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秋兴八首》之物候与悲情

2017-06-05罗春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秋兴芦荻物候

罗春菊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州 510006)

杜甫《秋兴八首》之物候与悲情

罗春菊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州 510006)

杜甫的《秋兴八首》缘“秋”而“兴”,诗中涉及白露降、枫叶红、菊花开、燕子飞、菰米沉、莲花坠等丰富的秋天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不仅是客观的秋天景象描写,而且寄托了诗人的故国之思,暗含诗人的悲愁之情。通过这些秋之物候的描写,杜甫还展现了其深刻的生命意识。

杜甫;秋兴八首;秋天物候;悲情

自“悲秋之祖”宋玉写下《九辩》以来,“悲秋”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常见之主题。在宋玉之后,杜甫又将“悲秋”的境界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有学者统计,在现存的杜甫诗中,题中直接标有“秋”字的共有44首,诗句中涉及“秋”字或明确标示以季节的多达200余首,表现出鲜明的季节性[1]220-221。杜甫诗中秋天的出现多伴有相关物候现象的描写,被称为古代律诗登峰造极之作的《秋兴八首》亦是如此。诗中秋天相关物候的出现,对于杜甫表达其悲情有重要意义。

一、缘“秋”而“兴”

清代吴见思在《论文》中对《秋兴八首》注解道:“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2]1484也就是说,秋兴组诗的由来就是诗人感遇秋天,而抒发自己的情感。由此,我们可知触发作者“兴”的媒介是“秋”。秋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处吴见思却用了一个“遇”字,可见这个“秋”也是可感可知的。笔者认为,吴见思所说的“遇秋而遣兴”中的“秋”实际上指的是随着秋季的到来而出现的众多的秋天物候现象,杜甫亦是有感于这些物候现象,才由此起兴,写下这流传千古的《秋兴八首》。

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3]117气候改变使得周围物象发生了改变,物象改变又使人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的这种激荡变化,在舞咏中表现出来。气候与人的情感变化是有联系的,天气晴朗使人心情舒畅,阴雨连绵使人压抑郁结,而这种联系的产生主要来自人们对外界物象变化的感知。所谓“一叶知秋”,人们对秋天的感知往往就是通过那一片首先凋落的树叶。自然界春秋代序、循环往复,按照本始的自然规律运行。人们通过不同季节物候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流逝,判断季节的早迟。在中国历书中就常常能看到不同月份节气往往伴有不同物候的描述。人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自然休戚相关,物候的变化,能使人类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4]414寒暑易节,晨昏阴晴,外界自然景象的变化使得人们的情绪发生摇荡,这种情绪状态的不稳定,往往会触发文人们的创作冲动,故其提出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曾大兴在其《文学地理学研究》中总结了气候环境影响文学的方式,即“气候的变化最先引发物候的变化,物候的变化再引发文学家的审美感受,然后才导致了文学作品的诞生”[5]85。由此可见,气候与文学之间存在间接却又重要的联系。

刘禹锡虽然在《秋词》之中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情调,但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还是道出了长期以来悲秋的传统。由草木繁茂的夏天转到满目萧瑟的秋天,这种景观上的落差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惆怅之感,使人产生悲愁之情。史达祖在《恋绣衾》里就说:“愁便是、秋心也。”[6]2344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6]2939虽说两者有望文生义之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表明了秋天容易使人产生悲愁之感。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寒霜初降、燕雀南飞,这众多的秋天物候现象都能引起人们情思的激荡变化。

秋天给予人们的哀愁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物候的变化来实现的。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此外,又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二十四番花信风等说法,这些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序变化,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物候即不同气候时节所出现的相对应的自然现象,用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话来说,“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7]17。物候现象包括植物物候、动物物候以及气象水文现象三个方面。古人们从众多的物候现象中选取最为常见且典型的季节性物候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时段性总结,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七十二物候。

在《礼记·月令》中,秋天出现的物候现象包括: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仲秋之月“肓风至,鸿雁来,玄鸟至,群鸟养羞。雷始收声”;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霜始降”。[8]197-203这都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对物候现象的总结记录。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来说,物候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农民可以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推进,更好地把握农时,安排农事;文学家则从这周期性的季节变化中感知时序的更替,从中观照自己有限的人生,引发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柳永就在《八声甘州》里感叹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6]43,秋天已至,叹自己仍然羁旅在外。而黛玉在暮春时节看到花瓣飘零,不禁发出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9]229的感慨,以花自况。这都是有感于自然物候现象。

杜甫半生颠沛奔走,看尽乱世衰象,他以一颗济世伤民之心看待春秋代序,其诗作之中常见的秋之物候,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现象的描述,交代时序,更是借以兴情,为其悲情的表达增添了情景交融的兴味。《秋兴八首》缘“秋”而“兴”,这就使我们在解读它们的时候,不能忽视“秋”在其间涂抹的浓墨重彩。

二、《秋兴八首》中的物候

《秋兴八首》是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夔州即今之重庆奉节,在当时是高踞瞿塘峡边的一座封闭山城。历史上奉节被称为“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其北靠大巴山,东邻巫山,南接七曜山,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了长江三峡之一的瞿塘峡,周围还有白帝城、先主庙、宋玉宅等历史古迹。城的四周高山竦峙,悬崖峭壁,长江浩浩汤汤,水流激荡,这样雄壮惊险的景象往往能激荡起文人们壮阔不竭的情思。此时的杜甫已经54岁,经历了半生的颠沛流寓;目睹了种种民生疾苦;王维、李白、郑虔等好友相继离世;自己也贫苦凄凉、百病缠身。在夔州这座封闭的山城里,杜甫与外隔绝又缠绵病榻,有足够的时间回忆往事,怀古感今,并对诗歌创作艺术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他在这里写下了430多首诗,占其诗集收录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就包括《登高》《秋兴八首》等流传千古的名作。

《秋兴八首》是杜甫身居夔州,感应秋天之物象,回忆长安之盛景,表达自己故国之思的感怀之作,其中出现的秋天物候现象对于诗人表达其悲情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秋季物候图①

(一)白露秋枫菊两开

《秋兴八首》其一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②起兴,该句既是该诗的起始,又是整组律诗的发端,为整个《秋兴八首》奠定了悲凉萧瑟的感情基调。在这句诗中,出现了两个非常典型的秋天物候现象:白露、枫树。

在七十二候中,立秋的第二候便是“白露降”。白露是一种水汽凝结的现象,表明气温的下降。立秋时节,凉风始至,白露初降,秋日的清晨,天气微凉,随处可见草木枝头挂满露水,提醒人们秋天的到来。随着白露初降,气温开始下降,人体有明显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象也开始染上秋色,“凋伤”二字更是奠定了全诗感伤悲愁的感情基调。白露降是初秋的象征,作为整组《秋兴》的开端再妥帖不过。以人们熟悉的初秋之物候景象切入,秋季由初转深,情感亦由浅入深。随着物候景象的更替演变,作者之悲愁亦越发深刻。由此,我们不得不惊叹《秋兴》组诗构思之精妙。

而枫树属槭树科槭属树种,主要生长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枫叶色泽绚烂、形态别致优美,每至秋天树叶变为火红色,是风景园林中表现秋色的重要中层树木。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0]5999就是对秋枫的赞美。而夔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三峡两岸的枫树也随着天气渐寒而逐渐染上了鲜艳的绯红,远远望去,艳丽似火,直至今天还有大批游客选择在秋季游赏三峡两岸的枫景,可见其不竭之魅力。但这壮美的胜景在当时诗人眼中却是被清寒的“玉露”所“凋伤”的一片破败之象。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1]5杜甫将自己一腔难平的忧思投射在满山的枫林上,移情于景,故目之所及皆成黯然萧条之景象。被凋伤的不只是枫树林,还有被战乱、苛税、贫苦所“凋伤”的百姓。

“巫山巫峡气萧森”一句中的“气”当为气候,处暑的第二候为“天地始肃”,指的是天地一片萧瑟肃杀的景象。杜甫笔下的巫山、巫峡,都弥漫在一种萧森肃杀的气氛之中,这种萧瑟阴森的气氛既可能指寒凉的气温带给人的主观感受,也可能指巫山巫峡笼罩在若有若无的薄雾之中显得越发幽暗的景象。曹丕《燕歌行》中亦有类似的表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2]99经过一番萧森之气的渲染,诗人才开始抒发其感怀悲愁,言明自己的一片“故园心”。其实,在杜甫眼中,不仅巫山巫峡“气萧森”,而且整个国家在经受动荡战乱之后都显得“气萧森”。

颔联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句“巫山巫峡”之后,颈联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转入伤情。此时的杜甫在夔州已度了两秋,但仍滞留此地,未能出峡北归,此处借“丛菊两开”表现时间的流逝。“菊有华黄”是寒露的第三候。而菊作为秋天的重要物候,是人们对于秋天的联想之重要媒介。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0]8384,描绘的就是金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的景象。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流逝,但是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注意到这种向前的运行,古人感知时间往往是通过观照身边的物象,斗转星移,月盈月缺,花谢花开,春去秋来。花已开过两度,不知不觉稽留此地已一年有余,孤舟被紧系在江面上停滞不发,我一片故园之心亦只能独自落泪。此处“系”一字双关,既指孤舟系于江面,又指自己心系故园。

《秋兴八首》其一以典型的秋天物候现象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情怀,正是因为杜甫看到了这些秋景,受到了触动,才引发了他接下来一系列的回忆感怀。我们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于国家以及自己命运的忧虑和伤怀。可以说,没有这些秋天的物候,或许就没有这组流传千古的《秋兴八首》。

(二)孤城落日猿哀鸣

《秋兴八首》其一以“暮”字作结,其二以“落日”起句,上下相承。“夔府孤城落日斜”描绘了落日西斜、孤城凄清的萧瑟之景。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说:“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用。”[13]176无论是“秋”还是“暮”都与临近终止有关,给人以伤心悲凉的情感体验,两者连用更显凄凉。尤其将秋暮之时间安排在“孤城”的大背景之下,愈发显得凄清苍凉。在这样的悲景起兴之后,下句写“每依北斗望京华”,京华指的就是国都长安,这一句照应上一章的“故园心”,上下章节照应相承。

在首联承接上一章营造伤感气氛之后,杜甫写到了猿鸣现象:“听猿实下三声泪。”郦道元《水经注》载:“(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756三峡两岸的猿猴在林寒涧肃的秋天往往会感应而啸,因此,在长江三峡地区,猿啸也是一种独特的秋天的物候现象。猿啸的声音往往给人以哀伤凄异的联想,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就说“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0]4821。满心伤怀的杜甫也不例外,再加上三峡地区独特的峡谷地形,营造出“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效果,加深了猿啸的感染力,让他难免闻之感伤落泪,并发出了“奉使虚随八月槎”的感慨。

(三)月映芦荻燕子飞

《秋兴八首》其二以“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作结,涉及“藤萝”和“芦荻花”这两种植物。藤萝是观花藤本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是春天常见的物候。而芦荻是一种多年生挺水高大宿根草本植物,细杆,坚韧,多节,穗呈扫帚状,花期大约在秋冬季节,是重要的秋天物候。水边的芦荻抽穗亦是秋天之象征。清寒的水边,苍苍芦荻一望无际,苍茫的月色映照在芦荻花上,更染上了几分凄寒。这里的月映芦荻花不仅仅是点“秋”之题,更重要的是暗示时间的流逝。月色方才还停留在石上之藤萝,倏忽之间已移到了洲前的芦荻花上,一个“已”字写出时间流逝的迅速以及不可觉察。从两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的转换亦言春秋代序。春夏之交的藤萝花似乎还在眼前,而如今芦荻花却已经开满洲前。月色从藤萝转移至芦荻表明时节变换。时节屡易,春去秋来,岁月如流,而自己老之将至却仍稽留夔州,功业无成。由大自然的花谢花开,草木枯荣联想到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让人不禁产生“岁月忽已晚”的怅惘。斯景,斯情,如何让人不悲愁?此处“月照芦荻”与前文“丛菊两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物候的转换循环来表明时间迅速而又无声的流逝。

《秋兴八首》其三写夔州朝景,颔联“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提到了燕子这种重要物候。燕子又名玄鸟,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秋冬时节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北方。由于燕子的这种季节性迁徙,人们将其作为昭示季候的现象,白露第二候即为“玄鸟归”。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便以此表示时间的推移。对此句的理解各家略有出入,王嗣奭在《杜臆》中将其解为:“故渔人之泛,燕子之飞,此人情、物情之各适,而以愁人观之,反觉可厌。曰还,曰故,厌之也。”[15]275他认为杜甫以自己满心的悲愁来观物,这些日常景象都觉得生厌。而杨伦在《杜诗镜铨》中则认为:“渔人、燕子,即所见以况己之漂泊。故飞飞,即公诗秋燕已如客意。”[16]645笔者以为,第二种解读较为妥当。渔人已经信宿捕鱼却仍然滞留江面,秋天已至,燕子当归,却仍然飞飞于空,以所见之物自况,正如自己羁旅在外,漂泊江湖,久客不归。由所见的物象触动情思,联想自身遭遇境况,触景伤情,才有了后几章的思忆长安的描写。

(四)菰米露冷莲房坠

《秋兴八首》其七主要思忆长安昆明池,颈联“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描写的是秋天时节菰米结实,莲花凋落的景象。菰是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秋天结实,其果实即为菰米,可烹为菰米饭。莲花夏日盛放,冷秋则花瓣坠落,初结莲子。此二者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诗人虽此时身在夔州,却心念起昆明池畔,此刻池畔生长的菰米应该都成熟成片了吧?可还有人去收成?池中的莲花估计已经花瓣落尽了吧?如今又是怎样破败的景象呢?《杜臆》注:“菰米、莲房,物产丰饶,溥万民之利,予安能不思?”[15]276菰米、莲房都是长安曾经的富饶安宁的象征,此处杜甫思忆长安之富饶,联想到经历动荡劫难之后破败萧条的景象,其悲感溢于言表。莲花夏日极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派生机盎然,鲜活兴盛的景象,但是秋风渐至,也难免叶枯花落,只得“露冷莲房坠粉红”。原本莲叶接天的湖面,只剩残荷败枝倒影于清冷的水中,怎能不让人感觉颓败凄凉?李璟就曾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17]439由莲花的枯荣联想到自己日渐憔悴的生命,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是大自然的枯荣引起了诗人的思考和哀愁。菰米成熟漂沉无人收,莲花落尽无人赏,是战争使人们流离在外,是动乱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句既是追忆长安物产丰饶的盛景,又借以表达自己的愁苦。

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自然界春去秋来,花谢花开,草木枯荣,有其定律,循其运行规则,人生一世亦是如此。从本质上来说,人与大自然是同样的,有生有死,有荣有衰,人们观照自然时序更替,又何尝不是观照自己有限而短暂的一生?是大自然的时序性的节律激起了人们的生命意识。曾大兴在《气候、物候与文学》中将生命意识概括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其包含生命本身的觉悟和认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两个部分[18]24。生命意识是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对个体生命的认知,一般人不会时常将它挂在嘴边,只有在遇到某些令人动容的事情、面对一些触动心灵的物景的时候才能够“缘事而发”“应物斯感”,才会激发出这种生命意识。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时刻置身于这种生命大轮回之中,随处可以找到与自己的生命本质相接近的物象。一天之内,有日升月落,于是李商隐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一月之内,有阴晴圆缺,于是苏轼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一季之内,有花开花落,于是杜秋娘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一年之内,有燕去燕归,于是晏殊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人们对于人生命题的思考往往是因外在事物的触动。

正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在萧瑟的秋季摇落变衰,人生也就是短暂的数十年光阴。看尽人世悲欢离合的杜甫此时也走到了他人生的暮秋,面对满眼秋意的物候景象,才真正懂得了秋之悲凉。他在同时期创作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中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2]1510宋玉因在《九辩》中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19]220的名句而被称为“悲秋之祖”,杜甫在游历完宋玉宅旧址之后写下这首感怀诗。“摇落深知宋玉悲”,正是眼前所见的万物摇落,才深刻懂得了宋玉在《九辩》里表现出来的悲凉。人生不过数十次物候的更替,在历史的风雨面前人类一样是命如蝼蚁,由此观之,人与草木鸟兽又有何异?在自然面前观照自身命运,既慨叹命如草木,在风雨中摇落,又深切同情在动荡流离的风云巨变中被吹打的百姓。他悲悯流落民间体无完肤的王孙,他悲悯刚刚成婚就要奔赴战场的将士,他悲悯子孙皆战死的老妪,他悲悯在风雨中凄苦度日的百姓,他也悲悯自己垂老漂泊病痛缠身功业无成。这一切都体现了杜甫对于生命的关切,不止是对自己的,还有对他人的,对国家社会的。这种对于生命的关切,这种悲悯之情,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不仅仅来源于杜甫的家庭环境、学识修养、人生阅历,还源于他对周遭物象的敏感认知和自我观照。顺时而变的物候现象不仅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热情,成为他笔下重要的表现对象,而且给了他生命的启示。

四、结语

杜甫的《秋兴八首》以丰富而典型的秋天物候现象入诗,不仅点明“秋”的主题,更是因为秋之物候给了他触动,激发了他的诗情。诗中萧瑟的秋景物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奠定了组诗悲愁的感情基调。这些物候现象不仅寄托了他的故国之思,还暗含了他的悲伤之情。从更替的物候现象当中,诗人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从草木的枯荣里,诗人观照到了人生以及国家的荣辱兴衰;从观照不同的物候里,杜甫感触到了自己的生命意识。秋之物候,使得杜诗之悲情更为深刻而隽永。

注释:

①根据七十二物候列出,请参看冯秀藻《二十四节气》。

②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84页。文中所引杜诗均出自该版本,不再标注。

[1]翁少腾.杜甫秋词浅析[J].天府新论,2007(12).

[2]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0]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12]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4]陈桥驿.水经注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5]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17]张璋,黄畬编.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9]董楚平.楚辞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于 湘]

2016-12-13

罗春菊(1993— ),女,广东茂名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07.2

A

1008-6390(2017)03-0084-05

猜你喜欢

秋兴芦荻物候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芦荻
忆杜甫-秋兴
夕照高邮湖
秋兴
水边的芦荻
水边的芦荻
《杜甫 秋兴一首》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