务平台、投资平台、风险分担平台和融资平台四大平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提升科技金融的结合效率,具体运行机制如下图所示。
1.政府主导,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由于科技金融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信息保障和资金保障四个方面着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投资平台、风险分担平台和融资平台起到引导、支撑、监督和协调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形之手,纠正市场失灵,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1)组织保障。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提升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的重要保证。一是纵向协同,即构建中央和地方各级科技金融工作组织体系,强化科技金融统筹、监督功能,实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上下协同;二是横向协同,即建立由政府牵头,财税、科技、金融办以及 “一行三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科技金融工作协调机构,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体制、机制壁垒,引导科技金融要素和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确保科技金融工作的系统性与高效性。
(2)制度保障。科学的制度设计是科技金融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现有的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和金融工具,协同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参与主体,创新投资模式,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金退出等机制,解决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主体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创新监管方式,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
科技金融运行机制
(3)信息保障。真实、可靠的信息保障是科技金融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环境基础。各级政府整合和共享工商、国土、税务、电力、质检等部门的公共数据,建立各层级各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能快速低成本地获取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同时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成本。
(4)资金保障。政府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科技补贴、保险贴息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运用财政资金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资金的示范效应和杠杆效应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到高新技术产业。
2.整合金融机构,搭建投资平台
投资平台由商业银行、风投机构、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等科技金融供给主体构成,在投资平台上,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其它机构深度合作,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形成合力,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各阶段的融资需求。
(1)商业银行。我国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作用,要继续发挥传统信贷资金供给的作用,商业银行与担保、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合作,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担保方式,突破传统信贷对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的瓶颈;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业务,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进行股权投资,利用股权投资成功后的巨大收益来弥补信贷业务的高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协同风投机构进行投资模式的创新,以解决对高新技术企业信贷的风险收益不平衡问题。借鉴美国硅谷银行模式,探索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银行,与高科技园区、创投基金、孵化器等密切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新型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在各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
(2)风投机构。风险资本属于股权融资,具有筛选发现、分散风险、企业培育等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风投机构通过和商业银行深度合作,利用商业银行充足的信贷资金弥补自身资本的有限性,以投资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联动,发展壮大已进行股权投资的企业;风投机构和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高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组织机构加强信息沟通,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信息优势,发掘好的项目和有前景的企业;风投机构利用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做好战略规划,规范内部管理,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3)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的融资,同时也为风险投资、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提供多元化的退出渠道。要加强区域性的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为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提供服务;在创业板和新三板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让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建设不同层级市场间的转板机制,让各类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实现有效联动;建立不同层级资本市场的股权资本退出机制,让股权投资机构的早期投资能通过对接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渠道退出,以利于风险资本再投资于新的科技项目⑯。
(4)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开放、共享、普惠、低成本和高效等特征,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要利用互联网金融,打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通道,为民间资本开启投资实体经济的渠道,让闲散资金进入创业创新领域;电商小额信贷公司在信用评级和风险定价的基础上,给高新技术企业授信额度,提供灵活、高效的信贷支持;利用股权众筹融资模式,吸纳社会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发挥P2P网络借贷平台作用,集合小额闲散资金,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和创意期的融资需求。
3.强化中介服务,搭建风险分担平台
风险分担平台由信息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中介机构构成,是连接投资平台与融资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为投资平台和融资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信用服务、担保服务和保险服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解决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科技创新的风险收益不平衡问题。
(1)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机构利用其信息优势,与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金融机构、产业园区、孵化器、行业协会等机构共享和交换信息,对项目进行搜寻、筛选和评估,为投融资双方实现信息对接发挥粘合剂作用;信息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协助金融机构把握技术本身的风险和市场前景,帮助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决策。
(2)信用服务。信用评级机构运用政府的基础信息平台,对企业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和甄别,进行信用评级,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服务,促进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进行风险控制,降低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风险。
(3)担保服务。通过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服务,对高新技术企业起到信用增进作用,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创新担保方式,由产业园区或行业协会内企业相互担保,以缓释风险;建立多层次风险担保机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担保的公司进行再次担保,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担,从而进一步缓释风险。
(4)保险服务。保险公司进行科技保险业务创新,与银行合作,推出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打消银行放贷顾虑,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更轻松地以较合适的成本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完善内部管理,搭建融资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以获得发展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资金为出发点,应主动规范自己的财务和内部管理,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公开自己的基本信息,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融资困境。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规划也要向科技金融供给方充分反馈,以获取各方在政策上、资金上和管理上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应主动与各平台沟通交流,信息反馈,以了解各方在政策,增强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激发内生创新活力,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实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总之,在科技金融运行机制所包含的四大平台中,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发挥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和对其它参与主体的引导、协调和监督作用;投资平台整合资金的供给主体,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各供给主体深度整合,共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平台主要是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对科技金融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起到信用促进和风险分担作用;融资平台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和以上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支持。科技金融四大平台相互作用,促进资金链围绕创新链的优化配置,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所导致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注释:
①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5—95页。
② Alessandra Canepa,Paul Stoneman,Financing Constraints in the Inter Firm Diffusion of New Process Technologies,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30(1),pp.159-169.
③ Po-Hsuan Hsu,Xuan Tian,Yan X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ross-country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112(1),pp.116-135.
④ Tom Vanacker,Andy Heughebaert,Sophie Manigart,Institutional Frameworks,Venture Capital and the Financing of European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4,3,pp.199-215.
⑤ 丁革化:《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特区经济》1992年第4期。
⑥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74页。
⑦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1期。
⑧ 刘军民:《科技金融的相关理论问题探析》,《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7期。
⑨ 游达明、朱桂菊:《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1期。
⑩ 齐美东、郑焱焱、王辉、李潇颖:《共享共建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3期。
⑪ 刘敏、赵公民、褚帅卿:《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演进的可视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12期。
⑫ 魏蓉蓉、鲁继业:《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模式研究——基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视角》,《管理现代化》2015年第3期。
⑬ 李毅光、毛道维、倪文新:《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第2期。
⑭ 金煜:《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需树立新思维》,《中国银行业》2015年第7期。
⑮ 杨立杰:《科技金融创新路径》,《观察思考》2015年第22期。
⑯ 辜胜阻、刘伟、庄芹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江汉论坛》2015年第5期。
(责任编辑 陈孝兵)
F810
A
(2017)05-0041-04
颜军梅,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